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马老三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张八仙桌的"清朝官宦传世"故事,张桂花听得入了迷,不顾周围人劝阻,冲动地花5万元将桌子买下。
退休大妈张桂花在集市上被游走卖货班子的表演深深吸引。
班主马老三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张八仙桌的"清朝官宦传世"故事,张桂花听得入了迷,不顾周围人劝阻,冲动地花5万元将桌子买下。
然而回到家后,儿子李建军和儿媳王艳暴跳如雷,通过网络调查发现这是典型的江湖骗局套路。
"妈!您怎么能相信那些江湖骗子?"李建军气愤地质问着。
尽管家人轮番证明班主的故事是编造的,张桂花却始终坚持认为这张桌子"有灵性",不是普通货色。
之后她意外发现桌子某些部位敲击声音异常,怀疑内部有机关结构。
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终于找到了开启机关的方法——用硬币作为钥匙,按特定顺序转动。
当机关成功开启,隐藏的小隔层缓缓打开时,里面静静躺着的物品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01
那天下午,张桂花刚从菜市场出来,就听到远处传来锣鼓喧天的声音。
她好奇地拎着菜篮子走过去,只见一群人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有几个穿着长袍的人正在表演。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今天咱们给大家带来的不是普通货色,而是有故事的宝贝!"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人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拿着一根竹竿,声音洪亮得像大喇叭。
张桂花挤到人群前面,看到地上铺着红布,上面摆着各种瓶瓶罐罐和家具。
最显眼的是一张八仙桌,木色发亮,雕工精细。
"各位父老乡亲,我姓马,人称马老三!"班主拍了拍胸脯,"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这张八仙桌的故事!"
他用竹竿指着那张桌子,神情严肃起来。
"这张桌子啊,来头可不小!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姓陈的大官,官居三品,家里富得流油!"
马老三说得绘声绘色,手势夸张。
"陈大人最宝贝的就是这张桌子,逢年过节,重要客人来了,才敢拿出来用!"
"后来辛亥革命,陈家败落,这桌子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我们手里!"
马老三的声音越来越激动,眼神在人群中扫来扫去。
"大家看看这做工!看看这木纹!一看就知道是宫廷工匠的手艺!"
他蹲下身,用手抚摸着桌面,那动作就像在摸什么稀世珍宝。
张桂花听得入了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张桌子。
她心里想着:"这桌子确实看着不错,木头光亮,雕花也精细,说不定真是好东西。"
"今天我们马家班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有故事的东西!"马老三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说实话,我们都舍不得卖!"
"那为啥要卖呢?"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
马老三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没办法啊!我老母亲生病了,急需要钱治病!再舍不得,也得忍痛割爱!"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医院诊断书,举起来给大家看。
"医生说了,再不治就来不及了!我们跑遍了半个中国,就是为了给这桌子找个有缘人!"
张桂花看着马老三红了眼圈的样子,心里一软。
"这人看着不像骗子,眼神挺真诚的。"她心里嘀咕着。
"这桌子要是放在古玩店,起码值十几万!"马老三擦了擦眼角,"但是咱们急用钱,只要八万!八万就卖!"
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
"八万?这么贵?"
"看着确实像好东西,但谁知道是真是假?"
"现在骗子多着呢,小心点好!"
张桂花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她觉得马老三不像是骗子,而且这桌子看着确实精美。
"我再让一万!七万!"马老三咬了咬牙,"再少就真的卖不了了!"
"还是太贵了!"有人摇头。
"这年头谁敢买这么贵的东西?"又有人说。
张桂花看着马老三失望的表情,心里突然有种冲动。
她想起自己刚退休时拿到的那笔补偿金,一直存在银行里没动过。
"老板,能不能再便宜点?"张桂花突然开口了。
马老三的眼睛一亮,赶紧走到她面前。
"大姐,您真是识货的人!"他激动地说,"我看您就是这桌子的有缘人!"
"五万!我给您五万!不能再少了!"马老三一脸诚恳,"这真是我们的底价了!"
张桂花心里一阵纠结。
五万块钱不是小数目,但看着这桌子,她就是移不开眼。
"大姐,别买!这些人就是骗子!"旁边有人劝她。
"对啊,现在这种卖货班子专门忽悠老人!"
张桂花听着周围人的劝阻,反而更加坚定了。
"我买了!"她大声说道。
马老三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赶紧握住张桂花的手。
"大姐,您真是菩萨心肠!这桌子跟着您,绝对不会后悔的!"
张桂花从银行取了钱,当场交给马老三。
看着马老三收钱时颤抖的手,她心里更加确定自己没买错。
"这桌子肯定有故事,有灵性!"她心里想着,满意地看着工人把桌子装车。
周围的人都摇头叹气,觉得张桂花被骗惨了。
但张桂花不在乎,她坚信自己的眼光没错。
02
张桂花兴高采烈地指挥工人把八仙桌抬进家门,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小心点,轻着点!这可是宝贝!"她跟在后面不停地叮嘱。
正在厨房做饭的儿媳王艳听到动静,围着围裙走出来。
一看到客厅里多了张大桌子,她立刻皱起了眉头。
"妈,您又买家具了?这张桌子多少钱?"王艳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张桂花得意地拍了拍桌面:"不贵,才五万!"
"什么?!"王艳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五万块?您买张桌子花了五万?"
张桂花见儿媳这反应,有些不悦:"怎么了?这桌子值这个价!"
"值个屁!"王艳气得直跺脚,"妈,您是不是又被人忽悠了?"
这时候,在房间里午睡的李建军被吵醒了,穿着拖鞋走了出来。
"怎么这么吵?"他揉着眼睛问。
王艳指着桌子,气愤地说:"你妈花五万块买了张破桌子!"
李建军一听,瞌睡全没了。
他走到桌子旁边仔细看了看,脸色越来越难看。
"妈,您在哪买的?"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显然在努力控制情绪。
"集市上,有个卖货班子,人家班主说这是清朝官宦家的传世宝贝!"张桂花一脸自豪。
李建军一听"卖货班子"四个字,脸都绿了。
"妈!您怎么能相信那些江湖骗子?"他一拍大腿,"那些人专门编故事骗老人!"
"什么骗子?人家班主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拿出医院诊断书呢!"张桂花不服气地反驳。
"诊断书?"李建军冷笑一声,"现在什么证明造不出来?妈,您太天真了!"
王艳在一旁添油加醋:"就是!现在骗子的套路多着呢!专门找您这种善良的老人下手!"
张桂花被说得有些动摇,但看着眼前的桌子,还是觉得不对劲。
"不可能是假的!您们看这做工,看这木头,哪像假的?"
李建军气得直摇头,掏出手机开始上网查。
"妈,您等着,我给您查查这些卖货班子到底是什么套路!"
他在搜索栏里输入"游走卖货班子 套路",很快就找到了一大堆相关信息。
"您看看这个!"李建军把手机递给张桂花,"专门有人总结过这些骗子的套路!"
张桂花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手机屏幕。
上面写着:"游走卖货班子常用手段:编造感人故事、营造紧迫感、利用同情心、高价销售劣质商品。"
"还有这个!"李建军又翻出一篇文章,"'老母生病急需钱'是他们最常用的借口!"
张桂花看着这些信息,心里开始打鼓。
"真的是这样吗?"她有些不确定地问。
"当然是真的!妈,您想想,真正的古董会在集市上卖吗?真有那么值钱,他们早就拿去拍卖行了!"李建军语重心长地说。
王艳在一旁冷笑:"五万块钱就这么打水漂了!咱家一年都存不了这么多钱!"
张桂花听着儿子儿媳的话,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但她看着这张桌子,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就算故事是假的,这桌子的质量总不会假吧?"她嘟囔着。
"质量?"李建军又在网上搜了搜,"妈,您看,网上同样的八仙桌,最贵的也就几千块!"
他把搜索结果给张桂花看,上面确实有很多类似的桌子,价格都在两三千元左右。
张桂花看着这些信息,脸色越来越难看。
"不会吧?真的被骗了?"她心里想着,但嘴上还是不服输。
"网上的不一定是真的!这种东西得看实物!"
李建军叹了口气:"妈,您就是太固执了!现在证据都这么明显了,您还不承认?"
"我承认什么?"张桂花突然火了,"我花我自己的钱,买我自己喜欢的东西,用得着你们管?"
"可是这钱..."王艳还想说什么。
"钱是我的!就算真被骗了,也是我倒霉!"张桂花气呼呼地说。
李建军看母亲这副样子,知道一时半会儿说不通她。
"行,妈,您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但这桌子放在这里,就是提醒咱们被骗了五万块!"
说完,他气冲冲地回了房间。
王艳也摇着头回厨房去了。
客厅里只剩下张桂花一个人,面对着那张八仙桌。
她心里五味杂陈,既有被骗的愤怒,又有对桌子的不舍。
"真的是假的吗?"她用手摸着桌面,心里反复问着自己。
但桌面光滑的手感,让她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03
从那天起,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很微妙。
李建军和王艳每次经过那张八仙桌,都会狠狠瞪它一眼,好像它是什么罪魁祸首。
张桂花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天都要在桌子旁边坐一会儿,有时候还用抹布仔细擦拭。
"妈,您别擦了!再擦也变不成真古董!"王艳忍不住说了一句。
张桂花头也不抬:"我乐意擦我自己的桌子,碍着你什么事了?"
这话说得王艳直翻白眼,干脆不再搭理她。
李建军倒是想劝劝母亲,但每次开口都被张桂花给顶回去。
"儿子,你懂什么叫眼缘吗?"张桂花认真地看着他,"我第一眼看到这桌子,就觉得它不一般!"
"妈,那叫被洗脑了!"李建军无奈地说。
"什么洗脑不洗脑的!"张桂花不高兴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分不清好赖?"
她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
"就算那个马老三的故事是编的,但这桌子的质量摆在这里!你们看看这木头,看看这雕工!"
张桂花用手指着桌子的各个部位,如数家珍地介绍。
"这个雕花多精细!这个木纹多自然!还有这个..."
她突然停了下来,皱着眉头摸了摸桌子的一个角落。
"咦?这里怎么感觉不太一样?"
李建军和王艳都没在意她的话,以为她又在自我安慰。
但张桂花却认真了起来,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个位置。
"这里的木纹怎么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她喃喃自语着。
她用指甲轻轻划了划,发现这个位置的木头声音确实有些不同。
"建军,你过来看看!"张桂花叫儿子。
李建军不耐烦地走过去:"妈,您又发现什么了?"
"你听听这个声音!"张桂花用指关节敲了敲那个位置。
确实,那个地方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实。
李建军皱了皱眉:"可能是木头有点空心吧,这很正常。"
"不对!"张桂花摇头,"你再听听其他地方的声音!"
李建军半信半疑地在桌面各处敲了敲,确实发现那个角落的声音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这..."他有些意外。
王艳也过来凑热闹,用手敲了敲,也听出了不同。
"确实有点奇怪。"她说。
张桂花得意地看着他们:"怎么样?我说这桌子不一般吧!"
"这说明不了什么!"李建军嘴硬地说,"可能就是木头的问题!"
但张桂花已经来了兴致,开始在桌子上到处敲敲打打,寻找更多的"异常"。
果然,她又在另一个地方发现了类似的声音。
"这里也是!"她兴奋地喊道。
李建军和王艳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奇怪。
如果只是一个地方有问题,可能是木头本身的原因。
但如果有多个地方都这样,那就不太正常了。
"妈,您觉得这是什么意思?"李建军试探性地问。
张桂花眼睛发亮:"我觉得这桌子里面可能有机关!"
"机关?"王艳笑了,"妈,您电视剧看多了吧?现在哪还有什么机关桌子?"
"怎么没有?古时候有钱人家为了藏东西,经常在家具里做机关!"张桂花认真地说。
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开始更加仔细地研究桌子的每一个细节。
李建军虽然嘴上不信,但心里也开始怀疑。
如果这张桌子真的有机关,那说明它确实不是普通货色。
"那您打算怎么办?"他问母亲。
张桂花想了想:"我得好好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找到开机关的方法!"
王艳在一旁摇头:"妈,您别折腾了!就算真有机关,里面也不一定有什么好东西!"
"那可不一定!"张桂花反驳,"万一里面有什么宝贝呢?"
她说着,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发现。
这种兴奋感,让她完全忘记了之前被骗的愤怒和失望。
在她心里,这张桌子已经从"被骗的证据"变成了"寻宝的起点"。
04
接下来的几天,张桂花简直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围着那张八仙桌转。
她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检查桌面,寻找任何可疑的痕迹。
有时候趴在地上看桌子底部,有时候搬个小板凳仔细观察桌子的侧面。
"妈,您这是干嘛呢?邻居看见了还以为咱家出什么事了!"王艳忍不住说道。
张桂花头也不抬:"你们不懂!这种老家具的机关都藏得很深,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她说着,用手指轻抚着桌子的雕花部分。
"你们看这些雕花,不只是装饰,说不定就是机关的一部分!"
李建军看着母亲这副认真的样子,心里也开始动摇。
虽然他理智上觉得被骗了,但母亲发现的那些声音异常确实很奇怪。
"妈,要不我们找个专业人士来看看?"他建议道。
"不用!"张桂花断然拒绝,"万一被人看出什么门道,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她这话说得李建军和王艳面面相觑。
从母亲的话里,他们听出了一种"护宝"的味道。
这天下午,张桂花正在用小手电筒照桌子底部,突然发现了一个不太明显的划痕。
"咦?这是什么?"她仔细一看,发现那不是普通的划痕,而是一个很浅的符号。
符号的形状像个小箭头,指向桌腿的某个方向。
张桂花心跳加速,顺着箭头的方向仔细查看。
果然,在桌腿的内侧,她发现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凹槽。
"找到了!"她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
李建军听到动静,赶紧过来查看:"妈,您又发现什么了?"
张桂花激动地指着那个小凹槽:"你看!这肯定是机关的一部分!"
李建军蹲下身,借着手电筒的光仔细观察。
确实有一个很小的凹槽,如果不是专门寻找,根本不会注意到。
"这看起来确实像是人工做的。"他承认道。
王艳也过来凑热闹,看了看那个凹槽。
"这么小的一个洞,能有什么用?"她疑惑地问。
张桂花想了想:"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插进去,或者按一下?"
她尝试用手指按了按,但没有任何反应。
又找来一根牙签试了试,还是没有动静。
"会不会需要钥匙之类的?"李建军猜测。
"不对!"张桂花摇头,"如果需要钥匙,那机关就没意义了!一定有别的方法!"
她继续在桌子上寻找,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又在另外三个桌腿上发现了类似的凹槽。
"四个桌腿都有!"张桂花兴奋地说,"这肯定是要同时操作的!"
李建军也开始感兴趣了:"您的意思是要四个人一起按?"
"很有可能!"张桂花点头,"古代的机关就是这样设计的,防止一个人偷偷打开!"
王艳虽然还是半信半疑,但看到婆婆和老公都这么认真,也开始觉得这桌子可能真有什么特殊之处。
"那我们试试?"她提议道。
张桂花立刻同意:"好!你们一人负责一个桌腿,我来指挥!"
三个人分别蹲在桌子的三个角落,张桂花负责第四个。
"一、二、三,按!"张桂花喊道。
四个人同时用力按下各自的凹槽。
却什么也没发生。
"可能是力度不够?"李建军说。
他们又试了几次,有用力按的,有轻轻按的,有长按的,有短按的,但都没有反应。
"会不会是顺序不对?"王艳问。
"也有可能!"张桂花想了想,"古代机关讲究顺序,可能要按特定的规律来!"
她开始分析桌子上的雕花图案,希望能从中找到顺序的线索。
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雕花图案中有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四君子!"张桂花眼睛一亮,"可能要按梅兰竹菊的顺序!"
她重新分配了位置,让每个人对应一种植物的图案。
"这次按梅兰竹菊的顺序来!"
可是试了好几种顺序,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三个人累得满头大汗,但机关依然纹丝不动。
"妈,会不会您想多了?"李建军开始怀疑,"也许这就是普通的装饰?"
张桂花不甘心:"不可能!这些凹槽绝对不是装饰!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她坐在椅子上,盯着桌子苦思冥想。
就在这时,10岁的孙子李小明放学回家了。
05
李小明一进门,就看到奶奶、爸爸、妈妈三个人围着八仙桌,一脸严肃的样子。
"你们在干嘛呀?"小明好奇地问道。
"小明,快过来!"张桂花招招手,"奶奶发现这桌子有机关!"
小明眼睛一亮,立刻跑了过来。
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机关"这个词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什么机关?像电影里那种吗?"小明兴奋地问。
张桂花把自己的发现详细告诉了孙子,小明听得津津有味。
"奶奶,我能看看吗?"小明蹲下身,用小手电筒照着桌腿。
"小心点,别弄坏了!"李建军叮嘱道。
小明仔细观察着每个凹槽,突然问道:"奶奶,您试过用别的东西吗?"
"试过牙签,没用。"张桂花回答。
"我是说,会不会需要特定的东西?"小明天真地问,"比如硬币?"
张桂花一愣:"硬币?"
"对呀!"小明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元硬币,"您看,这个大小刚好能放进去!"
他把硬币放在凹槽上比了比,大小确实很合适。
"试试看!"张桂花眼睛发亮。
小明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插进凹槽,刚好能完全嵌入。
"哇!真的放得进去!"小明兴奋地喊道。
李建军和王艳也被这个发现惊到了,没想到真的有东西能完美契合。
"快!我们每个人都放一枚硬币!"张桂花赶紧去找硬币。
很快,四个凹槽都被硬币填满了。
"现在怎么办?"王艳问。
小明想了想:"会不会要转动硬币?"
他试着轻轻转动自己面前的硬币,竟然真的能转!
"能转!真的能转!"小明兴奋得跳了起来。
其他人也立刻尝试,发现每个硬币都能在凹槽里转动。
"那要往哪个方向转?"李建军问。
张桂花仔细观察了一下雕花图案,发现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枝叶都有一个共同的生长方向。
"往右转!"她决定道,"按照植物生长的方向!"
四个人同时开始转动硬币,每转动90度,就听到桌子里传来轻微的"咔嗒"声。
"有声音!"小明激动地说,"一定是机关在动!"
他们继续转动,当每个硬币都转了一圈后,突然听到桌子中央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声。
"咔嚓!"
桌面中央的一块木板微微向上弹起,露出了一条细缝。
"成功了!"张桂花激动得浑身发抖,"真的有机关!"
李建军和王艳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母亲的猜测竟然是对的。
小明最兴奋,围着桌子转圈圈:"奶奶太厉害了!真的找到机关了!"
张桂花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抠住那条缝隙,轻轻往上提。
那块木板果然可以移动,下面露出了一个小隔层。
"里面有东西!"王艳惊呼道。
确实,隔层里隐约能看到一些物品的轮廓。
张桂花的手都在颤抖,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这桌子真的有秘密!"她喃喃自语着,"我就说它不一般!"
李建军此时已经完全改变了态度,他意识到母亲可能真的捡到宝了。
"妈,您慢点!别着急!"他叮嘱道。
张桂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接下来看到的东西,可能会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小明,你去拿个手电筒来,我们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小明飞快地跑去拿手电筒,全家人的心情都紧张到了极点。
这张被认为是"受骗象征"的八仙桌,即将揭开它真正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将远比马老三编造的那个清朝故事更加令人震撼。
06
小明拿着手电筒跑回来,整个家庭都围在八仙桌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的气息。
张桂花双手有些颤抖,她知道接下来的几秒钟可能会改变一切。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她问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激动。
李建军和王艳点点头,小明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手电筒。
张桂花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木板完全取了出来。
隔层完全暴露在众人面前,手电筒的光线照射进去,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隔层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样东西:一个精美的小木盒、几枚看起来很古老的银币、还有一个装订得很精美的小册子。
"天呐!"王艳忍不住惊呼,"真的有东西!"
张桂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用颤抖的手取出了那个小木盒。
木盒很精致,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看起来就很有年代感。
"奶奶,快打开看看!"小明急不可耐地催促着。
张桂花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垫着丝绸,上面放着几件小物件。
有一枚玉质的印章,两个小巧的银制饰品,还有一串看起来很珍贵的珠子。
"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很值钱!"李建军惊叹道。
张桂花又拿起了那些银币,仔细观察着上面的文字和图案。
"这不是现在的钱币!"她兴奋地说,"这些字我不认识,但看起来很古老!"
最后,她拿起了那个小册子。
册子的封面上写着几个繁体字,张桂花勉强能认出来:"陈家记事。"
"陈家?"李建军疑惑地问,"不是马老三说的那个清朝陈大人吧?"
张桂花摇摇头:"不可能,马老三那个故事是编的。这个陈家肯定是另外的人家。"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里面的字迹工整,虽然是繁体字,但还能勉强看懂。
第一页写着:"民国三年,陈家避祸,将传家之物藏于此桌,望后人能寻得,传承家业。"
张桂花继续往下翻,发现册子里详细记录了陈家的历史。
原来这个陈家是民国时期的丝绸商人,家底殷实,在上海有很大的生意。
但后来因为战乱,不得不逃离上海,临走前将最珍贵的东西藏在了这张八仙桌里。
"这册子里还有地址!"张桂花指着其中一页,"上海静安区某某路!"
李建军凑过来看:"这个地址现在可能还存在!"
小明好奇地问:"那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吗?值多少钱?"
张桂花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物品,越看越觉得不简单。
"这些东西的做工都很精细,材质也看起来很好,应该不是假的!"
王艳拿起那串珠子,放在灯光下仔细观察:"这珠子看起来像是珍珠,而且颜色很正!"
李建军则在研究那些银币:"这些银币上的图案很复杂,如果是假的,造价也不低!"
张桂花越来越兴奋,她感觉自己真的捡到宝了。
"这么说来,这张桌子真的有价值!不是马老三说的那种价值,而是真正的历史价值!"
她回想起当时在集市上的情景,马老三编的那个清朝故事完全是假的,但这张桌子本身却蕴含着真正的秘密。
"那个马老三肯定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李建军分析道,"不然他不可能只卖五万!"
"就是!"王艳也同意,"光这些银币和珠宝,可能就不止五万了!"
小明兴奋地跳着:"奶奶,您真的捡到宝了!那个骗子叔叔反而把宝贝卖给您了!"
张桂花心情复杂,一方面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也为马老三感到一丝同情。
"他编故事是想骗我们,但却不知道自己手里有真宝贝!"
李建军感慨道:"这真是太戏剧性了!妈,您的直觉真是太准了!"
"我就说这桌子有灵性!"张桂花得意地说,"虽然马老三的故事是假的,但我感觉这桌子不简单!"
全家人都沉浸在这个意外发现带来的喜悦中。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应该怎么处理?
正当大家兴奋地讨论时,张桂花突然想到了什么。
她重新拿起那个册子,仔细翻阅,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重要信息。
就在这时,她在册子的最后一页发现了一段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文字。
当她读出那段文字时,全家人都愣住了......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