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两千多天,听起来挺长,可仔细想想,不过是七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时间这东西,攥得越紧,溜得越快。
这个数字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心口。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两千多天,听起来挺长,可仔细想想,不过是七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时间这东西,攥得越紧,溜得越快。
前几天翻老相册,看到四十多岁时的照片。那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想着退休后要周游世界,要学书法画画,要和老伴把没逛的地方都逛遍。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护照还是空白的,画笔也没拆封。我们总把想做的事留在“以后”,却忘了时间从不等人。
楼下老陈上个月走了。周一我们还在一起下棋,周五就听说他夜里睡着再没醒来。他书房里还摆着新买的文房四宝,包装都没拆。
这件事让我想了很久——我们以为的“未来”,其实脆弱得像清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
现在我开始学着计算每一天的价值。不是算计,是计算。把每一天都当成独立的生命单元,问问自己:今天有没有好好笑过?有没有为喜欢的事花时间?有没有对在乎的人表达心意?
昨天女儿打电话来,我没像以前那样催她挂电话,反而多聊了半小时。听她说工作上的烦恼,听外孙在背景音里咿呀学语。这些平凡的瞬间,突然变得格外珍贵。
我开始整理家里的旧物。不是大扫除,而是温柔地告别。
那件再也穿不下的中山装,送给需要的人;那些年轻时收藏的邮票,分给喜欢集邮的邻居。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就该去往下一个需要它的地方。
老伴笑我变得感性了。也许是吧,到了这个年纪,终于明白很多东西留不住,也不需要留。重要的是那些融入生命的记忆,是那些让心温暖过的瞬间。
我和老伴约定,每周至少一起看一次日落。就在阳台上,泡一壶茶,什么都可以聊,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夕阳每次都不一样,就像我们的每一天,看似重复,其实都是崭新的。
我还开始写简单的日记。不写长篇大论,就记三件事:今天最开心的瞬间,最感谢的人,一个小小的发现。坚持了三个月,回头看,原来平凡的日子里有这么多闪光点。
有年轻人问我,到了这个年纪会不会害怕。说实话,与其说害怕,不如说更懂得了珍惜。
珍惜还能自己上下楼的腿脚,珍惜还能看清报纸的眼睛,珍惜还能叫出老友名字的记忆。这些看似平常的能力,都是时间给的礼物。
朋友老李上周末来看我,我们坐在院子里喝茶。他说最近总睡不好,担心很多事。
我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活到八十三岁,我们还有两千多个早晨可以醒来,两千多个机会看见阳光,听见鸟叫,品尝热腾腾的早餐。这么一想,每个醒来的清晨都值得感恩。
现在我开始学习“断舍离”,不是流行的那种,是我自己的版本。
舍弃不必要的烦恼,断开无意义的纠结,离开消耗精力的关系。给心里腾出更多空间,装真正重要的东西。
昨天在公园看见一对年轻情侣吵架,女孩气得转身就走。我真想告诉他们,好好说话,好好相爱,因为能在一起的时间,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如果非要说什么感悟,那就是:别等明天,别等以后,想说的话今天就说,想见的人抽空就见,想做的事找时间就做。
我们拥有的不是模糊的“余生”,而是清清楚楚的、一天一天减少的日子。
两千多天,听起来很短,但仔细想想,也足够做很多事了。足够读完想读的书,足够和老伴把周边的公园都逛遍,足够看着孙辈又长高一大截,足够在平凡的日常里找到不平凡的幸福。
时间从来不多,但也从来不少。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地、全心全意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毕竟,生命不是以长度衡量的,而是以深度和温度来计算的。
来源:SL深蓝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