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赢了美债!降息没用,美元霸权还能扛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8 03:47 1

摘要:这两天打开财经新闻,满屏都是黄金和美元的消息:纽约金期货冲到4392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沪金都快摸到1000元/克了,反观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前冲破5%后又跌回4.02%,更关键的是,全球央行手里的黄金持仓,29年来头一回超过了美国国债。

(供参考、以官方通知为准)

这两天打开财经新闻,满屏都是黄金和美元的消息:纽约金期货冲到4392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沪金都快摸到1000元/克了,反观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前冲破5%后又跌回4.02%,更关键的是,全球央行手里的黄金持仓,29年来头一回超过了美国国债。

美联储上个月明明降了25个基点,本以为能稳住市场,结果大家根本不买账,反而疯抢黄金。要知道以前都说“美债涨、黄金跌”,现在这规律彻底不管用了。再想想美国那堆债,已经滚到37万亿美元,每分钟还在往上涨200万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不少人都在问:以前说一不二的美元霸权,现在被黄金和债务夹着,到底还能撑多久?今天就用大白话捋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把里面的门道说清楚。

一、先搞懂:黄金怎么就“反超”美债了?这事儿有多不寻常?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黄金涨价、美债波动嘛,有啥稀奇的?但这次不一样,这可是29年来头一遭黄金在市场地位上压过美债,而且打破了好几个几十年的“老规矩”,这背后藏着的信号才关键。

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逻辑:过去几十年,全球投资者都认“美元-美债”这套组合。美元是全球通用货币,美债则被当成“无风险资产”,毕竟美国经济强,还钱有保障。而黄金呢,虽然是避险的老牌子,但持有它不生利息,所以一旦美债收益率上涨,大家通常会抛黄金买美债,两者是“跷跷板”关系。

但现在这跷跷板彻底歪了。今年5月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5%的时候,按常理黄金该跌,结果10月反而跟着政策转向预期涨疯了;更怪的是,美股和黄金还一起涨,这就像又买风险资产又买避险资产,完全是“两边买保险”的操作,只有2009年金融危机后出现过类似情况。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全球央行的动作。2022年起,各国央行每年买黄金都超过1000吨,以前大家手里的美国国债占比远高于黄金,现在倒过来了,黄金持仓首次反超美债。央行可比普通投资者精明多了,它们的钱往哪儿去,就是对未来的投票。简单说,以前大家信美元和美债,现在更信黄金,这可不是小事。

二、拆解核心矛盾:美联储降息遇冷,市场为啥不买账?

美联储9月刚把利率降了25个基点,从之前的水平调到4.00%-4.25%,本来是想给市场松口气,结果反而加剧了担忧。这就像店家降价促销,顾客不光不买,还怀疑东西是不是快坏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1. 降息“诚意不足”,更像“被迫应付”

这次降息从一开始就透着勉强。美联储内部意见都不统一,新任理事米兰本来主张降50个基点,结果只降了25个,而且主席鲍威尔还特意强调“这只是风险管理,没必要快速调利率”。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别多想,不是要开启降息潮”。

市场最吃不透的就是“不确定性”。大家本来预期年内能多降几次,但美联储这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投资者心里没底。你想啊,要是真觉得经济稳得住,何必降息?要是真稳不住,降25个基点又不够,这种“不上不下”的操作,反而让人怀疑美国经济是不是藏着更大问题。

2. 降息挡不住债务“滚雪球”,利息都快还不起了

美国现在的债已经到37万亿美元,这数字光看没啥概念,换算一下,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要背11万美元,而且每分钟还在增加200万美元。更要命的是,债务利息已经成了大负担,现在债务利息占GDP的比例都快到6%了,穆迪之前直接把美国主权评级从最高级下调到Aa1,就是觉得这债窟窿太吓人。

降息本来是想减少还债成本,但架不住债务基数太大。以前借的债很多是固定利率,现在新增的债就算利率降了,总利息还是在涨。就像你欠了100万,就算利率从5%降到4%,利息还是比欠10万时高得多。市场一看这架势,觉得美债的“无风险”标签越来越水,自然不想多买。

3. 经济数据“冰火两重天”,降息效果打折扣

美联储降息的理由是“稳就业”,9月的数据确实不好看:ADP就业减少3.2万人,挑战者企业裁员都突破5.4万人,职位空缺率还在连续降。但另一边,通胀的影子还没完全消失,加上地缘风险推高了能源价格,未来物价说不定还会反弹。

这种情况下降息,有点“左右为难”。要是刺激出通胀,之前控通胀的努力就白费了;要是刺激不动经济,反而会让大家觉得“经济真的不行了”。投资者一看这局面,既担心经济衰退要避险,又担心通胀会缩水,想来想去还是黄金靠谱——既能抗通胀,又能避险,自然成了香饽饽。

三、深层原因:黄金逆袭的背后,是美元霸权的“信任危机”

黄金能反超美债,表面看是市场选择,本质上是大家对美元霸权的信心在动摇。美元霸权不是天生的,靠的是“石油美元”绑定、美债吸引力和美国经济实力这三大支柱,现在这三根柱子都在松动。

1. 第一根柱子松动:“石油美元”没以前牢固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沙特约定用美元结算石油,从此全球买石油都得先换美元,这是美元霸权的根基。但现在不一样了,不少国家开始尝试“绕开美元”。比如俄罗斯和印度用卢布和卢比结算石油,中国和沙特搞人民币结算石油的试点,连中东产油国也在商量用本币或其他货币交易。

石油美元一松动,大家对美元的需求就少了。以前为了买石油,各国得储备大量美元,还得买美债保值;现在不用那么多美元了,美债的需求自然下降,多余的钱换成黄金更踏实。这也是央行们“减美债、增黄金”的核心原因。

2. 第二根柱子晃悠:美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美债以前是全球央行的“标配资产”,因为安全、流动性好。但现在安全属性打了折,流动性也出了点问题。去年就出现过美债拍卖“遇冷”的情况,想买的人少了,美国只能提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结果陷入“利息涨-债务增-更没人买”的循环。

更关键的是,大家有了其他选择。欧元、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慢慢上升,中国国债也被纳入国际指数,不少央行开始分散资产,不会再把鸡蛋全放美债篮子里。2022年以来央行年购金量连续三年破1000吨,其实就是在“去美元化”的一种操作。

3. 第三根柱子受损:美国经济的“带头作用”在减弱

美元霸权的底气,说到底是美国的经济实力。但这些年美国经济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制造业空心化,靠金融和服务业撑着;社会撕裂严重,两党吵架连政府都能停摆;科技优势虽然还在,但中国等国家的科技实力在追赶。

经济实力下滑,意味着美元的“信用背书”在减弱。以前大家信美元,是因为美国能创造足够的价值,现在美国靠借债过日子,反而成了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这就让人犯嘀咕:以后美元还能值钱吗?这种时候,黄金这种“硬通货”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它不用靠哪个国家背书,本身就有价值。

四、关键问题:37万亿债压顶,美元霸权还能撑多久?

不少人看完这局面,都在猜美元霸权是不是要垮了。其实没那么简单,美元霸权不会一下子崩塌,但确实在走下坡路,未来能撑多久,要看三个关键变量。

1. 短期看:债务上限会不会“爆雷”?(1-3年)

美国的债务不是无限借的,有“债务上限”,每次快到上限就得国会批准提高,不然就会违约。以前国会总能扯皮后通过,但现在两党分歧越来越大,万一哪天谈崩了,美债违约,那美元霸权会遭受重创。

不过从历史来看,真违约的概率不大,毕竟两党都知道后果。但就算不违约,频繁提高债务上限、债务规模持续扩大,也会慢慢消耗大家的信任。短期来说,美元霸权还能靠“惯性”撑着,但每一次债务危机都会挖掉一块根基。

2. 中期看:“去美元化”能不能形成合力?(3-10年)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搞“去美元化”,但大多是“各自为战”,还没形成统一的替代方案。比如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才2%左右,欧元虽然到20%,但欧洲经济也有自己的问题,没法单独替代美元。

要是未来有更多国家在贸易、投资中用本币结算,或者搞出“数字货币联盟”之类的新机制,形成合力,美元的主导地位就会被明显削弱。但这需要时间,毕竟美元用了几十年,全球的支付系统、金融市场都围着美元转,改过来没那么容易。

3. 长期看:美国能不能“自救”?(10年以上)

美元霸权的最终命运,还是看美国自己能不能解决问题。要是能把债务控制住、重振制造业、缩小社会分裂,经济重新走强,那美元霸权还能延续;要是继续靠借债度日、内耗不止,就算没有替代货币,美元的地位也会慢慢下滑,变成“多极货币”中的一员。

有专家预测,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可能在20年内彻底崩溃,美元霸权自然也会跟着衰落。但也有不同观点,觉得美国的科技和军事优势还在,短期内很难被超越。综合来看,未来10-20年,美元大概率会从“一家独大”变成“多家并存”,霸权地位逐渐弱化,但不会完全消失。

五、对普通人的影响:别盲目跟风买黄金,这3点要想清楚

黄金涨得这么凶,不少人都想问:要不要跟着买?美元霸权松动,手里的钱该怎么放?这里给大伙提三个醒,别被市场情绪带着走。

1. 黄金虽好,但不是“稳赚不赔”

现在黄金价格已经创历史新高,很大程度是靠央行抢购和市场避险情绪推起来的。耶鲁大学教授早就警告过,央行狂买会推高金价,但一旦风险缓解,或者美联储政策转向,金价也可能猝不及防暴跌。

要是想买点黄金防身,建议用闲钱买,别all in,更别加杠杆。实物黄金比如金条、金币可以买一点,但要注意保管成本;纸黄金、黄金基金更方便交易,但要盯紧市场波动,别追涨杀跌。

2. 美元资产别盲目抛,分散配置是关键

虽然美元霸权在松动,但美元还是全球主要货币,美国股市、债市的规模和流动性还是最大的。要是手里有美元资产,别一下子全卖了,毕竟短期内还没更好的替代。

更稳妥的做法是“分散配置”:手里留一部分美元,也换点人民币、欧元等其他货币;资产里既有股票、债券,也配一点黄金、大宗商品,这样不管哪种资产涨或跌,都不会受太大影响。

3. 关注人民币资产的机会,但别太急

随着美元霸权松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慢慢提升,9月离岸人民币都升破7.10,创下11个月新高了。但人民币想真正“上位”,还得闯两关:汇率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现在还在逐步推进中。

普通人可以多关注人民币资产,比如A股里的优质公司、中国国债,还有国内的核心资产。但要知道,这是个长期过程,别指望短期内能靠人民币资产“暴富”,还是得看长期价值。

六、避坑提醒:这3个“误区”千万别踩

市场一热,就容易出谣言和误区,不少人看着黄金涨、美元跌,就容易犯糊涂,这三个坑一定要避开。

1. 别信“美元马上崩溃”的鬼话

有些自媒体说“美元下个月就完蛋”“美债马上违约”,这都是博眼球的夸张说法。美元霸权是几十年形成的,就算在走下坡路,也不会一下子崩溃。真要是美元崩溃,全球金融市场都会大乱,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

2. 别跟风买“擦边黄金产品”

除了正规的黄金、黄金基金,还有人推“黄金纪念币”“黄金首饰”“黄金期货杠杆交易”。黄金首饰溢价高,变现还亏手续费;纪念币主要靠收藏价值,不是真的跟国际金价走;杠杆交易风险极大,可能一天就亏光本金,这些都别碰。

3. 别把“去美元化”等同于“不用美元”

“去美元化”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不是完全不用美元。现在全球贸易中80%以上还是用美元结算,你出国旅游、买进口商品,大多还是得用美元。要是有人说“以后美元没用了,赶紧把美元全换了”,千万别信,正常的美元需求还是得满足。

最后说句实在话

黄金反超美债,本质上是市场对“不确定性”的投票——对美国债务的不确定,对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对全球秩序的不确定。而美元霸权的松动,其实是多极世界慢慢形成的过程,不是哪一个国家打败了美国,而是大家都想有更多选择。

至于美元霸权还能撑多久,没人能给准数,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20年,但有一点能肯定:靠单一货币主导全球的时代,慢慢要过去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用太焦虑,也别想靠这波趋势赚快钱,做好资产分散配置,盯紧自己的钱包,比啥都重要。

最后想问问大伙:你觉得黄金还能接着涨吗?要是手里有闲钱,会买点黄金还是留着美元?除了黄金,你觉得还有啥能抗风险的资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有不懂的也可以问,咱们一起把这里面的门道搞清楚。

来源:幸运四叶草一点号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