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澳大利亚,手机和互联网早已渗透到教育、商业、社交乃至紧急求助的方方面面。正如澳大利亚电信公司Optus近期发生的紧急呼叫系统故障所警示的,网络的失联,有时甚至可能以生命为代价。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在澳大利亚,手机和互联网早已渗透到教育、商业、社交乃至紧急求助的方方面面。正如澳大利亚电信公司Optus近期发生的紧急呼叫系统故障所警示的,网络的失联,有时甚至可能以生命为代价。
然而,问题远不止于紧急呼叫系统。根据澳大利亚电信行业监察专员本周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与上一财年相比,有关网络连接问题的投诉量激增。例如,关于“无电话或互联网服务”的投诉增加了近70%,而关于“移动信号覆盖差”的投诉也增长了超过25%。
当谈及网络连接问题时,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偏远地区——比如内陆的牧场,或是澳大利亚中部及远北地区的原住民社区。又或者是语言障碍、经济负担和年龄因素对个人接入网络造成的影响。
但在多项关于数字包容性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长期存在的政策盲区:一些身处城郊和区域中心地带的居民,其网络连接状况有时甚至比偏远地区更为糟糕。我们将这群身处理论上的优势区域,却持续遭遇网络连接困境的人,称为“缺失的中间群体”(the missing middle)。此前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他们的实际处境很难被系统性地记录或报告。
所谓的“数字包容”,其目标是确保所有澳大利亚人——无论背景或居所——都能获得价格可负担、质量可靠的电信服务,并掌握充分利用这些连接的必要技能。在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电信服务在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中扮演着生命线的关键角色。
我们在2023年针对农村居民应急准备情况展开的调研表明,持续稳定的电信连接至关重要。人们不仅需要通过在线社区论坛相互通报灾情,更要在紧急状态下联系救援服务(如拨打“三零”紧急电话)。灾后,他们还需要借助互联网在线申请经济援助。自然灾害从不挑剔对象,近期的气旋、洪水和丛林大火不仅影响了乡村,也波及了城市外围及重要的区域中心。
长期以来,多种因素促使电信政策始终将焦点放在“接入”问题上。但能否接入,仅仅是澳大利亚通信需求的其中一个层面。通过2021至2024年间在澳大利亚城市、区域及乡村开展的访谈、焦点小组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地理位置本身并不能完全决定通信质量。
事实上,在电信连接性方面,某些偏远地区的表现甚至优于部分城市外围区域。这表明,地理因素并非影响民众数字包行性的唯一变量,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
例如,一些人因经济拮据而无法负担稳定的网络服务,甚至需要使用两张SIM卡来应对两个都不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样存在不均衡现象:一个主要的区域城镇可能信号覆盖良好,但其周边的卫星城镇却可能体验大相径庭。城市网络在延伸至城郊的新建区域前可能逐渐衰减,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购置了房产,从而影响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旗下的“星链”(Starlink)等卫星互联网服务的安装可行性。
我们在2024年对维多利亚州城郊及区域5G用户进行的访谈,揭示了这群“缺失的中间群体”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吉普斯兰(Gippsland)地区的一位参与者表示:“即使我身处一个区域中心城镇的主干道上,信号也还是会中断。”
另一位参与者指出,在两座城镇之间的区域“仍存在信号盲区”,这种情况“远非理想”。还有参与者表示,能够“在从吉斯本(Gisborne)到凯尼顿(Kyneton)的30公里路程中,通话不中断三次”本应是一个合理的期待。这些问题并非仅限于偏远地区的居民,墨尔本郊区一个新建住宅区的居民告诉我们,当地几乎没有移动信号覆盖,手机“根本无法使用”。
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中西部的达博市(Dubbo)是另一个典型案例。尽管许多主要的区域城市通信状况良好,但这座重要的城镇同样属于“缺失的中间地带”。当地的原住民服务组织长期遭受着网络连接缓慢且不稳定的困扰,这严重影响了他们服务社区的能力。信号中断导致工作需要重复处理——例如,土地勘测记录常常需要在现场手写完成,直到返回信号较好的区域后才能转录为电子文档。
近年来,澳大利亚在改善全国通信网络方面确实投入了大量工作。自2020年国家宽带网络(NBN)建成以来,更多的固定线路服务已经覆盖到了乡村城镇。过去十年间,联邦政府的旗舰基础设施项目——如“区域连接计划”和“移动信号盲区计划”——也持续改善了多地的数字包容性。而“星链”与NBN旗下的卫星互联网服务SkyMuster等新兴服务商,也为适宜地区且有能力支付的用户提供了新的连接方案。
然而,当前这些旨在弥补网络缺口的政策工具,并未能充分识别和解决这个“中间地带”问题的复杂性与规模。这源于多重因素:首先,政策未能区分本地居民与游客对数字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其次,不同的电信选项(NBN、移动热点和“星链”)之间存在服务碎片化;第三,需要综合考虑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
我们需要超越单纯的地理位置或接入方式的局限,建立对“缺失的中间层”的全面认知。为此,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必须将焦点放在那些具有混合且复杂连接需求的区域。这种视角的转变,将是精准满足澳大利亚电信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关键所在。
一张数字时代的地图,不应再简单地用“城市”与“偏远”来划分。在那条信号覆盖的平滑曲线之下,隐藏着无数个凹陷与断点。它们可能就在一个新开发的城郊社区,在一座繁忙区域小镇的边缘。在那里,一格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不仅定义了居民的数字生活质量,更在关键时刻,划定了安全与危险的界限。
您所在的地区是否存在类似的信号“死角”?当网络连接中断时,对您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哪些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
作者介绍
詹姆斯·米斯(James Meese)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安珀·马歇尔(Amber Marshall) 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管理系讲师
霍莉·兰德尔-穆恩(Holly Randell-Moon) 查尔斯·斯图尔特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原住民研究学院高级讲师
珍妮·肯尼迪(Jenny Kennedy) RMIT大学媒体与传播学副教授
罗温·威尔肯(Rowan Wilken) RMIT大学媒体与传播学副教授
来源:无敌浩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