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8年再见面,毛主席连忙询问毛岸英:你妈妈牺牲前都说了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8 08:29 1

摘要:……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同他共这一个命运!

文:青史墨痕

图丨青年杨开慧和毛主席

前言

杨开慧在写到与毛主席相识、相知到相爱时,她这样写道:

……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同他共这一个命运!

从杨开慧的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到杨开慧对毛主席深深的爱意!

杨开慧被捕入狱

1927年,正当大革命迅猛向前发展的时候,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大革命失败了,党和革命处在极其困难的时刻。

毛主席为挽救革命,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率领起义队伍奔上井冈山,毛岸英和毛岸青则跟随母亲杨开慧留在长沙东乡板仓外婆家,对外改姓杨。

不过在当时谁也没能想到,毛、杨此别竟成为永诀!也正是从1927年8月开始,毛主席便和毛岸英有18年的时间再未见过面!

图丨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合影

当然,毛主席在进行革命运动时,不管工作有多么繁重,生活有多么艰辛,内心也始终惦记着留在长沙东乡板仓的妻儿。

毛主席在牵挂杨开慧母子,而杨开慧更思念远方的毛主席!

转眼间,时间到了1927年的年底,12月26日马上就要到了,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杨开慧便对孙嫂说:“孙嫂,麻烦你到店铺买一斤肉,今晚我们吃点好的。”说着把钱交给孙嫂。

对于杨开慧的“异常举动”,孙搜内心很纳闷儿,近来经济紧张,一个铜板要当两个使,平时杨开慧只买一丁点儿肉给孩子们喝,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日,怎么舍得买一斤肉?

图丨杨开慧旧照

纳闷归纳闷,不过孙搜还是按照杨开慧的要求,将猪肉给买了回来。在做晚饭时,杨开慧亲自下厨,与母亲一起做红烧肉和炒菜,还下了面条。不一会,一人一碗红烧面就端上了饭桌,孩子们一见红烧肉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孙嫂虽然端着碗,但内心却十分不解,想要问个究竟:“杨先生,今晚为什么要吃红烧肉?”

杨开慧对着孙嫂解释道:“今天是12月26日,是毛先生的生日。”孙嫂听后,便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这红烧肉毛先生平时最爱吃,面条代表着平安长寿。咱们吃完面就能平安长寿。我们也祝福毛先生在外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杨开慧诚恳地说。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而杨开慧怎么也睡不着,便走进书房,提笔写下《寄爱一》: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地不能忘记他。我暗中行事,使家人摆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晚上睡在被子里又伤感一回。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旁边,他不会注意的,一定累死方休。

从杨开慧的笔下,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杨开慧思念远方的丈夫,除去感情上的原因外,还有对毛主席生活上的考虑。

图丨油画 毛主席和杨开慧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的影响,使得杨开慧无法第一时间赶到毛主席身边!

后来随着毛主席领导秋收暴动失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一批革命志士惨遭杀害,其中郭亮、向警予、夏明翰、毛泽建等人先后被反动派所杀害。

以上这些牺牲的人士,不是杨开慧的朋友就是亲人,他们的牺牲震撼着杨开慧的心灵,更激起她对丈夫安危的担忧。

然而当时井冈山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地有了很大的发展,队伍进一步扩大。继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后,1928年12月,彭德怀率部也来到井冈山,几万红军聚集在井冈山,以赣南、闽西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央苏区逐渐形成。

红军的迅速发展,使得蒋介石坐立不安,便下令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在和红军交手的过程中,丢尽了脸面。为此何键便在湖南省内开始了报复,除去屠杀革命群众外,何键将报复的矛头指向了毛主席,想要捉拿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

图丨何键

8月中旬的一个傍晚,何键派侦缉队来捉杨开慧。这一伙人,在刚离开长(沙)、岳(阳)古道就迷了路。他们碰见了家住板仓的当地农民杨乐初:“杨开慧家住什么地方?”

杨乐初看见这帮凶神恶煞的家伙,身上背着长枪短炮,情急生智,便指着稍远处的朱家屋场说:“就在那边”。敌人一阵跑步奔向远方,杨乐初便急忙跑到板仓杨家下屋,向杨开慧汇报了敌人来的消息,从而使得杨开慧第一次躲过敌人的追捕。

在之后敌人的轮番抓捕下,杨开慧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成功逃脱了。不过后来杨开慧因为通知战友隐蔽时,不幸被国民党的特务所抓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保姆陈玉英以及8岁的长子毛岸英。

敌人将杨开慧、毛岸英以及孙嫂关进协操坪监狱。

协操坪监狱号称国民党的模范监狱,在一座阴森森的四合院里散落着几十间牢房,牢房里面关满了共产党人和政治犯。杨开慧等三人一块被关进一间昏暗潮湿的号子里,这一天是1930年10月24日,同样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

图丨左一 陈玉英

杨开慧被捕,最高兴的是何键,同时也使得国民党湖南省政界政客们非常兴奋。在他们看来,捉了杨开慧,不但能破获共产党的组织机关,还可以进一步掌握毛泽东的行动。

这样一来,他们便能够在蒋介石面前邀功请赏,升官发财。因此,何键将杨开慧列为重大“政治犯”,要求执法处好好审问。

面对敌人的轮番审问,杨开慧坚决不松口,不愿向反动派透露任何一点消息。恼羞成怒的反动派,便对杨开慧动用了酷刑。

当杨开慧慢慢地睁开眼时,已躺在了牢房,毛岸英趴在她身边已哭哑了嗓子,孙嫂也哭肿了双眼睛,同牢房的七八个女牢友也在落泪。

“岸英呀,你莫哭,你莫哭,妈没事。”杨开慧一边吃力地说,一边蠕动身子,想伸手给儿子抹泪。然而身体蠕不动,手也抬不起来,浑身刀割般地疼痛。

图丨毛岸英

毛岸英在看到母亲的情况后,边哭边用小手给妈妈擦拭着身上的斑斑血迹。孙嫂正扶着杨开慧,一点一点地喂水喝,突然牢房的铁门“咣当”一声打开了,看守叫唤:“陈玉英出来!”并扬了扬手中的提票。

杨开慧见敌人要提审孙嫂,便大怒道:“要拷问就拷问我,她是我家帮忙的客人,她什么都不知道。”

然而反动派丝毫不理杨开慧的怒气,强行将孙嫂拉出去审问。两个钟头过后,遍体鳞伤的孙嫂被拖回了牢房,她也许比杨开慧结实些,被拖回来后整个人还是很清醒的。

她一见到杨开慧,就爬到她身上,低低地说:杨先生,我虽然是一个不识字的粗人,但你放心,不该说的话,我死也不会说!

毛主席得知杨开慧牺牲

敌人用酷刑治服不了,便将魔爪伸向年仅8岁的毛岸英。面对敌人的诱供,毛岸英并没有露馅,坚称自己姓杨不姓毛,敌人在岸英身上打主意的企图失败, 但是,敌人并不罢休,继续审问杨开慧。

图丨毛主席

杨开慧被捕后,板仓杨家按照地下党组织的意见,发动社会名流设法援救。面对社会各界的“压力”,何键便决定给杨开慧一次机会:只要她在报上发表个声明,跟毛主席离婚,马上就可以恢复自由!

杨开慧听到要她同毛主席脱离夫妻关系,满腔怒火已怒不可遏:“让我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真是痴心妄想。滚!快给我滚!”

何键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便下令:先将杨开慧处决,再给各界人士复电就说保释电来晚了。

1930年11月14日,这天中午,杨开慧端起碗正准备吃饭,忽然“咣当”一声,牢门打开了,门外站着两排真枪实弹的匪兵。看到眼前的情况,杨开慧知道自己该走了,她平静地将碗中的饭菜倒给毛岸英,然后对他说道:

孩子,妈妈要走了,以后你要好好听孙嫂的话,要吃饱饭,睡好觉,不许再哭。记住妈妈的话,你是男子汉,出去以后,要承担起做兄长的责任,知道没。

图丨左一毛岸英

杨开慧向毛岸英叮嘱后,便站起身对于孙嫂叮嘱一番,便准备走出牢门。

“妈妈,你别走啊!”杨开慧刚走出牢门,岸英挣脱孙嫂的手哭喊着奔向妈妈。

杨开慧回头转身瞪了毛岸英一眼,厉声地说:“别哭孩子!记住今天,要报仇!”这时的毛岸英尽管年龄尚小,但他也懂得这是最后的离别,他不顾一切地扑到杨开慧脚下,哭着说:“妈妈,我舍不得你啊!爸爸、弟弟、外婆都舍不得你啊……”

杨开慧强忍着泪水,紧紧抱住毛岸英,轻声地安慰道:“孩子,好好活下去,不要做俗人之举。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说我非常想他,我不能照顾他,请他多多保重!”

几个匪兵上前要绑杨开慧,杨开慧奋力推开他们高声斥道:“我自己走!”

最终,杨开慧毅然决然地踏上刑场,一点都没有畏惧……

图丨向振熙(中间老者)与亲属

杨开慧壮烈牺牲后,在经过亲友们的营救和各界声援,毛岸英和孙嫂被释放回家。这一天,向振熙老人带着孩子们来到杨开慧墓前,说道:“孩子呀,你们的妈妈就睡在这里,她是被何键杀害的,等见到你们父亲,要他给妈妈报仇雪恨!”

于此同时,毛主席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胜利后,翻阅缴来的国民党报纸,翻着翻着,突然一条触目惊心的报道映入毛主席眼帘:毛泽东妻子杨开慧已被抓捕!

毛主席迫不及待地看了几遍报道内容,他已是心如刀绞,眼眶马上变湿。“开慧被捕后,近况如何?”毛主席一边自语一边赶紧在报堆中寻找最近的报纸。

终于,毛主席迫不及待要找的,又最不愿意看到的报纸找见了,并得知了杨开慧牺牲的消息。

看到这些消息,毛主席内心十分悲痛,一连几个晚上都彻夜难眠。每当闭眼时,

图丨毛主席和杨开慧

毛主席眼前总会浮现出爱妻的微笑和期待团聚的眼神,这怎么能叫毛主席不伤心落泪呢?

毛主席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给杨开智写了一封信,以“开慧之死,百身莫赎”的负疚之笔,表示自己的莫大悲哀,并当即向同志借了30银元,一同送往板仓杨家,并指示杨开智在碑石上刻写:毛母杨开慧母,男岸英、岸青、岸龙刊!

时隔18年,毛主席见到长子毛岸英

一提到孩子们,毛主席又为他们的安全担起心来,于是立即给大弟毛泽民写了封信,要他尽快将毛岸英三兄弟接到上海安置妥当。

在接到大哥的信后,毛泽民便通过地下交通的联系,毛岸英三兄弟被秘密送往上海,三兄弟分别化名杨永福、杨永寿和杨永泰,被安排在上海大同幼稚园就读。

后来由于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毛岸英和毛岸青则艰难的生活在上海街头。对于这段历史,毛岸英曾这样回忆道:

那时我和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就像影片里的三毛,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人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

图丨毛岸英三兄弟在上海

直到1937年,毛岸英兄弟两人被党组织送往莫斯科,入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读书。在国外学习期间,毛主席对他们兄弟俩的情况也非常关注,时常会写信询问、关心他们的生活。

直到1946年1月初,毛岸英从苏联学成归来!

从1927年8月到现如今的1946年1月, 整整过去18个年头父子俩人没有见面,这时的毛岸英已经24岁了。

父子久别重逢,毛主席自然是非常高兴,在见到儿子后,毛主席急忙问道:“你妈妈牺牲前都说了什么?”

毛岸英回到道:“妈妈让我告诉你,她没有做一件对不起爸爸的事,她永远都爱你!”这时距离杨开慧牺牲已经过去16年,毛主席在听到毛岸英的话后,顿时泪流满面。

毛主席对杨开慧的爱,至死不渝!

图丨毛主席和毛岸英合影

同样,毛岸英也没有辜负杨开慧对他的期望,不要做俗人之举。

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向全党指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岸英身为毛主席的长子,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身份而骄傲,反而为人非常谦虚,多次要求到工厂工作。

他的这个要求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并由周总理亲自安排到北京机器总厂工作。初到工厂,一切都很生疏,该如何入手呢?

毛岸英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便认为: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于是,毛岸英选择了一个与工人宿舍紧邻的地方,搬进了仅15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用板子从中把它隔开,前半间放张桌子办公,后半间支块床板睡觉。当时工厂有干部食堂,毛岸英不去,坚持和工人一起在大食堂吃饭。

图丨毛主席和毛岸英交谈

别人劝他上小食堂,毛岸英却说:“和工人一起吃饭,更接近群众,更有利于工作。”正是因为毛岸英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使得过去存在的一些群众生活问题得到适当解决。

他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周围的工人兄弟都是看在眼中的,大家有什么困难和思想问题都主动找他谈,有什么合理化建议也愿意向他提。短短的时间内,毛岸英便和广大的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同样主动要求上前线,为国家做贡献,最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图丨毛岸英同志之墓

纵观毛岸英同志的一生,他没有辜负毛主席和杨开慧对他的期望,同样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和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来源:孝艺有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