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A股怎么走?大概率是这走势,做好准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23:57 1

摘要:最近不少股民刷行情时都有点纠结:周末没什么大动静,下周一股市会涨还是跌?要不要提前调仓?其实不用瞎猜,结合最近的成交量、资金动作和政策信号,下周一的走势基本能摸出方向。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捋清楚,下周一大概率怎么动、为啥这么动,还有该提前做哪些准备,不绕弯子,

最近不少股民刷行情时都有点纠结:周末没什么大动静,下周一股市会涨还是跌?要不要提前调仓?其实不用瞎猜,结合最近的成交量、资金动作和政策信号,下周一的走势基本能摸出方向。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捋清楚,下周一大概率怎么动、为啥这么动,还有该提前做哪些准备,不绕弯子,只说实在的。

先得把当前市场的“基本盘”说清楚——判断下周一怎么走,不能脱离现在的市场状态。2025年7月11日(周五),沪深两市成交总额7150亿元,虽然比前一周的6900亿元略有回升,但还是低于今年以来的日均8500亿元,属于典型的“缩量震荡”;北向资金周五净流入42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合计156亿元,外资一直在悄悄买;上证指数收在3335点,这个位置卡在最近两周的震荡区间里——下面有3300点的支撑,上面有3360点的压力,没突破也没跌破,就像卡在中间的“拉锯战”。

为啥会缩量?核心是资金在“等两个信号”。一是国内6月的CPI、PPI数据还没公布(预计7月13日发布),大家想看看消费和工业价格的复苏节奏;二是下周有2000亿元MLF到期,资金想等央行的操作——是全额续作还是加量续作,会不会降准,这些都影响市场流动性。这种“等信号”的心态让资金不敢贸然动作,成交量上不去,大盘自然就在窄区间里晃悠。

结合这些情况,下周一的走势大概率是“窄幅震荡,稳字当头”,具体来说就是三点:开盘可能小幅低开(受周末外围市场小幅波动影响),盘中围绕3320-3340点来回磨,尾盘大概率收小阳或小阴,不会出现大涨大跌。为啥这么判断?有三个实打实的理由,每个都有数据和逻辑撑着:

理由1:抛压已经很弱,大跌没动力

从周五的盘面能明显看出,市场抛压快耗尽了——上证指数的换手率只有0.78%,比近5年的平均换手率1.2%低了35%,换手率低就意味着“没人愿意卖股票了”;而且周五个股的跌停数量只有2家,比前一周的日均4家还少,连平时震荡时常见的“恐慌盘”都没出现,说明大家对当前位置的认可度比较高,不想轻易割肉。

翻历史数据更能验证:最近5年,当上证指数在3300-3350点区间、换手率低于0.8%时,下一个交易日大跌(跌幅超1%)的概率只有12%,而窄幅震荡(涨跌幅度在0.5%以内)的概率超过75%。比如2025年6月20日,上证指数换手率0.75%,收在3328点,下周一(6月23日)就收了个小阳,涨了0.32%,和现在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所以下周一大概率不会大跌,先稳住的可能性最大。

理由2:北向资金托底,有增量资金进场

虽然内资还在观望,但北向资金已经连续4天“偷偷买”,周五更是加仓42亿元,重点买了消费和新能源板块。北向资金被称为“聪明资金”,不是没道理——它们买的往往是估值低、业绩稳的板块,比如消费板块里的家电、食品,新能源里的储能、光伏,这些都是当前市场的“权重股集中营”,只要权重股稳住,大盘就很难跌下去。

除了北向资金,还有两个潜在的“增量资金”值得关注:一是公募基金的新发规模在回暖,7月以来已经有10只权益类基金成立,募集规模合计95亿元,比6月同期多了40%,这些新基金建仓会给市场带来新鲜血液;二是保险资金在慢慢加仓,2025年二季度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占比已经提到25.8%,比一季度高了0.7个百分点,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它们进场更看重长期价值,不会因为短期波动就撤,能给市场托底。

理由3:政策“托底信号”明确,不会放任波动

最近政策面一直在释放“稳市场”的信号,2025年7月8日(周二),央行召开“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定”座谈会,明确提到“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资金更多流向A股市场”;7月10日,证监会也发文说“要优化IPO节奏,6-8月IPO募资规模控制在每月300亿元以内”,避免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还提到要“支持公募基金发行‘专精特新’主题产品”,给先进制造、消费等板块找增量资金。

这些政策不是“喊口号”,而是有实际动作——比如6月央行全额续作了2500亿元MLF,没缩量;5月以来已经有3家基金公司拿到“专精特新”产品批文,很快就能发行。而且从历史上看,当上证指数在3300点附近时,政策托底的效果特别明显:今年5月、6月两次跌到3300点以下,都因为政策信号反弹回来,所以下周一就算开盘低开,也会有资金借着政策信心进场,不会让大盘一直跌。

当然,“窄幅震荡”不代表没机会,也不代表可以随便操作。下周一要做好三个准备,才能应对这种“磨人”的行情:

准备1:别追高,盯紧“低估值+有支撑”的板块

现在资金的偏好很明确——只认“低估值、有政策支撑”的板块,比如消费、新能源、先进制造,这些板块的估值都在安全区间:

- 消费板块(家电、食品)市盈率(TTM)17.8倍,比近5年平均值22倍低了19%;

- 新能源板块(储能、光伏)市盈率24.5倍,比近5年平均值30倍低了18%;

- 先进制造板块(机器人、高端装备)市盈率27.2倍,比近5年平均值32倍低了15%。

下周一如果这些板块回调到关键支撑位(比如消费跌到17.5倍以下、新能源跌到24倍以下),可以适当关注,但千万别追高——比如某消费股周五涨了1.8%,周一开盘如果再涨0.5%,就别着急买,等它回调到0.5%左右再看,避免追在短期高点。

准备2:控制仓位,别满仓也别空仓

现在这种“等信号”的行情,最忌讳两种操作:满仓和空仓。满仓的话,如果大盘突然回调,手里没现金补仓,容易慌;空仓的话,如果周末出了利好(比如MLF续作超预期),周一高开,又容易踏空。建议仓位控制在5-7成:比如手里有10万元,5万元买股票(分散在消费、新能源里),3万元买货币基金(随时能取),2万元留现金,这样不管涨还是跌,都有应对的空间。

举个例子:如果下周一开盘低开,就用留的现金补一点消费股;如果高开,就把手里涨得比较多的股票(比如短期涨了5%以上的)减一点仓,落袋为安。不用追求“卖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只要操作灵活,就能避免大部分风险。

准备3:别盯短期涨跌,关注“两个信号”

下周一最重要的不是看大盘涨了多少,而是盯两个“关键信号”:

一是成交量能不能放大到7500亿元以上——如果成交量上去了,说明资金开始主动进场,后续可能突破3360点的压力位;如果还是7000亿元左右,说明资金还在观望,继续震荡;

二是盘中有没有“板块带头”——如果消费、新能源里有龙头股涨停,或者先进制造板块涨幅超1.5%,说明有资金在主动拉板块,大盘稳住的概率更大;如果没板块带头,就继续观望。

这两个信号如果都是积极的(成交量放大、有板块带头),可以适当加仓;如果信号一般,就保持仓位不动,不用强行交易。投资不是“每天都要操作”,等明确的信号出现再动,反而更稳妥。

最后想跟大家聊几句实在的:现在的震荡行情虽然磨人,但其实是“筑底”的过程——就像种地前要先翻土,土翻松了,后续播种才能长好。很多人觉得震荡没机会,其实不然,只要选对低估值的板块,控制好仓位,等CPI、MLF这些信号明确,就能抓住后续的机会。

不知道大家下周一准备怎么操作?是打算加仓低估值板块,还是减仓观望?或者你们觉得下周一大盘能不能突破3360点的压力位?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想法,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来源:知情达理苹果9rCk1C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