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珍中,明代书画家姚绶的《夜行诗》册页堪称文人书法的典范之作。这本纸本楷草书册页每页仅24.1×10.3cm,虽形制小巧却意境开阔,三开篇幅浓缩了书家五十三年的艺术积淀,将晋唐法度与文人意趣完美融合。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珍中,明代书画家姚绶的《夜行诗》册页堪称文人书法的典范之作。这本纸本楷草书册页每页仅24.1×10.3cm,虽形制小巧却意境开阔,三开篇幅浓缩了书家五十三年的艺术积淀,将晋唐法度与文人意趣完美融合。
作为吴门画派承前启后的先驱,姚绶此作最精妙处在于楷、行、草三体的交替运用与和谐统一。首开楷书落笔沉稳,结体趋横势,笔法严谨如晋唐碑刻,"杯盘具方圆,玉色分清白"八字,点画温润饱满,尽显钟繇、王羲之的笔墨遗韵。转折处隐带弹性,既不失规矩又暗藏灵动,恰如诗中咏物的庄重之态。
中段行书渐入佳境,笔势随诗意自然流转。"持之不忍舍,于我贵妇得"等句,笔画牵丝映带,节奏缓急相宜,将苏轼的意趣与元人张雨的劲健婉和融入笔端。墨色枯润交替间,"玉也类君子,顾言慎恒德"的哲思跃然纸上,书风与文心形成奇妙共鸣。
末开草书最见神采,章草笔意隐约可见,明显受宋克书法影响。"勿为沉湎欢,悠久安我室"数句,点画跳跃灵动,笔势奔放却不失法度,飞白处见苍劲,重墨处显厚重,尽显"劲健婉和"的独特风格。三开篇幅从端庄到洒脱,恰似夜色中思绪的自然铺展。
作品背后藏着书家的深情寄寓,题跋中"记得玉杯盘于武林,将以遗仲子旦"的记述,让书法超越了艺术本身,成为家风传承的载体。小小册页历经数百年传承,经项元汴等名家鉴藏,更添历史厚重感。
姚绶以五十三年人生阅历为笔,以晋唐法度为骨,以文人情怀为魂,在方寸之间演绎出书法艺术的万千气象。这本册页不仅是明代书法承前启后的实证,更让今人得以在笔墨流转中,读懂一位古代文人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世界。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