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病原机制与综合防控策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9 05:18 1

摘要:甜樱桃因其色泽鲜艳、味道甜美,富含维生素 C、铁元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而深受消费者青 睐,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水果市 场占据显著地位,经济价值颇高,也为众多种植户 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病虫害的发生在甜樱桃树的生长过程中无法避 免,其中夏秋季易

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病原机制与综合防控策略

张淑霞等

甜樱桃因其色泽鲜艳、味道甜美,富含维生素 C、铁元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而深受消费者青 睐,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水果市 场占据显著地位,经济价值颇高,也为众多种植户 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病虫害的发生在甜樱桃树的生长过程中无法避 免,其中夏秋季易发多发的早期落叶病尤其要重点 关注。正常的落叶进程对维持甜樱桃树树体健康、 保障来年的生长与结果至关重要,但早期落叶病却 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早期落叶病即在甜樱桃生长 季因各类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影响,导致叶片提前大 量脱落的现象。一旦发生早期落叶病,不仅脱落叶 片中的养分无法回流,树体的光合作用也会因叶片 缺失而大幅减弱,无法积累足够养分,不仅影响当 年花芽分化,甚至导致来年樱桃产量降低或品质下 滑。为此,探究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的发生原因并制 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办法,对樱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1 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的发生原因

1.1 病虫害侵袭

1.1.1 病害

樱桃褐斑病是引发早期落叶的重要病害之一。 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气温回 升、降雨增多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 叶片的气孔侵入。在病发初始阶段,叶表率先出现 芝麻粒大小的紫色斑点,随病情发展,最终形成圆 (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呈紫色或紫红色。严重 时,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同样,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也不容忽视。樱桃细 菌性穿孔病同样值得重点关注。引发该病的病原细 菌,会在枝条的染病组织中蛰伏越冬。随着春季气温回升,细菌恢复活性,借助风雨、昆虫等媒介四处传播,并通过叶片气孔、皮孔以及伤口等部位,侵入甜樱桃植株内部。初侵染时,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的细小斑点,这些斑点后续逐渐增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病斑,病斑周围环绕着黄绿色晕圈。到了发病后期,病斑会干枯并导致叶片大量穿孔,提前脱落。

1.1.2 虫害

红蜘蛛是危害甜樱桃的常见害虫之一。红蜘蛛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苍白,失去光合作用能力,提前脱落。红蜘蛛繁殖速度快,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容易暴发成灾。

梨网蝽也是造成甜樱桃早期落叶的重要害虫。梨网蝽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同时排泄粪便,使叶片背面呈现出锈黄色,正面出现白色斑点。随着危害加重,叶片逐渐枯黄,提前脱落。

1.2 果园管理不当

1.2.1 施肥不合理

部分果农在施肥过程中,偏施氮肥而忽视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导致樱桃树营养失衡。氮肥过多会使树体生长过旺,枝条徒长,组织不充实,抗逆性下降,容易感染病害。而缺乏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会影响甜樱桃树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树体的免疫力,增加早期落叶病的发生机率。

1.2.2 修剪不科学

修剪是调节甜樱桃营养生长和和生殖生长的重要措施。如果修剪不当,尤其是采收后修剪过重或过轻,都会对树体造成影响。修剪过重会刺激树体萌发大量新梢,消耗过多养分,导致树势衰弱;修剪过轻则会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增大,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引发早期落叶病。

1.2.3 果园排水不畅

甜樱桃对水分比较敏感,既怕干旱又怕积水。如果果园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雨季易积水使樱桃树根系缺氧,生长受阻,吸收功能下降,导致树体衰弱,抗病能力降低。同时,高湿环境也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增加早期落叶病的发生风险。

1.3 环境因素影响

1.3.1 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早期落叶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樱桃褐斑病和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病进程,都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病原菌不仅繁殖周期大幅缩短,传播途径和范围也显著增加和扩大,进而致使这两种病害极易大面积暴发,呈现流行趋势。如樱桃褐斑病,在气温2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发病最为严重。

1.3.2 光照不足

甜樱桃是喜光树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树体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如果果园种植密度过大,或者周围有高大建筑物遮挡阳光,会导致樱桃树光照不足。光照不足会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弱,树体营养积累减少,抗逆性下降,容易感染早期落叶病。

1.4 树体自身因素

1.4.1 树龄和树势

不同树龄和树势的甜樱桃对早期落叶病的抗性不同。一般来说,幼树和树势健壮的甜樱桃自身免疫力较强,发病较轻;而树龄老和树势衰弱的甜樱桃树,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营养供应不足,抗逆性下降,容易感染早期落叶病,且病情较为严重。

1.4.2 品种差异

不同甜樱桃品种对早期落叶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据笔者对西安地区樱桃园的观察,美早、红灯等品种对早期落叶病的抗性相对较强;而先锋、拉宾斯等对病该病的抗性较弱,更容易感染早期落叶病。

2 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的防治办法

2.1 农业防治

2.1.1 合理施肥

根据甜樱桃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肥规律,科学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绿肥等,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抗逆性。生产中,不仅要合理搭配大量元素肥氮、磷、钾肥,还要适量的加入中微量元素肥,以保证树体营养均衡。甜樱桃田间管理前期,为促进新梢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为目的,多施磷、钾肥。

2.1.2 科学修剪

通过合理修剪,调整树冠结构,改善甜樱桃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冬季进行修剪时,把树冠里过密、交叉、重叠的枝条及病枯枝剪除,确保树冠通风顺畅、光照充足。修剪后,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侵入。夏季适时对新梢进行摘心、扭梢,并通过拉枝,抑制新梢徒长。

2.1.3 清园

西安地区11月中旬左右清理园中落叶、落果枯枝等,并统一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破坏病虫害越冬环境。在翌年甜樱桃萌芽前,再进行一次彻底清园,铲除果园内的杂草,降低病虫害基数。

2.1.4 合理灌溉与排水

根据甜樱桃各发育时期的需水特点、土壤墒情及和天气情况,合理灌溉。干旱季节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做好果园排水,避免积水。可通过起垄栽培、修建排水渠道等方式,改善果园排水条件。

2.2 物理防治

2.2.1 灯光诱捕

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特点,通过安装杀虫灯等诱捕红蜘蛛、梨网蝽等害虫。一般每亩 (667m2)可安装1~2盏杀虫灯,悬挂高度以距地面1.5~2m为宜。每天日落开启,日出关闭,并及时清理诱捕到的害虫。

2.2.2 糖醋液诱杀

利用害虫对糖醋液的趋化性,配制糖醋液诱杀梨网蝽等害虫。糖醋液可按糖∶醋∶酒∶水=3∶4∶1∶2的比例配置。将糖醋液装入开口较大的容器中,悬挂在樱桃树树冠外围中上部,每亩(667m2)悬挂10~15个,每隔3~5d更换一次糖醋液并及时清理诱捕到的害虫。此法建议联防联控效果更佳。

2.3 化学防治

2.3.1 休眠期防治

在甜樱桃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树体、枝干和地面进行全面喷雾,消灭越冬病菌和害虫。石硫合剂兼有杀菌、杀虫、杀螨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基数。

2.3.2 生长季防治

在甜樱桃生长季,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樱桃褐斑病,刚发病时,可喷施稀释800~10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者600~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樱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病伊始,选用3000~4000倍的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进行防治即可;樱桃红蜘蛛初发期,可用3000~4000倍的1.8%阿维菌素乳油,或1500~2000倍的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对梨网蝽,可在虫害初发时用2000~3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者1500~2000倍的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进行喷施。以上药剂均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另外还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

2.4 生物防治

2.4.1 利用天敌防治

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 (如捕食螨、草蛉、七星瓢虫等)控制红蜘蛛、梨网蝽等害虫的发生。可通过在果园内种植藿香蓟、白三叶草等有益植物,为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也可人工释放天敌昆虫,增加天敌数量,抑制害虫种群增长。

2.4.2 生物药剂防治

使用生物药剂 (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也可防治樱桃树早期落叶病。这些生物药剂通过竞争、拮抗、诱导抗性等机制,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如在樱桃树生长季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每隔10~15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樱桃褐斑病和细菌性穿孔病。

3 小结

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病虫害侵袭、果园管理不当、环境因素影响以及树体自身因素等。为有效防治樱桃早期落叶病,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按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果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樱桃树健康生长,提高甜樱桃产量和品质,促进樱桃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樱桃早期落叶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技术,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手段,为樱桃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