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子柒,一个“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网红代表,她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30亿,YouTube粉丝有735万,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她的视频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确定选题。
【高考作文猜题】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材料一:
李子柒,一个“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网红代表,她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30亿,YouTube粉丝有735万,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她的视频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确定选题。
材料二: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
要求: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教师作文】
让优秀文化薪火相传
在这个快餐时代,形形色色的网红,“各领风骚若干天”,而李子柒却持续地高歌猛进,在征服国人的同时也走向了国际。其视频播放量惊人,粉丝与美国CNN不相上下,原因何在呢?
《菜根谭》言: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李子柒的爆红绝非偶然。首先她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吸收养分,古为今用。她的服装道具、环境布局、背景音乐,都充满了东方韵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这个基础上,她具有一双慧眼,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转化,视频的内容、技术、情感方面都足够精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她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也打开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新窗口。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沃土培育了李子柒这样的文化网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照搬,而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吹尽黄沙始得金。
国内曾经出现过所谓的“复古”思潮,不顾时代特征,不辨精华糟粕,对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照搬复制。各种女德班,天价私塾班,你方唱罢我登场。孰不知,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附庸风雅,也不是穿着汉服招摇过市,更不是利用风水堪舆、求签问卦赚钱牟利。而是用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思想理念润泽、滋养现代人的心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曲高和寡,而应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
《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综艺节目的热播,正是因为它们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使优秀传统文化走下神坛,融入人间,也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传统文化火了,李子柒红了。但显然,时代需要更多李子柒式的传承者,他们不一定做网红,而可能就是普通如你我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每个人皆有责任。
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闪烁恒久光芒。如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年轻一代的手中,每一个青年学子都应该有文化自信,感受到“有我”的使命,做一个优秀的“拿来主义”者,”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多“李子柒”们的守护和传播之下,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来源:骅骏教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