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正式施行,这是中方对美国此前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的对等反制。
看到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反制措施生效,美国邮轮“RIVIERA”号真的取消了上海行程,这确实是反制措施立竿见影的体现。
2025年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正式施行,这是中方对美国此前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的对等反制。
就在措施生效第二天,美国豪华邮轮“RIVIERA”号就因拒绝缴纳约1167万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取消了原定于10月15日的上海行程,转而驶向韩国釜山。
这艘载客1250人的邮轮隶属于美国诺唯真邮轮控股公司,成为中美港口费博弈中的第一个标志性案例。
根据中方规定,这项特别港务费针对的是美国拥有、运营、建造或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初始标准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并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措施于今年4月17日公布,并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中方此次反制精准有力,打到了美方的痛处。
受影响的远不止“RIVIERA”号一家。皇家加勒比的“海洋光谱”号邮轮同样面临高额特别港务费,一个航次就需要缴纳约6736万元人民币,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后续航线安排。
全球三大邮轮巨头——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诺唯真都是美国企业,合计占据全球超过75%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市场贡献了它们亚太地区近三成的营收,中方此举无疑将深刻影响全球邮轮行业格局。
中方的反制措施不仅有针对性,还很有策略性。规定明确由中国建造的船舶可豁免缴纳此项费用,这一设计既保护了中方自身利益,又体现了反制的精准性。
同时,中方还对协助和支持美方调查的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并启动了对美国影响中国航运、造船及相关产业链安全的调查,展现出多管齐下的反制策略。
这场贸易摩擦的背后,是全球两大经济体在国际规则话语权上的较量。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中国厦门自贸片区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海事规则制定,成功将化工级重晶石粉的中国标准纳入《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实现了从遵守规则到制定规则的转变。这种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做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当前局面,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种立场清晰地表明,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
美方的单边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中国产业利益,也会推高美国国内通胀,损害美国港口竞争力和就业,最终只会损人不利己。
当中方宣布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时,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反应会如此迅速。美国邮轮改道韩国仅仅是个开始,随着中方反制措施的持续发酵,美方将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一事件也再次证明,在国际经贸关系中,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平等对话和协商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正确道路。
来源:老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