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红毯直领奖,小S戴“骨灰项链”称履行姐姐遗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9 02:39 1

摘要:小S在第60届金钟奖夺下综艺节目主持人奖,台上含泪佩戴装有大S骨灰的项链,称履行姐姐遗愿并把奖杯交给母亲

小S在第60届金钟奖夺下综艺节目主持人奖,台上含泪佩戴装有大S骨灰的项链,称履行姐姐遗愿并把奖杯交给母亲

台北流行音乐中心的灯一亮,黑色礼服、后颈“媛”字的细小光点、那条被镜头反复特写的项链,现场的空气像被按了暂停键

她捏着话筒的指节发白,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颗粒感,却还是把该说的话说完

台下有人抽纸,摄像机转回她眼眶时,已经是湿的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回归,这是一次在众目睽睽下的告别与续航

这次亮相,是她在姐姐离世后首次公开露面

大S在今年2月骤然离开,往后八个多月,小S几乎从公众视线退场

说白了,她不是不敢上台,是需要找一句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她说,复出是姐姐的愿望,也是让妈妈安心

你可以不同意,但你大概能明白,家里人说的那句“你去吧,我们看着你”的重量

很多人都盯着那条项链

多家娱乐媒体报道,这条装着大S骨灰的项链由具俊晔参与设计制作,S妈感动发声,认可这份纪念心意

换句话说,她把“想她”戴到了最靠近心口的位置

后颈的“媛”字,是她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留痕,像一把给自己的小钥匙,台上激动时摸一摸,心就没那么慌

她没有走红毯,直接上台干活

熟悉的搭档蔡康永站在一旁,眼神像一面软垫,接住她偶尔的哽咽

节奏上,她还是会抛一个小梗,让全场笑出来,再接回正题

她在悲伤与幽默之间自如切换,这是她的基本盘

有人说这是职业的肌肉记忆,其实更像是她在告诉自己:我还能把控

那一段清唱,是意外的安静

她清唱了由大S作词的歌,声音不是最稳的,却把字句唱得很慢,像不肯松手

这一刻,舞台变得私密起来,观众像被邀请进一家人的客厅,客厅里只说真话

最直接的答案,来自奖杯

小S凭《小姐不熙娣》拿下综艺节目主持人奖,她说要把奖杯交给妈妈,再放到姐姐照片旁边

说白了,她把“继续往前走”的勇气,先交给了家人保管

她还补了一句“我会往前走”,轻但坚定,台下连掌声都慢了半拍

颁奖礼后,她发了一则短讯

“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只是我看不见你”

这不是写给公众的句式,像是一个人夜里对着空气说话

我读到这句时突然明白,她不是在表演悲伤,而是在训练自己把悲伤并到生活里

争议照旧没缺席

她在获奖感言中没有提到代班主持的吴宗宪女儿,引发了“是否失礼”的讨论

有人说丧亲之痛无可苛责,也有人提醒职业规范该有基本的名单与感谢

更扎心的是

有声音认为她复出处处借用姐姐的名号,节目名到时机都挂着“纪念”的牌子

在我看来,亲情叙事带来的关注是真实的,但能不能留住人,靠的还是下一次你在台上说什么、做什么

把镜头转回到台前台后

节目制作方提到,小S这次在筹备期亲自跟进流程,审核环节节奏,甚至把几个桥段的位置调整过

她不是来“走一次”的,她是来重新校正现场的力道

从社交平台的讨论热度看,效果确实出来了,话题延续了好几天

但业内提醒,情感故事是短线,专业能力才是长线

接下来她准备怎么走?

据悉她会调整《小姐不熙娣》的内容,增加素人访谈,尝试从“娱乐主持人”转向“情感观察者”

这一步是顺势也是冒险

换句话说,她要把擅长的“犀利”,揉进“温度”,让观众在笑的时候也能点头说“我懂”

我个人期待她把对嘉宾的“追问”改成“共鸣式引导”,这更考验分寸

家庭这条线,绕不过去

大S生前在圈内为她铺过路、挡过风,S妈也常在镜头前讲姐妹情深

如今舞台上只剩小S一个人,灯还是那束灯,可等在后台的拥抱少一个是少一个

说白了,过去的“靠”,现在要换成自己的“扛”

放到全球舞台看,有前车之鉴

席琳·迪翁在丈夫去世后重返舞台,她把思念化在歌里,也用稳定的实力让观众心服

国内也有参照

李咏去世后,哈文选择不消费悲痛,回到制作岗位与公益现场,靠专业重新站稳

这些案例不是让所有人复制路径,而是提醒:表达可以柔软,能力必须硬核

关于是否“消费悲剧”,我更在意一句话:情感是入口,专业才是留客之道

如果小S能把这次金钟奖的情绪能量,沉淀为节目里的观察力和同理心,这个“入口”就不算白开;

反过来,如果停在叙述悲伤,注意力迟早会走散

还有一个现实点

业内人士指出,艺人复出永远在“个人情感”与“职业要求”之间找平衡

舞台不等人,观众也不欠谁,但观众会回报真诚和实力

这次金钟奖给了她象征性的认可,也把更高的期待摆在了前面

我记得她站在台中央那一秒,灯光过来,她微微眯眼,像在适应亮度

也许这就是她这段时间的状态:先适应,再前行

观众愿不愿意继续看,关键在于她下一次推门走进演播室,能不能带来“仍然是她、却不止是她”的内容

最终,亲情会淡下去,作品会留下来

来源:草上飞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