摘要:苏联米-17直升机是米里设计局基于米-8直升机改进的中型运输直升机,西方国家将其称为“河马-H”(Hip-H),因外形酷似非洲河马得名。
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
苏联米-17直升机是米里设计局基于米-8直升机改进的中型运输直升机,西方国家将其称为“河马-H”(Hip-H),因外形酷似非洲河马得名。
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
由于性价比高,总产量达万架,俄罗斯本土装备约3000架,广泛出口至欧洲 ,亚洲、非洲、中东等地。成为全世界产量最高的直升机和出口量最多的直升机。
1975年米-17首飞,
印度进口的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
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览会上正式亮相,
1983年正式定型并开始出口。
其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米-8直升机在动力和载重方面的不足。保留米-8机体,仅调整尾桨位置(米-8尾桨在右,米-17尾桨在左),并优化进气口和喷嘴设计。正常起飞重量11吨,最大起飞重量13吨,载重负荷空重7100千克。
越南进口的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
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
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苏联以及俄罗斯,进口了约400架米-17系列的直升机,成为中国中国直升机里的的劳模,出镜率很高。
中国进口的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
米-171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一款多用途中型直升机,基于米-8/米-17系列改进而来,具有出色的运输能力和可靠性。
中国进口的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参加中俄军演
1988年开始研制,
1991年投产。
生产单位:俄罗斯乌兰航空生产联合公司(乌兰乌德航空制造厂)。
尺寸与重量 机身长度:25.35米(含旋翼和尾桨),18.42米(不含尾桨)。
旋翼直径:21.29米。 尾桨直径:3.90米。
高度:5.54米。 空重:7,05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3,011千克(部分型号为13,000公斤)。
标准燃油量:2,027升。
发动机:2台伊索托夫TV3-117VM涡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1,545千瓦(2,070马力),紧急功率可达2,200马力。
辅助动力装置:AI-9B吸气式辅助动力装置,用于发动机起动。
旋翼系统:5片桨叶主旋翼,3片桨叶拉进式抗扭尾桨,配备减振器以延长寿命。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25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230-2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5,000米(部分型号可达6,000米)。
航程:495公里(标准燃油),加装副油箱后可扩展至1,160公里。
爬升率:0.8米/秒(单发失效时)。 载重与运输能力 货舱载重:4,000千克。
外挂载荷:3,000千克(部分型号为4,000千克)。
客运布局:20-26人(标准座椅),豪华型可载14名贵宾。
货运布局:27个折叠座椅,可快速改装为医疗救援(12副担架)或消防任务配置。
航电与设备 导航系统:包括多普勒导航仪(DISS-32-90)、无线电罗盘(ARK-15M/ARK-UD)、气象雷达(8A-813)等。
通信设备:BAKLAN-20指挥电台、YADRO-1G1通信电台等。
主要改型 米-171运输型:基础型号,多功能任务适配。
米-171SH武装运输型:配备导弹、火箭弹和机炮,兼具火力支援与运输能力。
米-171A客运型:优化舒适性与安全性,获多国认证。 米-171因其可靠性、大载重和高原适应性,广泛用于军事运输、救灾、消防等领域。
中国进口的黑鹰直升机
1988年,中国因中美关系交恶,美国撕毁我们进口黑鹰的后续合同,我国急需运输直升机。中国和苏联关系解冻 1990年开始从苏联进口米-17系列直升机。中国进口的黑鹰直升机
1991年首批24架米-17V5(米-17改进型)到货,1995年第二批35架交付。1998年采购15架米-171(高原型); 2012年以15.3亿美元追加采购71架米-17V5; 2019年新增86架米-171,其中18架为米-171SH(特种作战型),68架为米-171E(高原型)。中国进口的苏联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在2008年512抗震救灾
米-17系列已逐渐过时,中国正通过自主研发直8L等直升机替代部分进口需求,但短期内仍作为主力运输力量使用。
中国国产的直8中型直升机
来源:岳小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