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岁男孩一边拍篮球,一边甩出这句,直接把吴雅婷逗到直播里笑出眼泪。
“妈,你下次找对象,记得挑个有肌肉的,能陪我打球。
”
8岁男孩一边拍篮球,一边甩出这句,直接把吴雅婷逗到直播里笑出眼泪。
弹幕瞬间刷屏:这娃是亲儿子,不是小男友?
别急着笑,单亲妈妈最怕的不是没钱,而是孩子一句“我怕你孤单”。
吴雅婷把这句听进去了,却没急着往民政局冲。
她先搬回上海,把客厅改成半个篮球场,再给自己报了个亲子心理学——学费不便宜,但比盲约靠谱。
有人替她着急:粉丝580万,单场带货500万,钱到位了,还不再婚?
她回得懒洋洋:“我先把自己嫁给自己,孩子同意是bonus,不是前提。
”
话听着像鸡汤,可看看她干的事:
——品牌叫“雅选生活”,不蹭明星同款,只挑自己带娃能用上的,Q1销量涨120%,靠的就是“单亲妈妈严选”五个字。
——直播间里,别的播主喊“宝宝下单”,她喊“姐妹别囤,用完再买”,粉丝里四成是30到45岁的单亲妈妈,图的就是一句“不装”。
——上海妇联那个心理援助计划,她挂名发起人,第一笔款子直接甩了直播一天的分成,300多个家庭拿到免费疏导,名单不公布,只留一句:“我也哭过,知道半夜没地方打电话是啥滋味。
”
儿子Lucky呢?
国际学校三年级,钢琴英皇三级,篮球校队“最有潜力”,奖状贴满走廊,但最得意的是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
议题包括:下周菜单、妈妈直播几小时、能不能再养一只猫。
一票否决权在娃手里,吴雅婷只负责把讨论结果写进备忘录。
心理学家说,这是把“离婚创伤”拆成“合作育儿”,孩子参与感越高,不安全感越低。
翻译成人话:让娃知道“爸妈离婚不是末日,只是换种搭伙方式”。
当然,也有翻车瞬间。
上个月Lucky发烧,她连夜跑医院,第二天直播眼肿成核桃,弹幕刷“别硬撑”,她直接关掉美颜:“撑个屁,我也想哭,但货款明天要结。
”
那一刻,完美滤镜碎了,反而坐实了“活人”标签。
所以,别再问她啥时候再婚。
她早就把答案写进日常:
周一到周五,拼事业;周六日,拼亲子;
深夜孩子睡后,拼一口属于自己的酒。
肌肉叔叔来不来无所谓,先把日子过成想要的形状,比结婚证更有分量。
要是你也在单亲路上,记住一句:
先让房间有光,再让人进来;
孩子不需要“新爸爸”,只需要“快乐的妈妈”。
剩下的,交给时间,也交给篮球场上的那一声“妈,加油!
”
来源:村里的姑娘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