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中的美国!前国安顾问被控重罪,特朗普的清算名单还有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9 00:48 2

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6日,美国马里兰州,一个大陪审团正式决定,对这位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权倾一时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提起诉讼。18项重罪,条条都可能将这位昔日的“鹰派国师”送进监狱,度过他的余生。消息一出,整个华盛顿为之震动。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如今成了76岁的约翰·博尔顿人生中最真实的写照。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6日,美国马里兰州,一个大陪审团正式决定,对这位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权倾一时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提起诉讼。18项重罪,条条都可能将这位昔日的“鹰派国师”送进监狱,度过他的余生。消息一出,整个华盛顿为之震动。

这一切,仿佛是一场早已写好剧本的复仇大戏,而导演,正是重返白宫的唐纳德·特朗普。

故事要从那本掀起腥风血雨的回忆录说起。

时间倒回2019年,博尔顿,这位留着标志性白色胡子、眼神锐利的老牌政客,还是特朗普身边最倚重的国家安全大脑。然而,一个是信奉“美国优先”的地产大亨,一个是主张强硬干预的战争鹰派,两人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几乎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从对伊朗的策略到与朝鲜的谈判,他们的争吵几乎成了白宫西翼的日常背景音。

终于,在一年多的“貌合神离”后,特朗普在推特上简单粗暴地宣布:“我解雇了约翰!”

被扫地出门的博尔顿,并没有选择沉默。他拿起笔,将白宫的“宫斗”内幕和自己对特朗普的鄙夷倾泻而出,写成了那本著名的回忆录《白宫回忆录》。书中,他将特朗普描绘成一个反复无常、知识匮乏、完全不适合担任总统的“危险人物”。这本书像一枚重磅炸弹,在2020年大选前引爆,让特朗普颜面扫地。

当时的特朗普,虽然怒不可遏,但深陷连任困境的他,除了在推特上痛骂博尔顿是“疯子”、“骗子”之外,也腾不出手来真正“收拾”他。

但特朗普,显然是个记仇的人。

2025年1月,当他奇迹般地再次入主白宫,一场酝酿已久的“复仇风暴”便悄然拉开序幕。那些曾让他难堪、与他作对的“敌人”,都被一一列上了清算名单。而博尔顿,这个用笔杆子戳痛了他的昔日心腹,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新官上任三把火,特朗普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博尔顿。一道总统令,直接剥夺了博尔顿的国家安全保卫待遇,并吊销了他所有的涉密许可。理由?堂而皇之——博尔顿在回忆录中泄露了国家机密。

这仅仅是前菜。今年8月,联邦调查局(FBI)的特工们如神兵天降,突袭了博尔顿在华盛顿的住所和办公室。这场大搜查并非毫无收获,特工们带走了一些标注着“机密”字样的文件。这些文件,据称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国家战略等高度敏感内容。

这下,特朗普手中握住了最锋利的武器。

10月16日,随着大陪审团的决定,这把复仇之矛被正式投出。起诉书上的18项罪名,字字诛心。其中8项“非法传播国防信息”和10项“非法保留国防信息”,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检方的指控描绘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博尔顿滥用职权,将超过1000页的“日常工作笔记”分享给了没有授权的亲属;更严重的是,他在自己家中,像收藏旧报纸一样,非法存放着大量国防相关文件,其中不乏最高机密。如果罪名成立,每一项都可能判处10年监禁,理论上,博尔顿可能面临长达180年的刑期。

“这简直是疯了!”面对泰山压顶般的指控,博尔顿的回应充满了愤怒与不屑。他发表声明,直指特朗普正在将美国的司法部“武器化”,变成清除异己的私人工具。

他的律师更是将矛头直指案件的核心:“那些所谓的‘机密文件’,不过是博尔顿先生45年职业生涯中记录的个人日记!这些内容根本不是机密,只是和家人分享了一些工作感悟。FBI早在2021年就查过,当时都不了了之,现在特朗普一回来就成了重罪?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吗?”

这场“新仇旧恨”的清算大戏,主角并非只有博尔顿一人。

前FBI局长詹姆斯·科米,那个当年开启“通俄门”调查,结果被特朗普闪电解雇的男人,如今也面临着“向国会作虚假陈述”的指控。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那位曾对特朗普家族企业穷追猛打的女强人,现在自己也官司缠身,被控银行欺诈。

他们和博尔顿一样,都坚决否认所有指控。但在特朗普治下的司法部新任部长帕姆·邦迪的强力推动下,这些案件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前进。据说,特朗普甚至因为一名检察官“动作太慢”而直接将其撤换。

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循环:当年,特朗普抱怨自己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如今,他似乎正在用同样的方式,让他的对手们尝尝同样的滋味。屠龙的少年,最终也长出了鳞片和利爪。

博尔顿的案件,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前高官的个人命运问题。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美国司法体系正在经历的剧烈震荡。当总统的个人好恶可以如此直接地影响司法进程,当法律的天平开始向权力倾斜,人们不禁要问:那个曾经标榜“司法独立”的美国,还存在吗?

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审判上。博尔顿最终是锒铛入狱,还是成功脱罪?

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晚年,更可能成为检验美国司法公正性的一个历史性标志。这场由一本回忆录引发的血案,最终将如何收场,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没有真正的赢家。漩涡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被卷入更深的黑暗。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