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英雄吴石墓前鲜花成墙!市民自发悼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8 07:53 1

摘要:北京福田公墓吴石将军墓前,上百束鲜花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长5米、高1米的鲜花墙。市民们手持白菊,在墓前深深鞠躬——这场自发的悼念,与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密切相关。

北京福田公墓吴石将军墓前,上百束鲜花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长5米、高1米的鲜花墙。市民们手持白菊,在墓前深深鞠躬——这场自发的悼念,与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密切相关。

10月中旬以来,央视正在热播的《沉默的荣耀》让隐蔽战线的英雄们走进了公众视野。这部基于在台隐蔽战线真实人物和故事创作的电视剧,讲述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英雄的事迹,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

近日,北京福田公墓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吴石将军墓前,出现了感人一幕。上百束鲜花整齐摆放,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鲜花墙,成为这个秋天最动人的风景。

前来献花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手持菊花,在墓前肃立默哀。许多鲜花上还附有“缅怀吴石 英雄永存”的寄语,表达对这位隐蔽战线英雄的崇高敬意。

这一感人场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后,引发了更广泛的反响。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准备前往祭奠,向这些为国家统一牺牲的英烈表达哀思。

这场自发悼念潮流的背后,是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作为国内首部基于在台隐蔽战线真实人物和故事创作的电视剧,该剧自播出以来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剧中讲述了吴石将军的感人事迹。他作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却从国民党心脏送出大量秘密核心情报。他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却甘为共产党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潜藏在敌人内部。

吴石的孙女吴红动情地说:“爷爷这一生都在‘沉默’中坚守信仰,哪怕面对生死考验,也从未泄露过党的秘密。”

吴石将军189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求学日本。因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很快在国民党军内崭露头角,193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的腐败让吴石寒心失望,他开始向中国共产党靠拢。1947年4月,在何遂和其子何康的引荐下,吴石与中共中央上海局建立了联络,毅然投身隐蔽战线。

从1947年到1949年,吴石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军事核心机密的收集和传递,冒着随时暴露牺牲的风险,为我党收集传递大量军事核心情报。

1949年,吴石接到赴台命令,明知台湾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他依然毅然前往。他将长子吴韶成留在了南京,带着夫人和年幼的子女奔赴虎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很多人劝他不要去台湾,他还是去了,他觉得为国家做的事情还是太少了。”吴红回忆道。

在台湾,吴石以“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进入国民党军事机构最高决策层,积极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然而,1950年1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他记事本上的“吴次长”几个字,让特务找到了重要线索。吴石随之被捕入狱。

在狱中,吴石遭受各种酷刑,一只眼睛因此失明,但他始终坚守信仰,没有泄露党的秘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石在狱中草拟了一封绝笔书,其中有对妻子的思念和感激:“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也有对子女的牵挂:“学女,乖乖,要小心好好的看着...”

1950年6月10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被押赴刑场。面对死亡,吴石从容自若,留下了最后的诗篇:“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吴石牺牲后,他的妻子王碧奎在多方营救下获释出狱,含辛茹苦抚养幼子幼女长大。1973年,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91年,吴石将军的遗骨终于回归大陆,3年后,与妻子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如今,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正中央矗立着以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为原型的雕像。每年纪念日,吴石的家人和其他烈士亲属都会在此举行纪念活动。

吴石将军的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的吴石故居,也迎来了参观热潮。不少市民自发前去瞻仰,了解这位隐蔽战线英雄的传奇人生。

吴石将军墓前的5米鲜花墙,不仅是对一位英雄的深切缅怀,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深刻铭记。这些鲜花,是穿越时空的敬礼,也是对信仰与忠诚的崇高礼赞

吴红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希望年轻一代记住他们(隐蔽战线英雄)的故事,砥砺前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来源:豆娘厨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