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八月廿七,像往年,在农历八月廿七,天气就不会有那么多雨水了,老话说“大雨不过八月廿七”,可是今年的雨水似乎比往年多,天空像漏了似的,尤其是华北华东北边,持续的秋雨已经影响到了秋收秋种,让农民伯伯愁得日夜睡不好吃不香。
今日八月廿七,像往年,在农历八月廿七,天气就不会有那么多雨水了,老话说“大雨不过八月廿七”,可是今年的雨水似乎比往年多,天空像漏了似的,尤其是华北华东北边,持续的秋雨已经影响到了秋收秋种,让农民伯伯愁得日夜睡不好吃不香。
“八月怕廿七”,今日八月廿七,到底怕什么?看老祖宗是怎么说的?
“八月廿七雨,百样庄稼贵”,在秋收冬藏的关键时节,一场多余的雨水会通过影响庄稼的采收和储存,最终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庄稼价格飙升。
“八月廿七雨涟涟,菜田烂根收成减”
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历八月廿七若持续下雨,土壤过湿会导致蔬菜根系腐烂,直接影响产量,收成减少了,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自然上涨。
“廿七雨打玉米地,市上包谷往上走”
意思是,如果八月廿七下雨,这场雨直接打击了田间的玉米,玉米在地里发芽发霉,收回来了也不好晾晒,造成市场供应紧张,玉米也叫包谷,价格随之开始攀升。
“雨落八月廿七后,种菜收菜都发愁”
如果八月廿七下雨,预示后面秋雨连绵,无论是正在生长的蔬菜,还是等待采收的蔬菜,都会因为天气恶劣而长势不佳或无法顺利采收,让菜农充满忧虑,预示着未来的短缺。
“廿七湿了土,菜篮瘪了肚”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八月廿七如果下雨,这天地里土壤变得湿烂,直接导致了日后老百姓的菜篮子变得空空荡荡(无菜可买或买不起),生活成本增加。
“八月末雨淋透,园中菜少市上贵”
农历八月末的这场透雨,让菜园里的蔬菜产量大减,市场上供应量少了,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价格就变得昂贵起来。
“不怕廿七晴,就怕廿七雨不停;雨停菜价也难平。”
这句强调了人们对八月廿七这天雨水的担忧。即便雨停了,但对蔬菜造成的损害已经无法逆转,后续的生长和供应都会出现问题,所以菜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回落到正常水平。
“八月廿七东风狂,塘底晒谷到端阳”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旱情的持续性和严重性。“东风狂”点明了天气特征,而“塘底晒谷”则是一个强烈的意象,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八月廿七吹很大的东风,意味着后面会出现旱情导致池塘早早干涸,甚至能在塘底晾晒谷物,并且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端阳”(端午节,农历五月),形象地印证了“旱到来年五月尽”的预测。
“秋里东风鼓,防旱莫叫苦”
“秋里东风鼓”特指八月末秋季的东风,一旦出现猛烈吹东风的征兆,就提醒农民要立刻转移到“防旱”上。“莫叫苦”是告诫人们不要等到灾情已成定局时才徒然叹息,而应提前谋划,积极应对,比如修缮水利、节约用水等,体现了传统的防旱智慧。
“廿七秋风吹向东,来年麦仓一半空”
这句谚语直接指出了干旱将带来的具体农业损失。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八月廿七吹东风,秋季的东风预示着接下来漫长的少雨期,这会严重影响越冬作物(如冬小麦)的生长以及春播作物的出苗,导致来年夏收时粮食大幅减产,所以“麦仓一半空”是对旱灾后果最直白的警示,强调了吹东风这一征兆的严重性。
“廿七东风扫场院,来年春雨贵如油”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八月廿七有强劲的东风现象,一个“扫”字写出了风势之强。后半句“来年春雨贵如油”则深刻揭示了这种天象的后果:它预示着整个冬天直到来年五月,降水都将异常稀少,以至于往年常见的春季雨水也变得像油一样珍贵难得,生动强调了旱情的持久和严峻。
今日八月廿七,终究是怕天气异常影响丰收,农民伯伯不容易,靠天吃饭,所以怕天气不好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今年雨水颇多,愁的是农民。
今日八月廿七,你们那边天气怎么样,利于秋收秋种吗?
来源:林火火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