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墙皮脱落,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她踩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积水,心里的不满越来越重。
张婉秋站在那栋老旧的六层楼前,皱起了眉头。
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墙皮脱落,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她踩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积水,心里的不满越来越重。
"妈,就是这里。"儿子张浩在前面带路,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张婉秋冷哼一声,没有回答。
爬到五楼,张浩在一扇褪了色的防盗门前停下,按响了门铃。
门很快就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站在门口,穿着朴素的棉布衣服,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哎呀,亲家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张婉秋勉强扯了扯嘴角,跟着进了屋。
房子不大,七十多平米,装修简陋,家具都是老式的。餐桌上摆着几个菜,看起来很家常,没有什么高档食材。
"亲家,您坐。"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我去厨房再炒两个菜。小雯,快给阿姨倒茶!"
一个年轻女孩从房间里出来,长得清秀,但穿着很普通。她看到张婉秋,礼貌地叫了一声:"张阿姨好。"
张婉秋点了点头,目光在房间里扫视着。
破旧的沙发,老式的电视机,墙上还贴着发黄的年画……
她心里的石头更沉了。
这就是儿子要娶进门的女孩的家?
简直就是……
"妈。"张浩察觉到母亲的脸色,小声提醒,"您别这样。"
"我怎样了?"张婉秋冷冷地说,"我什么都没说。"
但她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晚饭开始了。女方的父母很热情,不停地给张婉秋夹菜。
可张婉秋几乎没怎么动筷子,她只是坐在那里,带着审视的目光,观察着这一家人的一举一动。
她在等。
等着找出这家人的问题,等着找到理由,说服儿子放弃这门婚事。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她始料未及……
01
张婉秋今年七十一岁了。
她这辈子,活得很争气。
年轻时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农民,她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了一名教师。后来嫁给了同样是教师的丈夫,两个人省吃俭用,把儿子张浩培养成才。
张浩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进了外企,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高管,年薪百万。
前几年,丈夫去世了。张婉秋退休后,跟着儿子住在市中心的高档小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她以为自己这辈子,终于熬出头了。
可是最近,儿子突然带回来一个女孩,说要结婚。
"妈,这是小雯,我女朋友。"张浩介绍的时候,眼里满是温柔。
女孩叫李雯,二十八岁,是张浩公司的同事。长得清秀,性格温和,见到张婉秋很有礼貌。
张婉秋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却在打量。
衣服不是名牌,包也很普通,连化妆品都是平价的……
"小雯家是哪里的?"张婉秋问。
"本地的。"李雯笑着说,"我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已经退休了。"
普通工人?
张婉秋心里"咯噔"一下。
"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
"有个弟弟,在外地工作。"
张婉秋的脸色更难看了。
还有弟弟?那以后肯定要帮衬……
那天晚上,李雯走后,张婉秋就把儿子叫到了书房。
"小浩,你认真的?"她开门见山地问。
"当然认真。"张浩说,"妈,我和小雯在一起两年了,她人很好……"
"人好有什么用?"张婉秋打断他,"你看她家什么条件?普通工人家庭,还有个弟弟。以后结婚了,她家肯定要你帮忙……"
"妈!"张浩皱起眉头,"您怎么能这么说?小雯不是那种人!"
"你懂什么?"张婉秋提高了声音,"我是过来人,这种事情见多了!穷人家的孩子,攀上了有钱人,就想要占便宜!"
"妈,您别这样……"
"我就这样!"张婉秋态度强硬,"我不同意你们结婚!"
张浩气得转身就走,摔门而去。
母子俩冷战了一个星期。
02
其实,张婉秋对"穷人"的偏见,是有原因的。
四十多年前,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被介绍给一个条件不错的男青年相亲。
男方家在城里有房,父母都是干部,条件比她家好太多了。
那天,张婉秋穿着最好的衣服,拎着借来的皮包,战战兢兢地去了男方家。
可是一进门,她就感受到了那种冷漠。
男方的母亲上下打量着她,眼神里满是挑剔。
"听说你家是农村的?"
"是……是的。"张婉秋小声说。
"父母做什么的?"
"种地的。"
"哦。"女人的语气里满是不屑,"那你兄弟姐妹多吧?以后结婚了,是不是还得帮衬他们?"
张婉秋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我不会的……"
"谁知道呢?"女人冷笑,"我们家小刚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分配了工作,可不能被你们这种家庭拖累了。"
那顿饭,张婉秋吃得如坐针毡。
男方家准备的菜很丰盛,但她几乎没怎么动筷子。因为那个女人一直在旁边冷嘲热讽:
"你看她吃相,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
"这种穷人家出来的女孩,指不定就是想攀高枝呢。"
"小刚,你可得擦亮眼睛……"
张婉秋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一滴都不敢掉下来。
她知道,这门亲事黄了。
果然,相亲结束后,媒人就来说,男方看不上她。
"人家嫌你家条件不好,怕以后麻烦。"媒人说,"算了吧,不是一路人。"
那次经历,深深地刺伤了张婉秋的自尊心。
她发誓,总有一天,要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人刮目相看。
后来,她嫁给了丈夫,两个人虽然起点低,但都很努力。他们省吃俭用,攒钱买房,供孩子读书……
终于,儿子出息了。
张婉秋也终于扬眉吐气了。
可是讽刺的是,当她终于站在了"上层"的位置,她却变成了当年那个势利的女人。
她开始看不起穷人,觉得他们就是想占便宜,就是想攀高枝。
她忘了,自己也曾经是那个被看不起的人。
03
一周后,张浩主动来找她。
"妈,我和小雯商量了,想请您去她家吃顿饭。"他说,"您亲自去看看,了解一下她的家庭。"
张婉秋冷笑:"去就去,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家庭。"
她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那家人真的像她想的那样,势利、贪婪、想占便宜,她就有理由反对这门婚事了。
所以当她站在那栋老旧的楼房前,看到那破旧的楼道,她心里反而有些得意。
看吧,果然是穷人家。
进了屋,她的观察更加仔细了。
女方的父亲叫李建国,五十八岁,曾经是工厂工人,因为工厂倒闭下岗了,后来做了保安。
母亲叫王秀英,五十五岁,以前在纺织厂工作,现在退休了。
两个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每个月就五千多块钱。
房子是单位分的老房子,七十多平米,一家四口住了二十多年。
家里的家具都很老旧,但收拾得很干净。
"亲家,您坐。"王秀英热情地招呼,"第一次见面,准备得不周到,您别见怪。"
"没事。"张婉秋勉强笑了笑。
她坐在沙发上,目光在房间里扫视。
墙上挂着一家人的合影,都是很多年前拍的,照片都有些泛黄了。
茶几上放着一些水果,苹果、香蕉,都是很普通的。
电视柜上摆着几本书,都是很旧的。
张婉秋心里的轻蔑越来越重。
就这种家庭条件,也好意思让儿子娶他们女儿?
"亲家,喝茶。"李建国端来了茶,"这是我们家乡带来的茶叶,您尝尝。"
张婉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
普通的绿茶,没什么特别的。
"小雯啊,去帮你妈忙。"李建国对女儿说。
李雯乖乖地去了厨房。
客厅里,气氛有些尴尬。
张浩努力找话题:"李叔,您退休了在家做什么?"
"也没什么。"李建国笑着说,"偶尔去社区做做志愿者,帮忙修修东西。我以前是钳工,手艺还在。"
"哦。"张婉秋冷淡地应了一声。
修东西?那不就是免费劳动力吗?
她对这个家庭的印象更差了。
04
很快,晚饭准备好了。
王秀英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来来来,都上桌吧。菜做得不好,亲家您多包涵。"
张婉秋看着桌上的菜,心里更加不屑。
红烧鱼,但鱼很小,明显不是什么好鱼。
炒青菜,就是普通的小白菜。
还有一个肉片炒蒜苗,肉片切得很薄,一看就是舍不得放肉。
最豪华的,大概就是那盘红烧肉了,但也就是普通的五花肉,没什么特别的。
"来来来,大家坐下吃饭。"李建国招呼大家。
张婉秋坐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待会儿怎么找茬了。
"亲家,您尝尝这个鱼。"王秀英热情地给她夹菜,"这是我们老家的鱼,很新鲜的。"
"谢谢。"张婉秋客气地说,但并没有吃。
"这个红烧肉您也尝尝,是我特意做的。"
"不用不用,我……我最近在减肥。"张婉秋找借口。
气氛有些尴尬。
张浩给李雯夹了菜:"小雯,你多吃点。"
"嗯。"李雯小声说,偷偷看了张婉秋一眼。
张婉秋注意到了李雯的眼神,心里更加不满。
看吧,这女孩心里肯定也在打小算盘,想着怎么攀上我们家呢。
"亲家。"李建国举起酒杯,"今天很高兴您能来,我敬您一杯。"
张婉秋勉强举起杯子,碰了一下,抿了一小口。
"亲家啊。"王秀英说,"小雯从小就懂事,您放心,嫁到您家,她一定会好好孝敬您的。"
张婉秋心里冷笑。
又来了,又是这一套。
"还有啊。"王秀英继续说,"我们家虽然条件不好,但绝对不会拖累你们的。小雯的弟弟在外地工作,我们也不需要他们操心……"
"是啊是啊。"李建国附和,"我们知道小浩家条件好,但我们不会贪图什么的。只要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张婉秋听着这些话,脸上的表情更冷了。
说得好听!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变卦?
她决定了,一定要找机会敲打敲打这家人。
05
吃到一半的时候,张婉秋终于开口了。
"李先生,王女士。"她放下筷子,"有些话,我觉得还是说清楚比较好。"
气氛突然凝固了。
张浩的脸色变了:"妈……"
"你别说话。"张婉秋打断他,看着对面的两位老人,"我儿子条件不错,年薪百万,有车有房。你们女儿……条件一般,对吧?"
王秀英和李建国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是……是的。"王秀英小声说。
"那我问你们。"张婉秋继续说,"如果他们结婚了,你们是不是想让我儿子帮你们家?比如给你们买房子,或者给你们儿子找工作?"
"妈!"张浩站起来,"您怎么能这么说?"
"我为什么不能说?"张婉秋也站起来,"我就是要问清楚!我不想我儿子以后被拖累!"
李雯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了。
"对不起……"她哽咽着说,"张阿姨,对不起……是我不好……"
"小雯……"张浩心疼地抱住她。
"亲家。"李建国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但还是努力保持着平静,"您的担心我理解。但我想说,我们确实没有那个意思。"
"谁知道呢?"张婉秋冷笑,"嘴上说得好听,以后呢?"
"妈,您够了!"张浩怒了,"您今天是来找茬的吧?"
"我就是来看看这家人到底什么样!"张婉秋也怒了,"现在我看清楚了!就是想攀高枝!"
"您太过分了!"张浩气得发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王姐!王姐在家吗?"门外传来焦急的喊声。
王秀英赶紧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焦急。
"王姐,求你帮帮忙!"老太太哭着说,"我老伴突然晕倒了,我一个人搬不动他,你们能不能帮我把他抬下楼?我已经叫救护车了……"
"哎呀!"王秀英立刻说,"别急别急,老李,快去!"
李建国二话不说,放下碗筷就跟着老太太跑了出去。
张浩也跟了出去。
客厅里,只剩下张婉秋、王秀英和李雯。
王秀英看着张婉秋,犹豫了一下,说:"亲家,您慢慢吃,我也去看看……"
说完,她也跑了出去。
06
张婉秋站在原地,有些尴尬。
李雯擦了擦眼泪,小声说:"张阿姨,您吃饭吧,我去看看……"
"等等。"张婉秋叫住她。
李雯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她。
"你……"张婉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李雯低着头,眼泪又掉了下来。
"张阿姨,对不起。"她哽咽着说,"我知道我家条件不好,配不上张浩。但我真的很爱他,我……我不是想占他便宜……"
"我从来没想过要他帮我们家,我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我爸妈也是,他们从来没想过要依靠别人……"
"我知道您不喜欢我,我……我可以不结婚,但求您别这样看不起我爸妈……他们是好人……"
说完,她转身跑进了房间。
张婉秋站在客厅里,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她看着桌上那些朴素的饭菜,看着这个简陋但整洁的家,看着墙上那些泛黄的全家福……
突然间,她想起了四十多年前,那个被人看不起的自己。
当年的她,不也是这样卑微地恳求,不也是这样委屈地流泪?
可现在,她却成了当年那个让她流泪的人。
张婉秋颓然地坐在沙发上,突然觉得很累。
大约二十分钟后,张浩他们回来了。
"老人已经被送上救护车了。"李建国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低血糖晕倒了。"
"唉,吓死我了。"王秀英拍着胸口,"好在及时送医院了。"
"李叔李婶,谢谢你们。"一起回来的还有那个老太太的儿子,"要不是你们帮忙,我妈一个人在家,真不知道怎么办……"
"别客气别客气。"李建国摆摆手,"都是邻居,应该的。"
"是啊。"王秀英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那个年轻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07
客厅里,气氛有些微妙。
"那个……"王秀英看了张婉秋一眼,"菜都凉了,我去热一下……"
"不用了。"张婉秋站起来,"我……我该走了。"
"妈……"张浩叫她。
"我累了。"张婉秋说,"送我回去吧。"
张浩和李雯送她下楼。
走在楼道里,张婉秋的脚步很慢。
她看着这破旧的楼道,看着墙上那些"帮邻里,送温暖"的标语,看着楼梯间堆放的杂物……
突然,她停下了脚步。
"小雯。"她叫住李雯。
"张……张阿姨。"李雯怯怯地说。
"你们家……"张婉秋欲言又止,"是不是经常帮邻居?"
"啊?"李雯愣了一下,"是……是的。我爸爸会修东西,经常帮邻居修这修那。我妈妈也是,谁家有事,她都会去帮忙……"
"所以邻居们都很喜欢我爸妈。"李雯小声说,"他们说,我们家是这栋楼里最热心的人家。"
张婉秋没有说话。
她想起刚才那个老太太焦急的样子,想起李建国二话不说就跑出去的场景……
那不是做样子。
那是真正的善良。
回家的路上,张婉秋一直沉默着。
张浩也没说话,脸色很难看。
到了小区门口,张浩停下车,说:"妈,您今天真的太过分了。"
"我知道。"张婉秋说。
"您知道?"张浩转过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她,"您知道您还那样对他们?"
张婉秋没有回答。
08
她只是看着窗外,看着这个高档小区,看着那些豪华的车辆,看着那些穿着光鲜的邻居……
"小浩。"她突然说,"你说,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好家庭?"
"什么?"张浩没反应过来。
"我说,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真正的好家庭?"张婉秋重复道。
张浩沉默了一会儿:"妈,您想说什么?"
"我在想……"张婉秋喃喃自语,"这些年,我一直觉得,只要有钱,住好房子,开好车,就是好家庭。"
"可今天……"
她停顿了一下。
"今天我发现,我可能错了。"
张浩愣住了。
"你回去吧。"张婉秋推开车门,"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她走进电梯,按下了楼层。
电梯里,只有她一个人。
她看着电梯镜子里的自己——七十一岁,保养得很好,穿着昂贵的衣服,戴着名贵的首饰。
可是镜子里那个人,眼神却是空洞的。
回到家,张婉秋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个装修豪华的家。
三室两厅,一百六十平米,装修花了一百多万。
家里的家具都是进口的,电器都是最好的牌子。
可是……
张婉秋突然想起,上次有邻居敲门借东西,她是怎么做的?
她隔着门说:"不好意思,没有。"
然后关上了门。
她想起,小区里的保安大叔生病住院,大家凑钱的时候,她是怎么做的?
她说:"我不认识他,为什么要捐钱?"
她想起,儿子说想去山区支教,她是怎么说的?
"你疯了吗?那么好的工作不做,去那种穷地方?"
张婉秋捂住了脸。
她突然意识到,这些年,她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她变成了当年那个让她流泪的人。
09
变成了一个势利、冷漠、自私的人。
第二天,张婉秋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她的老同学打来的。
"婉秋啊,好久不见了。"同学说,"我听说你儿子要结婚了?"
"嗯……"张婉秋心不在焉地应着。
"对方什么条件啊?"同学八卦地问。
"就……普通家庭。"
"普通家庭?"同学的声音提高了,"婉秋,你糊涂了吗?你儿子条件那么好,怎么能找个普通家庭的女孩?"
"以后肯定麻烦!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巴不得能攀上有钱人呢!"
"你一定要阻止!千万别让你儿子吃亏!"
张婉秋听着这些话,突然觉得特别刺耳。
"你知道吗?"同学继续说,"我侄女去年就是这样,找了个穷小子。结果呢?结婚后,男方家天天来要钱,买房、买车、给弟弟找工作……烦死了!"
"所以啊,这种事情一定要慎重!穷人就是穷人,改不了的!"
"够了!"张婉秋突然爆发了。
"啊?"同学吓了一跳。
"你说够了没有?"张婉秋的声音在颤抖,"你知道什么?你了解过那家人吗?你见过他们吗?"
"我……"同学愣住了。
"你凭什么说穷人就一定贪婪?凭什么说他们就一定想占便宜?"张婉秋越说越激动,"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
"婉秋,你怎么了?"同学不解。
张婉秋挂了电话。
她坐在沙发上,浑身发抖。
刚才同学说的那些话,不就是她昨天说的话吗?
不就是她这些年,一直持有的观点吗?
可现在,当她听到这些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她突然觉得,这些话是多么的丑陋,多么的刺耳。
她拿起手机,翻开了朋友圈。
看到儿子发的一条动态:
"谢谢小雯的父母,昨天虽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他们还是那么热情。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包容。"
配图是一张照片——李建国和王秀英正在帮邻居搬东西,满头大汗,但脸上带着笑容。
张婉秋盯着那张照片,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她想起昨天那顿饭。
想起王秀英热情地给她夹菜,想起李建国真诚地敬酒,想起李雯委屈的眼泪……
她还想起,当邻居有急事的时候,那一家人二话不说就去帮忙的样子。
没有犹豫,没有计较,只有真诚的善良。
反观她自己呢?
住着豪宅,穿着名牌,可内心却是冰冷的。
对邻居冷漠,对陌生人苛刻,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只是用物质来衡量一切。
张婉秋突然站起来,抓起包就往外走。
她要去一个地方。
去见一个人。
去弥补,去道歉,去……重新认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她走出小区,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她报出了李雯家的地址。
车子在城市里穿行着。
张婉秋看着窗外,看着那些高楼大厦,看着那些豪华商场……
她突然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那个穷困但善良的女孩。
那个会把仅有的钱给流浪猫买吃的的女孩。
那个看到老人摔倒会立刻去扶的女孩。
那个即使被人看不起,依然保持善良的女孩。
那个女孩,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是从有钱开始吗?
是从住进豪宅开始吗?
还是……从她开始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时候?
车子停在了那栋老旧的楼房前。
张婉秋下了车,抬头看着这栋楼。
昨天,她觉得这楼破旧、低端、不入流。
可现在,她突然觉得,这栋楼里,住着比她高贵得多的灵魂。
她走进楼道,爬上楼梯。
在五楼,她停下了脚步。
她站在那扇褪色的防盗门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按下了门铃。
门很快就开了。
王秀英站在门口,看到她,明显愣了一下。
"亲……亲家……"
"对不起。"张婉秋说,眼泪掉了下来,"对不起……"
王秀英愣住了。
"我……我昨天太过分了……"张婉秋哽咽着说,"对不起……我不该那样说话……不该那样对你们……"
"亲家……"王秀英的眼眶也红了。
"我错了……"张婉秋捂着脸,"我真的错了……我用最丑陋的心思,去揣测最善良的人……我……我不配……"
"别这样说……"王秀英拉着她的手,"进来坐吧……"
张婉秋跟着她进了屋。
客厅里,李建国正在修一台老式的收音机。
看到张婉秋进来,他也愣住了。
"亲家来了?"
"李先生……"张婉秋鞠了一躬,"对不起……"
"哎呀,别这样。"李建国赶紧扶住她,"都是一家人,别说这些……"
"不。"张婉秋摇着头,"我必须道歉。我昨天说的那些话……太伤人了……我不应该用那么恶意的眼光看你们……"
"亲家。"王秀英拉着她坐下,"其实……我们理解的。"
"理解?"张婉秋不解。
"嗯。"王秀英说,"您是担心儿子,这是人之常情。换成我,我也会担心……"
"可是您昨天那样……"
"我知道我过分了。"张婉秋说,"我不该用那么恶毒的话……"
"亲家啊。"李建国突然说,"您知道,我们为什么不生气吗?"
张婉秋抬起头,看着他。
"因为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了。"
然而,接下来李建国所说的话,让张婉秋的身体瞬间就像如坠冰窟般的颤抖不已...
来源:阿里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