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美国退役少将公然宣称,美国已向台湾派遣了大约500人的“联合训练团”,这个数字也许会达到1000。这不是战斗力的投入,这是政治“插旗”。台海一旦有事,一名美军受伤也可拿来当借口,对岛内来说是强心剂、对美国则是借口。
一位美国退役少将公然宣称,美国已向台湾派遣了大约500人的“联合训练团”,这个数字也许会达到1000。这不是战斗力的投入,这是政治“插旗”。台海一旦有事,一名美军受伤也可拿来当借口,对岛内来说是强心剂、对美国则是借口。
类似操作并不新鲜。蒋家时期就引入日本教官与部队,办“石牌实践学校”培养心腹;绿营上台后以军贸培训为名继续让外力入场。这次500人不是从天而降,去年就有风声,现在是公开。这不是给台湾“撑腰”,而是让台湾背负风险。
大陆反应克制不是软弱,要拉长时间线来看,今年3月,福建舰舰载机首次完整起降画面公开,空警600、歼35和歼15接连弹射起飞,这意味着远海预警、隐身突防以及重型舰载打击形成体系成面。紧接着4月1日,东部战区开展“海峡雷霆2025A”演训,贴近岛内、强度与频次常态化,背后是“真战标准”。虚实一转,节奏便变,这种先亮肌肉、再上动作的节拍,是对岛内一种持续的军事压迫和心理压迫。
美方话术也在变。承认解放军的装备、科技更先进之后,又开始说美军“战斗意志”,就等于默认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正在消失,转而靠讲故事比谁意志更硬。在这种情况下,500人的驻训团在军事上并不是一个变量,真打起来可能第一个撤,跟某些台独政客的“政治保镖”差不多。危险之处在于,美方想拿台牵制、留有余地,台当局把美军当筹码;岛内若有人铤而走险、搞“事故”甩锅,美国就面临撤与不撤的两难。有人已经开始建议美方让这一批人早点走,别被人给绑住了。
岛内心理更是脆,台独叙事靠外援,演训天接天、广播喊天轮轮喊不停,军心民心长期受压。美军上岛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但药效很短,越依赖外援越怕失联。训练团的数字出来就是个试探:会不会从500变成1000?答案不在嘴上,在动作里,看对岸的反应密度、演训强度和频次。台海很敏感,一连规模的事都会被放大,带动舆论、市场和岛内政局。
福建舰画面发出的信号重于吨位与名号,弹射空警600做到海上预警覆盖,弹射歼35带来隐身打击,歼15弹射后作战负载跃增,显示体系化输出能力。演训代号“海峡雷霆2025A”的“A”,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后面还有“B”、“C”,使台军陷入真假难辨的疲惫当中,积累起判断的风险。这简直就是心理战加消耗战,就是让他处于高频率节奏下出错,一个错误就会完全打乱整个局面。
“以台制华”的策略被反噬了,因为台当局在“以美自保”,算计叠加算计,就是互相绑架。台岛与其说是“盟友”,倒不如说是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引线头,聪明的人自然会避开它,绝不会拿自己的火柴凑上去。面对网上的一团怒火,更加需要一份现实的冷静。大陆方面的淡定,是因为它有数,演训还在走、装备还会换、体系会更全。关键是掌控节奏,该亮就亮,该沉就沉。
对美方来说,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把台岛这张牌打回去当“贴纸”,别拿去做“底牌”。收缩前沿,把资源放在第二岛链,巩固基地网络,安抚国内舆论。承认现实并不丢人: 对岸有完整工业体系和升级速度,继续摊大饼是高危行为,兵力涂薄到地图上,面子好看里子虚,财政吃不消政治也亏。
至于这500人: 撤得早是聪明,撤得晚就是累赘,万一出现意外那就是个噩梦,台独政客搞不得的人要是敢用上他们,到时候美国人的脸面和里子就全不在自己身上了。面子不能丢里子,决定胜负的是产业后面钢铁的产能,航线后面的补给,基地后面的动员。是技术叠加体系训练演训叠加后的那个临界点的耐心。谁堆得实货高,谁就攥紧了节奏器。
这500人大多是政治符号、隐形炸弹,并不是决定的军事存在,给岛内一时“壮胆”,却增加了事故风险。福建舰的亮相与“海峡雷霆2025A”的常态化,正在改变这片海的变量与心理态势。看台海局势,不要被数字与口号牵着走,要看动作、看节奏、看谁在制造对对手的心理负担、为自己建立稳定预期。
来源:卢师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