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方案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方案被许多业内人士看作是行业领先解决方案之一,这使得不少自主品牌争相和华为合作,但是,零跑汽车却公然说“不”。10月17日,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媒体沟通会上公开表示,零跑产品不会搭载华为乾崑辅
在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方案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方案被许多业内人士看作是行业领先解决方案之一,这使得不少自主品牌争相和华为合作,但是,零跑汽车却公然说“不”。10月17日,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媒体沟通会上公开表示,零跑产品不会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零跑凭什么“明目张胆”地拒绝华为呢?
说到底,零跑的底气主要是其十年全域自研的坚持,带来了不错的技术积累。根据零跑官方介绍,公司在辅助驾驶、电池系统、电驱架构等关键领域已形成完整能力体系,目前它旗下多款车型支持L2+级辅助驾驶功能,2023年底投产的激光雷达方案和2024年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均基于自研架构开发。说白了,对于辅助驾驶这一核心技术领域,零跑显然不愿假手于人。有零跑高管就强调,“数年技术沉淀”使得零跑具备自研的能力和资格。
这种对技术自主权的执着,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零跑对智能汽车未来竞争本质的理解: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核心算法与技术积累或许才是车企的真正护城河。
还需要指出的是,零跑“拒绝”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方案,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
比如数据主权成为首要因素。华为乾崑驾驶合作往往需要车企让渡数据权和部分品牌主导权,对零跑而言,这无异于将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让出去一部分。品牌差异化同样关键。当众多车企纷纷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方案,产品同质化风险随之加剧。零跑选择自研智驾,正是为了在智能化赛道上打造独特的品牌标签。
利润分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辅助驾驶功能逐渐成为汽车产品的溢价点,零跑掌握自研能力意味着在未来产业链价值分配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零跑虽然底气十足,但可能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要知道,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方案广受认可,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竞争,零跑面临的挑战可不小。而且辅助驾驶赛道烧钱凶猛,行业数据显示,头部方案商的“端到端”模型迭代速度超车企2倍,无图智驾落地差距达12个月,第三方方案如华为乾崑ADS 3.0的授权费仅为单车型自研投入的1/10,这样的成本差距对零跑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同时华为、小鹏等对手早已抢占高地,面对技术积累深厚的竞争者,零跑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才有可能缩小差距。另外,市场竞争格局也不容乐观:华为、Momenta、大疆卓驭、元戎启行四巨头已瓜分90% 的第三方辅助驾驶方案,零跑要在巨头环伺中突围,需要持续保持技术迭代速度与产品体验的领先。
结束语
看来,零跑这次是铁了心要当“学霸”,拒绝抄华为这个“学神”的作业。这场自力更生的豪赌,结局要么是练就独门绝技、成功“毕业”,要么就是被昂贵的“补习费”拖累。零跑确实有十年全域自研的底气,但是现在的市场形势也不太乐观,对手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零跑最终是交出一份惊艳的答卷,还是印证了那句“世上弯路也不少”,还有待观察。
来源:车轮纵横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