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经国务院批准、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主题的盛会,像一块磁石,吸引了约500位中外嘉宾。
10月的上海,黄浦江风裹挟着秋意,吹过世博园区的玻璃幕墙。
这里正举办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会议,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
这场经国务院批准、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主题的盛会,像一块磁石,吸引了约500位中外嘉宾。
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舵手、国际组织代表悉数到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头衔,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智慧与资源。
大会的升级从名称可见一斑:往届的“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今年蜕变为“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
一词之变,折射出议题从概念探讨向实践落地的转向。
近50场讨论聚焦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等细分领域。
而同期举办的“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绿博会)和“可持续优秀案例成果展”,则将会场变成了可持续技术的秀场。
作为东道主,上海黄浦区在绿博会设专属展台,展示“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区域实践。
南京东路商圈以“数字赋能+降碳改造”打造碳效提升样本,淮海中路商圈用“零碳生活”嘉年华传播绿色理念,豫园商圈则在智慧化改造中植入低碳基因。
这些案例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城市肌理。
在众多参展机构中,中国太保的展台格外醒目。
这家连续两年以“联合合作伙伴”身份参会的险企,此次亮出了一份厚重的ESG成绩单。
全球化布局:一个地球仪背后的野心
展台中央,直径两米的地球仪装置缓缓转动,上面标注着中国太保海外业务覆盖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3万亿元的保额,以及直连20余个境外保险企业的服务网络。
这个装置不仅是视觉焦点,更像一则宣言:中国险企的全球化不再仅是市场扩张,而是与“守护共同地球家园”的承诺绑定。
绿色实践:从保险到投资的生态重构
保险端:147万亿元绿色保险保额、30多款首创绿色保险产品(如航运业欧盟碳排放成本价格指数保险)、超530万辆新能源汽车承保数据,勾勒出太保在风险保障领域的绿色转型。
更接地气的是,大病、长护、惠民保等政策型健康险覆盖240城4.6亿人次,“沪惠保”五年累计承保超3300万人次。
这些数字背后,是绿色金融与民生福祉的深度结合。
投资端:超2600亿元绿色投资、1000亿元科技投资规模,像两条金融动脉,将资本导向低碳领域。
而云南野生象护航、三江源公益林等案例,则让冷冰冰的数字有了温度。
运营减碳:一场从总部到员工的“绿色革命”
中国太保的低碳实践不仅对外输出,更向内深耕。
集团总部大楼通过空调系统改造、热能回收、雨水回收等技术,2024年节约用电约18万度、自来水400吨。
929低碳园区的屋顶光伏电站同年生产绿电14.4万度,像一枚枚绿色勋章,镶嵌在太保的运营体系中。
更值得玩味的是“碳险家”个人碳积分平台。
员工通过绿色通勤、文印等行为积累碳积分,将环保从口号变为日常。
这种“软性约束”或许比硬性指标更能塑造长期行为习惯。
社会公益:“一老一小”的温情守护
展台灯柱上展示的自闭症儿童画作,成为最柔软的触点。
太保聚焦认知障碍老人与孤独症儿童,构建“守护记忆·守護爱”和“星安芯孤独症关爱”两大公益体系。
这种针对社会痛点群体的精准公益,让企业的社会责任摆脱了“撒胡椒面”式的浅层参与。
中国太保此次的展台设计,暗合了当代传播逻辑。
“绿动太保,你我同行”打卡活动将观展体验游戏化:观众发布小红书笔记或朋友圈,即可领取ESG限定环保袋、生成专属“绿色头条报纸”。
这种设计巧妙地将企业宣传转化为用户自发传播,一位王姓观众感叹:“互动设计得很巧妙,生成的‘报纸’特别有纪念意义。”
另一位谢姓观众的评价更直白:
“从全球化布局到可持续保险,从负责任投资到气候风险应对,再到社会公益的孤獨症儿童画作展,都能看出太保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这种反馈印证了太保的策略:用可视化、可感知的方式,将抽象的ESG理念转化为具体体验。
太保的ESG布局并非一蹴而就。
2021年4月,中国太保与上海联交所、劳合社等机构举办ESG专题峰会,时任董事长孔庆伟明确提出“下阶段将围绕ESG理念、绿色金融,推动探索绿色保险体系”。
彼时,太保新一届董事会刚完成ESG领域顶层设计,并开始筹划自身碳中和目标。
四年过去,太保的ESG实践已从“顶层设计”走向“全方位渗透”。
2025年世界环境日期间,太保首次公布覆盖范围一、二、三的五年减碳目标,并自主研发运营端碳足迹管理平台。
这种系统性推进,反映了中国险企在ESG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
中国太保的案例是行业转型的缩影。
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绿色金融成为高频词。
上海浦东新区同期宣布向绿色低碳企业提供超100亿元专项金融支持,而山西等能源大省也在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
这些信号表明,绿色转型正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对中国太保而言,ESG不仅是责任,更是机遇。
通过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运营的三轮驱动,太保正在构建一个覆盖B端与C端、连接国内与国际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这种尝试或许会重新定义保险行业的价值: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承担者”升级为“可持续生态的共建者”。
展会落幕时,太保展台的地球仪依然缓缓转动。
它像一枚时代的印章,盖在中国险企的绿色答卷上。
当可持续发展从全球议题落地为企业实践,当ESG从报告里的指标转化为展台上的具体案例,中国太保们的探索,或许正在书写一场关于商业文明与地球未来的新叙事。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