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长假结束,全球传染病防控却迎来新挑战。近日,日本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大流行期,此次流感季异常提前,规模远超往年,引发国际关注。
国庆中秋长假结束,全球传染病防控却迎来新挑战。近日,日本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大流行期,此次流感季异常提前,规模远超往年,引发国际关注。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0月3日的公告,日本全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比去年提前了约5周,成为自1999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第二早"的流感季。截至10月10日,日本已报告6013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100多所学校被迫停课。
数据显示,在9月29日至10月5日这一周,日本全国报告的流感病例数已达上一周的1.5倍。疫情上升趋势显著,自8月11日至17日这周开始,日本每周新增流感病例数已连续7周增加。
此次疫情中,儿童成为最易感群体。9月份因流感住院的287人中,近一半是14岁及以下的儿童。截至10月5日,日本全国累计已有620所保育园、幼儿园、中小学全校停课或部分年级、班级停课。
专家分析指出,日本流感季异常提前由多重因素造成。
防护意识下降是首要原因。许多人不再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基本防护措施。
跨国旅行活跃也加速了病毒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副主任Ian Barr表示,日本的流感可能由甲型H3N2毒株引起,这种毒株过去两个月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较多。大量澳大利亚人前往日本,这意味着病毒在南北半球之间传播的机会增多。
气候变化同样影响着免疫系统。日本儿科医生塚田佳子指出,流感流行提前可能和今年夏季的酷暑有关。天气炎热让人们更愿意待在室内,接受阳光照射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增加。此外,今年的流感疫苗和流行毒株匹配度可能偏低,以及部分患者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都助长了病毒传播。
流感作为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密闭通风不良场所还可能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引发感染。针对其传播特点,需构建“个人防护+环境防控”的双重防线:
1.主动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基础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尤其推荐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优先接种,降低重症风险。
2.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病毒暴露
·日常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挡口鼻。
·前往人群密集、密闭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商场)或出现流感症状时,主动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与感染机会。
·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若家人感染需做好居家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强化环境管理,切断传播链条
·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定时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密闭空间病毒浓度。
·对家庭、学校等场所的课桌、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表面,定期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清洁消毒。
·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需加强晨午检和健康监测,出现病例后及时强化消毒与通风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Ian Barr警告,尽管日本当前的流感不太可能演变成全球大流行,但"疫情很可能从日本传播到附近其他国家,或者传播到与日本有旅行往来的国家"。即将进入冬季的国家更容易暴发流感。面对复杂的传染病威胁,我们应提高防范意识,采取科学防护措施,如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注:本文信息、图片整理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leisdlz@163.com。
来源:雷神等离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