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就能买到近百平电梯房?成都“凶宅”背后的房产真相大起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8 16:57 1

摘要:在成都成华区双庆路附近,一套电梯房的出现打破了房产市场的平静,它以 26.6 万元的起拍价在司法拍卖平台亮相,而其市场价竟高达 165 万元 ,这样巨大的价格落差,无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套面积约 89.7 平方米的精装修套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真的就不能有便宜有好货吗?法拍市场到底了解多少?普通人到底能不能通过法拍捡到漏?法拍房到底是哪些人在买?

在成都成华区双庆路附近,一套电梯房的出现打破了房产市场的平静,它以 26.6 万元的起拍价在司法拍卖平台亮相,而其市场价竟高达 165 万元 ,这样巨大的价格落差,无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套面积约 89.7 平方米的精装修套二电梯房,被贴上了 “凶宅” 的标签,在拍卖页面上,“存在非正常死亡事故,请谨慎购买” 的红色字体格外醒目,也正是这一特殊属性,让它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

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房产中介公司将该法拍信息搬运至网上后,视频播放量随即突破 10 万,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有人好奇 “凶宅” 到底有多 “凶”,也有人对 “非正常死亡” 的原因充满探究欲,中介人员只是简单回应 “就是凶宅,法拍房,26 万元就是总价” ,与此同时,也有理性的网友提出警告,认为商业拍卖加上 “凶宅” 的双重属性,其中隐藏着诸多未知风险,比如存在顶价和请托竞价的可能性,。截至 10 月 15 日下午 1 点,虽然该法拍房已有 9952 次围观,500 人设置了提醒,但仅有 2 人报名,这种高关注度与低参与度的反差,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购买 “凶宅” 的谨慎态度。

在房地产领域,“凶宅” 并非一个陌生的词汇,从专业角度来看,“凶宅” 通常是指在房屋本体结构内发生过自杀、他杀、意外致死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 。

这种特殊的经历,让 “凶宅” 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忌讳的面纱,由于人们普遍对死亡存在恐惧心理,加之传统文化中一些鬼神观念的影响,“凶宅” 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一直较低,这种心理忌讳使得 “凶宅” 的价格往往会大幅低于同区域、同类型的正常房屋,就拿杭州富阳区富春街道丁香花园蓝庭小区的那套 “凶宅” 来说,其建筑面积为 200.73 平方米,因 2015 年发生过跳楼自杀事件被标注为 “凶宅”,评估价为 222.79 万元,最终在 14 轮竞价后以 160 万元成交 ,折合单价约 7971 元 / 平方米,不仅远低于小区近期 16733 元 / 平方米的挂牌均价,与 3 月 10405 元 / 平方米的成交均价相比,也有大幅下降,鲜明地体现出 “凶宅” 在市场中明显的折价规律。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过去的房产交易案例中,“凶宅” 的价格普遍比正常房屋低 25%-30% 。这一巨大的价格落差,让一部分人看到了 “捡漏” 的机会,但更多人还是对其避之不及,在某房产论坛的一项调查中,约 80% 的受访者表示,无论价格多低,他们都不会考虑购买 “凶宅” ,这种态度充分反映出大众对于 “凶宅” 的普遍心理,即心理上的忌讳远远超过了对价格优惠的心动。

在房产交易的复杂体系中,法拍 “凶宅” 有着独特的交易流程,这类房屋的拍卖由法院主导,法院依据相关法律程序,对被执行人的房产进行强制处置,以实现债权人的权益 ,在这一过程中,资产公司承担着上传房屋信息的重要职责,他们会将房屋的基本情况、拍卖条件等详细信息,准确无误地呈现在司法拍卖平台上,让潜在竞买人能够初步了解房屋状况 ,而辅拍公司则在拍卖过程中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为竞买人提供诸如尽职调查、协助贷款、公证委托和腾退清场等一系列服务 ,旨在帮助竞买人更顺利地参与竞拍。

然而,法拍 “凶宅” 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需要竞买人谨慎对待,首先是流拍风险,由于 “凶宅” 的特殊属性,大多数人存在心理忌讳,导致其市场接受度低,流拍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就像重庆姐弟坠亡案涉事房产,评估价 107.98 万元,起拍价 60.4688 万元,即便价格大幅低于评估价,仍因无人报名而流拍 。北京顺义区那套原房主屋内跳楼身亡的商品房,第一次拍卖起拍价 179.5 万元,同样因无人报名流拍,第二次拍卖起拍价降至 143.6 万元,截至发稿前仍无人报名 。

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法院和资产公司会在拍卖公告中披露部分信息,但可能存在不全面或不准确的情况,竞买人很难全面了解房屋的真实背景和潜在问题,比如房屋内发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详细经过、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纠纷等。在一些案例中,竞买人拍下房屋后,才发现房屋存在漏水、墙体裂缝等严重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拍卖公告中并未提及 。

后续纠纷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即使成功拍下 “凶宅”,也可能面临一系列后续问题,比如原房主的户口未迁出,导致竞买人无法顺利落户;房屋存在长期租赁,根据 “买卖不破租赁” 原则,竞买人即使取得房屋所有权,也无法立即入住 。曾经有竞买人购买了一套法拍房,入住后才发现原房主与邻居存在长期的土地纠纷,导致竞买人不断受到邻居的干扰,生活不得安宁 ,还有税费问题,若拍卖公告注明 “所有税费由买受人承担”,竞买人可能需要承担原房主应缴纳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这无疑会增加购房成本 。

在成都这套 “凶宅” 的拍卖中,辅拍公司宣称的 “零风险过户”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从实际操作来看,辅拍公司所说的 “零风险过户” 有着具体的内涵 ,当客户与辅拍公司签订委托服务合同后,辅拍公司便会启动一系列服务流程 ,在前期调查阶段,他们会深入了解房屋的产权状况,确认房屋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是否有多个共有人等情况 ,同时,对房屋的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以确保房屋在产权方面不存在阻碍过户的问题 ,比如通过查阅房产档案、与相关法院和执行机构沟通,获取最准确的产权信息 。

在看样环节,虽然法拍房不像二手房那样可以随时预约看房,但辅拍公司会尽力协调,为竞买人争取实地查看房屋的机会,让竞买人对房屋的实际状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协助参拍过程中,辅拍公司会为竞买人提供专业的竞拍指导,包括如何合理出价、如何把握竞拍节奏、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出价等 。他们还会密切关注竞拍动态,及时提醒竞买人重要的竞拍时间节点 。

腾退环节是 “零风险过户” 的关键之一,如果房屋存在原住户拒不搬离的情况,辅拍公司会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专业手段,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腾退问题 ,他们可能会与原住户进行沟通协商,也可能会借助律师团队,通过法律诉讼等方式,确保竞买人能够顺利入住 。

然而,“零风险过户” 并非绝对的零风险 ,在实际案例中,即使有辅拍公司的协助,也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比如,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隐性问题难以被发现 ,曾经有案例显示,房屋虽然表面上产权清晰,但存在未公开的债务纠纷,原房主的债权人在房屋拍卖后提出异议,导致过户流程受阻 ,在协助贷款方面,虽然辅拍公司会尽力协助竞买人申请贷款,但银行的贷款审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竞买人的信用状况、收入水平等 ,如果竞买人贷款申请未通过,而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筹集到全款,就可能面临违约风险 。

从专业律师的角度来看,辅拍公司的 “零风险过户” 承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法拍房交易中,即使有辅拍公司参与,竞买人仍需仔细研读拍卖公告,因为公告中可能包含一些对后续过户和使用房屋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比如房屋是否存在拖欠物业费、水电费等费用的情况,这些费用可能需要竞买人在过户后承担 ,而且,“零风险过户” 主要侧重于解决房屋交易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但对于一些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如政策调整、不可抗力因素等,辅拍公司也难以完全规避风险 ,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不能仅仅因为辅拍公司宣称 “零风险过户” 就盲目相信,而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充分了解其中的风险 。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考虑购买 “凶宅” 时,有诸多法律要点需要特别关注 ,在合同约定方面,务必谨慎细致 ,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房屋的具体状况,包括是否为 “凶宅” 这一关键信息 ,若卖方故意隐瞒房屋为 “凶宅” 的事实,根据《民法典》中关于欺诈的规定,买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 ,像在一些实际案例中,卖方未告知买方房屋内曾发生过自杀事件,买方在入住后得知真相,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成功撤销了购房合同,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

“凶宅” 买卖,犹如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冒险,既有着诱人的低价,也隐藏着诸多风险 ,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房产交易,更是一次对购房者心理、经济实力和法律知识的综合考验 ,在面对 “凶宅” 时,我们必须保持理性的态度 ,不能仅仅因为价格低廉就冲动购买,也不应完全因忌讳而错失可能的机会 ,要全面权衡其中的利弊,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状况做出决策 ,如果你是一个对居住环境的心理感受较为敏感,或者有着特定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的人,那么 “凶宅” 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如果你能够理性看待,将其仅仅视为一处普通的房产,并且有能力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那么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也可以谨慎考虑 。

作为专业的房产博主,我希望大家在房产交易中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利益冲昏头脑,也不被无端的恐惧所左右 ,如果你对 “凶宅” 买卖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有相关的经历想要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让我们一起在房产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共同做出明智的购房选择 。

来源:大龙哥的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