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甜樱桃是果实成熟较早的树种,素有“春果第一枝”和“果中珍品”的美誉,其果实色泽鲜艳、口感清香、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按照现代农业品牌创优的发展思路,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设施甜樱桃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妙选银川”农产品区域
银川设施甜樱桃产业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银川市科技支撑项目(2023NY11);银川市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23CXTD09);宁夏优秀人才计划支持项目(2019)
赵智明等
甜樱桃是果实成熟较早的树种,素有“春果第一枝”和“果中珍品”的美誉,其果实色泽鲜艳、口感清香、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按照现代农业品牌创优的发展思路,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设施甜樱桃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妙选银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有效推动了甜樱桃产业向优质、高端的方向发展,掀起了全市范围内设施甜樱桃种植的热潮。自2014年首次引种栽培以来,截至目前,甜樱桃种植面积已突破67hm2,年产值接近0.5亿元,设施甜樱桃作为近年来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特色果树,已成为继草莓之后银川地区休闲农业的第二大特色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设施甜樱桃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其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在都市型城郊农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产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推动设施甜樱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
1.1优新品种及砧木得到广泛应用
银川地区的规模化种植自2021年起逐步开展。这得益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及银川市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如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这些举措吸引了来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国内外甜樱桃优新品种被引进。市场上备受欢迎的美早、布鲁克斯、砂蜜豆及俄罗斯8号等品种已成为银川地区的主栽品种,其栽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萨米脱、桑提娜、雷吉纳、艳阳、拉宾斯等品种占据了约30%的份额,而意大利早红、佳红、吉美、先锋、早大果等品种则占据了约20%的份额。针对银川地区日光温室的气候条件,一系列适应性强的砧木品种也被引入,其中吉塞拉、矮杰、Krymsk5、马哈利CDR-1等系列的砧木在生产中表现较好,特别是吉塞拉6号、吉塞拉12号这两个品种,因其具有早果性、树体自然矮化、不易早衰等优势,种植户接受程度较高。
1.2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高品质的果实
银川市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稀少,平均年日照时数2800~3000h,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624kJ/cm2。土壤呈微碱性,富含钙、铁、磷、钾等甜樱桃树体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适宜的气候、土壤以及日光温室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有效保障了甜樱桃树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适宜环境,为生产高品质甜樱桃果实奠定了基础。银川地区设施栽培的甜樱桃,成熟期普遍提前到每年3月中下旬。果实充分发育,果肉饱满,大小均匀。同品种甜樱桃果核直径平均比周边地区小5%。以银川地区种植的美早为例,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普遍在18%以上,甜而不腻。同时,该品种果实大小优势明显,平均单果重可达10.8g,最大单果重甚至可达14.6g。除了糖含量和果实大小等优势外,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在色泽、硬度、香气和口感等指标方面也表现出色,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饱满多汁、口感脆爽,加之上市时间正值鲜果淡季,在无其他新鲜水果补充时,更受消费者青睐。
1.3规模化种植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银川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以往采摘仅依赖草莓、樱桃番茄等传统果蔬,游客选择单一。在市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局等部门支持下,部分种植户尝试引进甜樱桃试种。因其果实成熟时间处于本地甜樱桃供应空档期,此时国内甜樱桃主产区未进入收获季,智利等国进口甜樱桃趋于下市,银川本地甜樱桃采摘价格普遍达300元/kg。受种植规模总量限制,产品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面对这一市场新机遇,尤其是看到设施甜樱桃取得极大成功后,以休闲农业为核心业务的规模化涉农企业竞相涉足,大规模引进并种植甜樱桃。此举不仅满足了游客赏花摘果的消费期望,还加速了甜樱桃产业在过去3年间的飞跃式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发展雏形。在此过程中,宁夏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夏众和绿源农业有限公司以及宁夏峻松甜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企业应运而生,它们凭借相对专业的种植技术,推动了甜樱桃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1.4产学研合作推动了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近年来,贺兰县的习岗镇、金贵镇、立岗镇,兴庆区的掌政镇、月牙湖乡,永宁县的闽宁镇、杨和镇、胜利乡,金凤区的丰登镇等地区,甜樱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壮大这一富民产业,各级政府围绕甜樱桃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与引导政策。在多方支持下,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规模化种植企业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引进行业专家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技术指导,为甜樱桃的品种引进、品牌打造、种植管理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专业支撑与智力保障。在此过程中,甜樱桃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得到了吸收与本土化转化。特别是依托外部智力支持,加速了甜樱桃新品种的引进步伐。例如,引进了一批适应银川发展的早果、丰产、优质的设施甜樱桃品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甜樱桃果型偏小、品质参差不齐、成熟时间不一致等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同时,在银川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实施了包括“设施甜樱桃抗裂果品种筛选与防控技术研究”在内的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推广了甜樱桃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及应用防根癌病、防裂果的相关技术。
2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2.1土地用途限制导致种植面积很难快速扩大
银川市现有日光温室9080hm2。虽然种植户对在日光温室内种植甜樱桃积极性颇高,但实际面临诸多限制。目前,这些日光温室主要用于茄果类等喜温性蔬菜生产,且绝大部分土地为永久基本农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用于发展林果业或挖塘养鱼等活动。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进一步强调耕地保护特殊性及用途管制重要性,严格控制耕地向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转变。日光温室种植甜樱桃会改变土地使用属性且可能损害耕作层,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威胁,因而受到土地利用政策明确限制,尤其是在建于基本农田之上的现有日光温室中新种甜樱桃明确不被允许。同时,对于已存在但不符合土地用途的甜樱桃种植,也需依规划逐步清退并恢复土地原状。尽管设施甜樱桃种植经济效益较高,但在当前政策框架下,现有日光温室种植规模难以快速扩大,只能维持现状。
2.2砧穗组合的不匹配导致后期管理难度加大
银川地区目前缺乏繁育设施甜樱桃成品大苗的企业,近年来只能依赖从山东、陕西等省份外购。然而,这些长途运来的大苗很多难以适应银川的日光温室环境。加上远距离运输带来的损耗以及苗木质量不均一,导致栽植后的成活率难以有效保障,还时常出现苗木检疫问题。此外,市场上优秀的砧穗组合与目标树形选择相对有限,品种混杂、栽植无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直接致使后续管理措施与引进的砧穗组合难以匹配,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对于普通种植户而言,受传统观念和知识匮乏的限制,选择甜樱桃品种时往往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忽视土壤、气候等实际条件,盲目跟风种植。部分种植户选购时只关注接穗品种,忽略了砧木的重要性,导致所选砧木在抗寒性、矮化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不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环境。由于植株定植初期外观相似,难以有效辨别,直到挂果后才发现问题,但已错过最佳调整时机,经济损失难以弥补。规模化的涉农企业对品种及砧木的选择则较为审慎,愿意投入更多资金从可靠渠道采购优质树苗,但市场上真正优质且适宜银川气候条件的砧穗组合依然稀缺,特别是具有抗根癌病和抗盐碱特性的砧木更是难求。
2.3关键技术应用不够影响果品的潜在价值
与行业先进地区相比,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在实际生产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品种选择。种植者为追求更早上市,常倾向选择早熟品种。但因对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认知不足,尤其在生长期水分调控失误,致使温室内裂果问题频发,部分区域裂果率高达30%,严重影响果品商品价值与经济效益。二是夏季温度调控。多数现有日光温室最初设计用于生产喜温性茄果类蔬菜,其通风口尺寸及前屋面布局与甜樱桃生长需求不完全契合[6]。夏季高温时,通风不畅,温湿度难以有效调控,棚内温度常超过40℃,导致树体严重失水、根系受损,对定植初期(1~2年)幼树而言,更易引发干枯死亡。三是休眠期管理。部分种植者急于上市,忽视甜樱桃品种需冷量要求,休眠时间不足就提前升温,且升温速度快,有的10月中旬便开始,升温后夜温过低,引发开花不整齐、花器畸形、花期延长及坐果率低等问题。四是夜间温度管理。当前广泛采用的面包棚结构,保温性能逊于传统土墙日光温室,难以实现提早休眠、升温及上市目标。特别是冬至前后开花关键期,部分温室夜间温度低至5℃以下,或遇极端低温未及时有效升温,致使花蕾无法正常发育展开,最终大量落果。
2.4规模化种植户与小种植户种植效益差距明显
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上市后,销售范围集中于本地市场,但其销售价格差异较大。规模化种植户主要采用采摘体验和预售订单的销售模式,构建成熟销售网络,运用观光采摘体验、农业教育研学活动、线上直播销售、社区直送服务及团购等多元化销售策略,确保产品触达更广泛消费群体。其售价远超同类进口甜樱桃,即便如此,市场仍供不应求,消费者反响热烈,甚至“一果难求”,成功将甜樱桃推向高端定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而众多小规模种植户受种植面积小、资金投入有限的限制,难以实现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先进技术应用受限,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同时,因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利用新媒体工具宣传推广产品的能力,大多沿袭“地摊”销售模式,或采摘后直接送往批发市场,甚至被动等待个体商贩上门收购。这种传统销售方式使产品难以进入大型超市和高端市场,销售价格普遍偏低,往往低于60元/kg。此外,小规模种植户通常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难以把握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流通不畅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引发局部滞销,不仅影响小规模种植户经济收益,也制约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3 银川地区设施甜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3.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为进一步提升设施甜樱桃产业的规模与效益,当务之急是扩大种植面积。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日光温室。对于符合土地用途规划的现有温室,要发挥其设施优势,种植甜樱桃。借助科学的环境调控技术,实现甜樱桃早产、高产、优质。二是推广可移动限根栽培模式。针对当前部分不符合土地用途规划但有发展潜力的区域,采用可移动限根栽培模式作为临时方案。利用特制的栽培容器或根系限制系统,限制甜樱桃树根系的生长范围,达到保护土壤结构、便于移动和管理的目的,降低土地使用风险与成本。三是整合土地新建高标准甜樱桃专用型日光温室。对于近年来农村宅基地腾退释放的土地,应优先整合利用。经整治后,其土壤条件改善,适宜设施甜樱桃种植。对于现有的存量闲置园地,尤其是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且水源便利的,应优先用于新建日光温室种植甜樱桃。对于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产生的大量新增土地,要评估土壤类型、肥力状况、排水性能、光照条件等。特别是兴庆区横城、西夏区镇北堡镇、同元矿坑等大面积修复区域,若满足甜樱桃种植要求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应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新建跨度12.0m、脊高约5.6m的大空间甜樱桃专用型节能日光温室。
3.2重视优新前沿品种及砧木的配套应用
为确保栽培的高效性与可持续性,品种布局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首先,应加大对本土规模化甜樱桃大苗繁育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激励培育并壮大一批科技实力雄厚的大苗繁育领军企业。引导这些企业科学调整繁育结构,适度提升中晚熟品种的比例,实现早、中、晚熟品种的均衡搭配与错峰上市,有效延长市场供应周期,缓解因种植规模扩增导致成熟期集中带来的市场饱和、劳动力短缺、价格波动剧烈及风险抵御力不足等挑战,尤其要警惕早熟品种面积扩大后因市场竞争激烈而可能出现的价格下滑风险。其次,在品种选择上,要指导甜樱桃大苗繁育企业从抗裂性、丰产性、市场适应性及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优先繁育口感爽脆、汁液丰富、自花结实率高、抗裂性强且耐贮藏运输的优质品种。同时,为满足市场对色彩多样化的需求,持续繁育受欢迎的红色系品种,并适度拓展黄色系及混合色系的特色品种,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另外,除积极繁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品种外,在砧穗组合的选择上,也要指导大苗繁育企业依据主栽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匹配,重点应用如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吉塞拉12号等在银川地区表现突出的半乔化、半矮化砧木,最大程度减少砧木与品种间的不亲和问题,以及因砧木特性可能诱发的早衰、根癌病等潜在风险。
3.3针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并推广应用
依托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力量,针对当前甜樱桃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包括品种引进的地域适应性评估、夏季高温管理策略、提早休眠时间调控以及裂果现象的综合防控等,开展联合研究与攻关。通过跨学科合作与资源共享,研发出一套既契合银川本地实际情况,又具备高度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设施甜樱桃标准化管理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适应现代栽培模式的提质增效技术,并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直观呈现砧穗的优化组合、科学树形调整、精准肥水管理、高效病虫害防治以及花果精细调控等关键配套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此推动田间生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同时,借助银川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等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组织定期的技术培训班、现场实操教学、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邀请区内外专家针对不同类型日光温室的具体管理需求,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增强种植户对新技术的认知与接受度,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进而提升设施甜樱桃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
3.4提升设施甜樱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之所,也给小规模种植户带来提升种植效益的新机遇。甜樱桃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乡村旅游中的潜力不断被挖掘,像山东省的甜樱桃节、甜樱桃小镇等成功案例,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还实现了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解决了小规模种植户甜樱桃无人知晓、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等难题。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平台及移动终端等多元化渠道,尤其重视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影响力。通过网上商城、直播带货、微博营销、微信公众号运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甜樱桃花、果、种植区自然风光及文化衍生品。
结合“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活动节点,发布小规模种植户甜樱桃种植地点、销售渠道等信息,吸引更多游客体验采摘乐趣。此外,应积极探索以设施甜樱桃种植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实施旅游、观光、采摘、赏花、赏景多元化融合策略[20],将小规模种植户甜樱桃园与全市休闲农业园区有机整合,打造以设施甜樱桃采摘为核心的精品旅游线路,融入周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元素,构建点线相连、融为一体的旅游新格局,持续帮助小规模种植户解决销售难题。
随着银川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对高品质新鲜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强。设施甜樱桃以其独特的产业魅力,精准对接这一增长的市场需求。对广大甜樱桃种植户来说,不仅种植过程能获得经济收益,还可依托此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餐饮、垂钓等多元化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提升生活质量,设施甜樱桃产业正逐渐成为种植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银川设施甜樱桃产业虽尚处规模较小的起步阶段,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显著的区位优势,已奠定快速发展基础。在政府多部门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下,设施甜樱桃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青钱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