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龙江寺邀有缘人助力修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21:14 1

摘要:在福州西郊洪塘龙腰山下,一座承载四百五十余年岁月沧桑的古刹静静矗立,它便是以明代卓越思想家、爱国志士林龙江先生名号命名的龙江寺。这座交织着文脉底蕴与禅意风华的寺院,如今正盼四方贤达携手,共谱传承新篇。

在福州西郊洪塘龙腰山下,一座承载四百五十余年岁月沧桑的古刹静静矗立,它便是以明代卓越思想家、爱国志士林龙江先生名号命名的龙江寺。这座交织着文脉底蕴与禅意风华的寺院,如今正盼四方贤达携手,共谱传承新篇。

龙江寺的源头可追溯至著名的“借借室”,其兴衰起落始终与林龙江先生的生平紧密相连。林龙江本名林兆恩,出身莆田望族,仕途坎坷后潜心钻研心身性命之学,创立“以儒为本,以道入门,以释为极则”的“三一教”学说,影响深远。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林龙江寄寓福州洪塘金山寺,于右厢房著书立说,定名居室为“借借室”,期间编纂完成《圣学统宗》《三教会编》等传世典籍,系统阐发“三一教”的思想精髓;翌年,他在今龙江寺址结庐而居,仍沿用“借借室”之名,继续深耕学术,留下诸多思想瑰宝。彼时,抗倭名将戚继光、著名学者陈第等纷纷慕名造访求道,“借借室”也随林龙江的声名远播四方。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借借室”改建为龙江祠,后正式定名龙江寺。林龙江逝世后,信徒奉其为神,祭祀传统在寺中绵延至今。1998年,特大洪灾重创古寺,监院释通善法师带领僧众与善众倾力重建,如今的大雄宝殿、伽蓝殿等主建筑愈发宽敞高雅,重归庄严肃穆之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江寺依山傍水,正对乌龙江源头,远眺江水粼粼、远山如黛,洪塘大桥如长龙卧波,古寺掩映在绿树浓荫间,景致清幽秀丽。如今,前来祈福感恩、治心问惑的访客络绎不绝,为这座古刹注入鲜活生机。然而,岁月侵蚀让部分建筑沦为危房,修缮重建已刻不容缓。

左海龙江书院夏午门生祺善一士及福临先生深为龙江寺的历史底蕴与传承之志所感,追慕林龙江先生的德行与抱负,遂赋七律三章,倡导各界共助古刹新生:

其一 咏龙江寺溯源

龙腰山下古禅林,五百沧桑迹可寻。

借借室中藏慧业,三一教里寄丹心。

戚公访道留鸿爪,陈第问津印雪深。

万历重兴名始定,香烟千载绕芳岑。

其二 叹劫后重建与风光

洪波曾覆梵宫尘,幸有高僧力焕新。

宝殿巍峨迎旭日,伽蓝静谧拂轻茵。

窗含远黛龙江秀,门对长桥水畔伸。

绿树环幽钟磬彻,清幽胜景醉吟人。

其三 盼有缘共兴古祠

古祠残垣待整饬,三门殷切盼知音。

一杯清茗邀同议,万缕慈怀共筑金。

愿借群贤襄盛举,重兴杰构焕珠琳。

千秋文脉薪火续,福泽长流满故林。

在此,龙江寺诚挚邀请各界有缘人莅临品茗,共商寺院建设大计,携手让这座承载历史文脉与信仰力量的古刹重焕光彩,让千年福泽绵延不息。

来源:夏天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