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九月,武仙再次归附金国,当时朝廷正着手经营河北地区。南宋将领彭义斌趁机,从山东出兵攻占了邢州、洺州、磁州等地。白华上奏道:“蒙古大军正忙于河西的战事,所以我们才得到些许喘息的机会。如今彭义斌招降河北地区的郡县,迅速逼近真定。应趁此时
白华,生卒年不详,字文举,号寓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祖籍隩州(今山西忻州),金末元初时期金国官员、诗人,“元曲四大家”白朴之父。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白华考中进士,初任应奉翰林文字,金哀宗完颜守绪继位时,白华累迁至枢密院经历官。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九月,武仙再次归附金国,当时朝廷正着手经营河北地区。南宋将领彭义斌趁机,从山东出兵攻占了邢州、洺州、磁州等地。白华上奏道:“蒙古大军正忙于河西的战事,所以我们才得到些许喘息的机会。如今彭义斌招降河北地区的郡县,迅速逼近真定。应趁此时机大举出兵,以消除后患。”当时枢密院的官员们不想出兵,便派遣白华去视察彰德的情况,实际上是排挤他,此事最终便没有施行。
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五月,宋军侵掠寿州,永州桃园军作战失利,战死四百多人。当时,夏全从楚州前来投奔金国。
十一月,完颜守绪召集百官商议与南宋议和。皇帝询问夏全前来投奔的原因,白华上奏道:“夏全起初在盱眙(宋境),跟随宋军主帅刘卓前往楚州。楚州城内的人谣传刘大帅前来,是要屠杀城里的北方人(指原属金国的人)。士兵们被激怒,便杀了刘卓,献城归附金国。但夏全终究感到不安,逃奔到盱眙,盱眙守军不接纳他。他在城下索要自己的妻子儿女,盱眙方面也不同意。夏全无计可施,才狼狈北逃投金,只求保全自己逃命,没有别的意图。”白华因此被完颜守绪所赏识。
夏全到达之后,盱眙、楚州的宋将王义深、张惠、范成进相继献城投降。完颜守绪下诏改楚州为平淮府,任命夏全为金源郡王、平淮府都总管;张惠为临淄郡王;王义深为东平郡王;范成进为胶西郡王,与南宋议和的计划因此搁置停止。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宋将李全占据楚州反叛。众人都说盱眙很难守住了,但完颜守绪却不听,遂以淮南王的封号招降李全,李全却回应道:“王义深、范成进都是我的部下,却都受了王爵封号,朝廷该怎么安置我呢?”遂最终没有归降。不久,随后李全兵临盱眙城下,金将完颜庆山奴(完颜承立)在龟山战败,被白华上章弹劾。
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年)秋天,朝廷欲增筑归德城(今河南商丘),预计征用民夫数百万,宰相上奏派遣白华前往监理劳役。白华见到行院温撒辛,向他陈述了百姓的劳苦以及朝廷爱惜、养护百姓的意愿,最终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工程量。
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年),朝廷任命白华为代理枢密院判官。完颜守绪召见忠孝军总领蒲察定住、枢密院经历王仲泽、户部郎中刁璧以及白华,谕示他们道:“李全占据楚州,觊觎山东,时间长了必定成为祸患。如今北方蒙古的事务稍有缓和,应趁此机会,命蒲察定住代理监军,率领他统辖的骑兵一千人,另调遣都尉司步兵一万人,以刁璧、王仲泽为参谋,一同前往沂州、海州交界地区招降李全。若他不从,便用军力对付。你们认为怎么样?”
白华答道:“臣认为李全不过是倚仗着蒙古大军的势力,向宋朝人索要粮饷,只是一个狡猾的强盗罢了。如同老狐狸在墓穴里挖洞,专等夜晚才出来,哪里值得放在心上?我所忧虑的是蒙古的强大啊。如今北方有战事,无暇图谋南方;一旦北方事务平定,必定会南下进攻我们。和我们争夺天下的,是北方的强敌,李全哪里能算在其中?若北方战事平定,李全将来连听命效力都来不及,假使他自不量力,再起非分之想,天下之人难道不知逆顺之理?他们怎会舍顺而随逆呢?为今之计,暂且休养兵马,以防备北方。假使李全果真有不轨的图谋,也应当会在蒙古停息战事的时候发作,那时候对付他便容易了。”
完颜守绪沉思了很久,说道:“你们暂且退下,容我再思考一下。”第二天,完颜守绪便派遣蒲察定住返回屯驻尉氏,不再执行招降李全的计划。
当时,陕西地区的战局大势已去,蒙古将领留脱或栾驻守在庆阳骚扰河朔地区,并且传来其将要进攻河中的消息。卫州设有元帅府,而恒山公武仙府也设立在那里权力重叠,朝廷担心一旦有紧急军情,指挥会不统一,想把两府合并为一府,又怕他们不和,遂命白华前往筹划处理此事。
当初,白华在枢密院多次接受皇帝的当面谕示说:“你担任院官(枢密院官职),不把军马事务的责任交给你。是因你言辞明晰善于辩论,而完颜合喜、移剌蒲阿两人都是武夫,一句话不投机,便会产生矛盾,贻误事情非同小可。现在让你从中调停,倘若出现抵触违逆,罪名便要落到你头上了。枢密院中的事务应当一一向我奏报,这是你的职责。如今委派你去卫州的任务,也是先前调停完颜合喜、移剌蒲阿的意思。”
五月,朝廷任命丞相完颜赛不到关中行尚书省事,移剌蒲阿率领完颜陈和尚(完颜彝)统领的忠孝军一千人驻扎在邠州,并且命令他们密切观察蒙古的动向。他们驻扎了两个月后,完颜守绪对白华说:“你去邠州,六天内能往返一趟吗?”白华自估一日能骑马奔驰三百里,便答道:“可以。”完颜守绪遂令他秘密传谕移剌蒲阿:“只待初春时节,立即出兵进攻庆阳的蒙古军。”白华如期完成任务返回京城。
一天,完颜守绪看着白华说道:“我见你平时凡是谈及出兵征讨,必定面露难色,唯独这次行动的态度比平时要积极得多,为什么呢?”白华答道:“以往用兵,总是被南征和讨伐李全的事情所阻碍,不能专意对付蒙古,所以认为向北出兵困难。如今情况不同于平时,况且局势已发展到这一步,不得不主动出击一次。敌军进入我国境内已达三百余里,若放任他们攻下秦川地区,那将如何挽救?终归要打一仗摧毁他们。在靠近京畿的平原地带作战,不如在靠近边境的险要关隘进行阻击。”完颜守绪也认为他说得对。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年)正月,庆阳城解围后,大军班师。白华上奏道:"当今最紧要的事务是兵员与粮饷。除枢密院已确定的忠孝军及马军都尉司步兵足以支撑一战外,河南各府州还须征调防城军,实行秋集、春散的制度,遵循古代农闲讲习武事的原则,命他们各自戍守本州府城。现今在册兵员达九十七万人,须妥善管理以防将来沦为敌军资源。"
五月,白华正式授任枢密判官,完颜守绪派近侍局副使七斤传旨道:"朕任用你为枢密院官员,并非要求你领兵作战,而是期望你建立军中纪律、处理公文往来、调和将帅关系、纠察违法行为,至于军队操练、兵器修整等事务,皆属你职责。望竭诚为国,勿负朕意。"
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大军自侵入陕西,纵横于京兆府、同州、华州之间,攻破南山寨垒六十余座。继而围攻凤翔时,金军从阌乡屯驻至渑池,两位行省长官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却按兵不动。
宰相和御史纷纷指责枢密院迟疑观望,京兆官民舆论哗然,最终宰相们联名向皇帝进谏。完颜守绪却道:"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必在权衡战机,可进则进。若强令出战终属勉强,恐反受其害。"遂派遣白华与右司郎中夹谷八里门传达百官意见,并质问道:"现今二月已过半,敌军显露疲态,我军为何不动?"限二人六日内复命。
白华等人抵达同州后,向两人传达完颜守绪之意。完颜合达答称:"未遇战机,若遇必动。"移剌蒲阿却说:"敌军粮饷断绝,欲战不能,欲留不得,必将自溃。"但完颜合达对移剌蒲阿及众将领声称不可出兵,面对文官却说可以出兵。
当时人议论认为完颜合达因曾获罪,且畏惧移剌蒲阿正得宠信,故不敢反对,最终仍主张按兵不动。白华察觉到两人畏惧蒙古军势,便私下询问樊泽、蒲察定住、完颜陈和尚意见,三人异口同声道:"他人妄言蒙古军疲敝可攻,实属谬论!大军当前岂能轻视?此乃二人真不敢出战。"
白华返京奏明实情,完颜守绪叹道:"朕早知其怯战!"随即再遣白华传旨道:"凤翔被围日久,恐守军难支。行省应当率军出关,首日宿营华阴地界,次日抵达华阴城,第三日进至华州,与渭北敌军稍作交锋。料定蒙古军闻讯必回援,既可缓解凤翔之危,亦成牵制之势。"二人领旨复奏。
白华东返至中牟时,遇见行省奏报使者,取其送枢密院的副本见上写道:"奉旨率军出关二十里至华阴地界,与渭北军交战,当晚收兵返关。"白华仰天长叹道:"事态至此,已无可奈何!"抵京时奏章已呈递。不出三日凤翔便陷落,两行省弃守京兆府,协同牙古塔迁移居民至河南,仅留完颜庆山奴驻守。
五月,杨妙真因丈夫李全被宋军所杀,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北面搭建浮桥,向蒙古军统帅梭鲁胡吐借兵复仇。金国朝廷侦知后,认为北军若渡淮河,与河南近在咫尺,遂命完颜合达、移剌蒲阿驻军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境内的滶河口防备。
完颜合达、移剌蒲阿遂约宋将赵范、赵葵制定夹攻计划。二赵也派使节回访,双方假借议和之名虚张声势。两位行省多次申诉兵力不足,但尚书省与枢密院却不予增援,遂上奏道:“此前部队在潼关屯驻半年,刚返回原驻地尚未休整,又要在酷暑东进,实无胜算只会疲敝士卒。况且桃源、青口(今江苏赣榆)蚊虫滋生地势低湿,不利养马,眼下非征战时节,臣等决不敢妄动。我军所虑者,唯楚州浮桥而已。已遣提控(军官)王锐前往探查破桥可能。”
奏章呈上后,完颜守绪派白华持此决议传谕二将,并令王锐同行,二位行省对此非常不满。移剌蒲阿派虹县水军提控二十四艘小船,命白华顺流而下直至八里庄城门,并讥讽道:“此地遥望八里庄如登九天,省院高官空谈误事。今枢密院判官亲临,正好勘察实情回奏。”白华推辞不得,只得登船。
船至淮河与运河交汇处正对八里庄城门时,守军派五十艘白鹞战船逆流而上,抢占上游截断归路。白华险未脱身,趁夜色寻小路逃回,方悟两行省怨恨朝廷不增兵,又疑是他白华操纵,故设计加害。当夜,八里庄副将秘密约降道:“主将出城截击金军归路,我等决议闭门不纳。其已逃往楚州,请速派兵接应。” 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即刻发兵赴约,次日入城安抚,又探知楚州蒙古军已北撤,宋将焚毁浮桥,二将附白华奏捷,完颜守绪大喜。
此前,完颜合达欲攻取南宋淮阴(今江苏淮安)。五月渡淮后,淮阴守将胡路钤赴楚州与杨妙真议事,返城时副将郭恩已降金。胡路钤遂被拒城外,只得恸哭离去。完颜合达遂占淮阴,朝廷诏令改称归州,命行省乌古论叶里哥镇守,郭恩任元帅右都监。
不久,南宋以银五万两、绢五万匹赎买盱眙龟山,使者留宿馆驿。郭恩企图劫夺财物,被人告发至盱眙帅府,宋军及时赶到致其未遂。次日,宋将刘虎、汤孝信率三十艘船焚毁浮桥,遣夏友谅攻盱眙未克。泗州总领完颜矢哥贪图馆中银绢,遂突然叛乱。防御使徒单塔剌闻变扼守罘山亭甬道,从容道:“容我拜别朝廷再死。”遂着朝服向汴京方向跪拜,痛哭良久后投亭下水中自尽。完颜矢哥遂献泗州降杨妙真,总帅纳合买住亦以盱眙降于南宋。
九月,陕西行省部署防秋(秋季防御)。蒙古军屯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元睿宗拖雷领兵入境。金将完颜庆山奴急报粮尽将弃京兆(今西安)东撤。白华上奏道:“侦察得拖雷军四万、行营军一万,当前形势与其在汉水御敌,诸军半月方能集结,不如直捣河中。现沿河守备一日可渡,若得手则襄汉蒙古军必迟疑不进,此策于北为出奇制胜,于南为牵制敌军。”完颜守绪问道:“此策是卿自创或他人所献?”白华答道:“臣愚见如此。”完颜守绪素重军略,闻此言似显欣喜,却终未施行。
不久,完颜合达自陕州(今河南陕县)上奏亦提此议,完颜守绪甚喜。急召洛阳的移剌蒲阿返朝商议。移剌蒲阿面圣时却避谈河中,只言道:“蒙古前锋塔察儿拟出冷水谷(今陕西潼关附近),当先御此军。”完颜守绪追问道:“朕不问此,惟问可否奇袭河中?”移剌蒲阿无奈答道:“拖雷部众虽多却杂,其行营军虽少皆精锐。若我军北渡,蒙古军必藏精兵于百里之外,弃辎重于平阳北,待我半渡截杀,恐难取胜。”完颜守绪叹道:“朕早料汝如此!此事毋再议,且归陕州。”
移剌蒲阿又请召完颜合达共商,完颜守绪斥道:“合达见解亦止于此!往复磋商徒误战机。”白华力谏完颜合达明察军机应召,副枢密使赤盏合喜亦附和。完颜守绪遂下召完颜合达入朝,命其先与枢密院议定再面圣。密议时,白华再三举完颜合达奏章示意,却满座寂然,无人出言。良久后,移剌蒲阿提议道:“权且处置冷水谷敌军如何?”完颜合达应道:“甚妥。”入见时,完颜守绪询问决议,完颜合达便说河中形势已变、前议难行,奇袭方案遂作废。二将返陕后,象征性派兵出冷水谷敷衍了事。十二月,河中府陷落。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京城汴梁被蒙古军围攻。四月,敌军退兵后,朝廷改年号为天兴。不久,又将枢密院合并归属到尚书省,任命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尚书省左右司的首领官兼任枢密院经历官,只有平章政事白撒、枢密副使合喜、枢密院判官白华、代理枢密院判官完颜忽鲁剌被免去职务。
忽鲁剌有口才,完颜守绪喜爱宠信他。朝臣们商议要治忽鲁剌的罪,而那些文官嫉妒白华得到君主的信任,先前便曾用言语动摇他的地位,因此白华也被罢免。按照金国制度,枢密院虽然主管军事,但最高指挥节制权在尚书省。战事兴起后,制度逐渐改变,凡是军事事务,尚书省官员不得参与,枢密院官员独断专行,常常导致失败。当时的人大多认为将相的权力不应当分割,到此时才合并军政权。
十二月,完颜守绪派遣近侍局提点(宦官首领)曳剌粘古前往白华住所,询问局势已到如此地步,有什么计策可以应对。白华上奏章说道:“如今耕种已经荒废,粮食即将耗尽,四面八方的援兵都指望不上,皇上应当出城去投靠外地的部队。可以留下皇兄荆王(完颜守纯)让他代理国政,听任他处理裁决。圣上出城之后,派遣使者告知蒙古,皇上出城并非去别处收整军队,只是因为士兵擅自诛杀了蒙古使者唐庆,和议从此断绝,现在将京师交付给荆王,恳请蒙古赐给我们一两个州郡作为养老之地罢了。如此做的话,太后和皇族可以保全,正如《春秋》记载的纪季带着酅地归附齐国成为附庸那样的事情,圣上也能稍微缓解困境了。”完颜守绪又起用白华为右司郎中。
当初,完颜守绪迁都的计策已定,将领们都参与了商议,将要退朝时,首领官张衮、聂天骥上奏道:“还有熟悉军事的老臣,却被弃置不用,如今所任用的人,都不懂军中的实际情况,这样做不够周全。”完颜守绪问未被任用的是谁,大家都说是枢密院判官白华,完颜守绪点头同意,所以才有起用白华的任命。
次日,完颜守绪召见白华说道:“亲自出巡(迁都)的计划已经决定,但去哪里大家议论未定。有人说归德(今河南商丘)四面环水,可以自保;有人说可以沿着西山(嵩山山脉)进入邓州(今河南邓州);有人说若想去邓州,敌军大将速不台现在汝州(今河南汝州),不如取道陈州(今河南淮阳)、蔡州(今河南汝南)绕路前往邓州。爱卿认为怎么样?”
白华答道:“归德城虽然坚固,但时间久了粮食耗尽,等于坐以待毙,绝对不可去。想去邓州,既然汝州有速不台,那绝对去不了。以当前的局势,便像赌徒所说的‘孤注一掷’了。所谓孤注一掷,便只有背靠都城决一死战这一条路了。为今之计,应当直奔汝州,与速不台决一死战,便像楚汉相争一样,有我无他,有他无我。在汝州交战不如在半路交战,在半路交战又不如刚出城便交战。
为什么呢?因为我军在京城的粮食储备还在,战马吃的豆料储备也还在。若离开京城越远,军粮日益减少,战马只能吃野草,事情便更难办了。若我军能立即交战,存亡便在此一举,对外可以激发三军的士气,对内可以安慰都城百姓的人心。若仅仅是作为逃避迁都的打算,人们心中顾念留恋家业,未必会毅然跟随出走。希望皇上仔细考虑。”完颜守绪遂召集各位宰相和首领官一同商议,禾速嘉兀地不、元帅完颜猪儿、高显、王义深都主张去归德,丞相完颜赛不主张去邓州,商议最终没能做出决定。
不久,民间哄传说皇上打算奉送皇太后及后妃们前往归德,将士们的家属留在后方京城。眼下粮食已尽,留下的人只能坐等全城一起饿死了。即使能到达归德,军马的消耗又能支撑多少天?完颜守绪听说这些传言,又召见赛不、合周、讹出、乌古孙卜吉、完颜正夫商议,其他人没有参与。过了很久他们才出来,见到首领官、丞相们后说,关于出巡迁都的决议已经定下,只因白华的谏言而全都改变了,现在要去汝州找敌军决战了。于是便选择吉日祭祀太庙、誓师出发,欲在本月二十五日启程。完颜守绪的车驾到达黄陵冈(今河南兰考东)后,却又重新有了向北去归德的议论。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正月,完颜守绪驻扎在黄陵冈,依靠归德(今河南商丘)运来的船只向北渡河。各位宰相一起上奏说,京城汴梁及河南各州听说皇上前往黄河北岸,恐怕会发生其他变故,可以下诏书安抚他们。
当时,当地的父老乡亲、僧人道士接连不断地前来进献食物,并用牛和酒犒劳军队,完颜守绪亲自安抚慰劳他们,人人都感动哭泣。半天又在黄河以北地区颁布赦免诏令,招募士兵和征集粮食。赦令中规划了十几条条款,分几路传送出去。
不久,有人向完颜守绪说道:“昨天发往河南的诏书,万一落到敌军手中,泄露了我们的计划怎么办?”完颜守绪大怒,委派近侍局官员传达旨意,指责首领官张衮、白华、完颜讹可在发布诏书时不考虑后果,对他们都酌情进行了杖责处罚。当时,从卫州(今河南卫辉)来的军队两天前已到达蒲城(今河南长垣附近),而蒙古军正缓缓地紧随在后面。
随后,宰相和各位元帅在完颜守绪面前共议军事部署,由郎中完颜胡鲁剌执笔书写计划,写明哪支军队担任前锋,哪支军队担任后卫,其他事项也都做了规划。书写完毕后,却唯独没有写明要去哪里。白华遂私下问完颜胡鲁剌,胡鲁剌却推托说不知道。晚上,平章政事完颜白)及各位元帅回到了蒲城各自的军中。
半夜时,完颜讹可、张衮来到白华的军帐中跟他说道:“皇上已经登船走了,您不知道吗?”白华遂询问原因,完颜讹可说:“我昨天便知道皇上欲和李左丞(李蹊)、完颜郎中(胡鲁剌)先去归德,命各军沿着黄河北岸行进,到凤池渡口再渡河。今晚平章(白撒)和禾速嘉(兀答不)、元帅蒲察官奴等人来,说敌军在蒲城已经与我军交战,形势无法支撑,便簇拥着皇上登船走了,军用物资全部丢弃,只让忠孝军上了船,马匹都留在军营里。估计船已经走了好几里了。”白华便又问道:“您为什么不跟着去?”完颜讹可道:“昨天拟定计划,首领官只让胡鲁剌登船,其余的都跟随军队行动,因此不敢擅自登船。”当天夜里,总帅完颜百家率领各军的船只前往凤池渡口,却被蒙古军发觉了,金军因此溃败。
三月,完颜守绪在归德时,汴梁守将崔立献出汴京投降蒙古。右宣徽使、提点近侍局移剌粘古谋划前往邓州(今河南邓州),完颜守绪不同意。当时,移剌粘古的兄长移剌瑗任邓州节度使、兼行枢密院事,他的儿子和移剌粘古的儿子都在皇上身边担任卫士。正好朝廷要征召邓州的军队前来救援,移剌粘古便和白华商量一同去邓州,且想带上他们的儿子一同前往。完颜守绪察觉了他们的意图,便只命令白华前往邓州,而将移剌粘古改派到徐州。
白华到了邓州以后,因为救援的事情长久未见成效,滞留于客馆之中,便表现出无意于世事的样子。恰逢移剌瑗以邓州之地归附南宋,白华便也跟随到了襄阳(今湖北襄阳)。南宋朝廷任命他为制置司干办公事,后又改任均州(今湖北丹江口)提督。后来,均州守将范用吉杀了均州的长官,向蒙古朝廷表示归顺,白华便又随着范用吉北归蒙古。当时的人们认为白华本是著名的儒者,地位显贵,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能秉持气节而投降,因此对他有所贬低指责。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关注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来源:龙城史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