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国民党为兵败退台湾?从毛泽东和蒋介石大气象对比就知道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17:52 2

摘要:我们读过历史军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40年代末进行三年解放战争,蒋介石800万军队为什么打不过毛泽东200万军队?

我们读过历史军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40年代末进行三年解放战争,蒋介石800万军队为什么打不过毛泽东200万军队?

今天,我们聊一聊这个历史话题,不聊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败国民党,不聊国民党为何战败了后败退台湾,先从毛泽东的诗词豪迈大气和蒋介石日记中的军事检讨说起。

第一,说一说毛泽东的诗词的大气象

一代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乃是非常人、写非常事、出以非常之笔这种“三重非常”的产物,笔锋运行于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之间,却蕴含着雄伟的气魄、巨大的智慧和从容的风度,散发着一股旋转乾坤、搏击人心的审美情趣、伟人大气。

毛泽东诗词豪迈奔放,充满了一股英雄主义气概,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读毛泽东的诗词,令人荡气回肠。

1949年4月下旬,毛主席在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战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首都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主席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主席的书法手迹

这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

第二,聊一聊蒋介石日记的军事检讨

蒋介石一生坚持写日记

蒋介石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各方褒贬不一。《蒋中正日记揭秘》许多人也许没看过,他的一生坚持写日记。

众所周知,作为研究蒋介石的第一手材料,蒋介石日记历来为学者重视。蒋介石从1917年开始,几乎每天写日记,连续55年,不但记录政事,也有私生活。

国民党内战失败后,痛定思痛,蒋介石检讨着自己在大陆失败的原因。

蒋介石认识到自己在发动内战之初所实行的“速战速决”、“全面进攻”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我们在进攻中虽然占领了许多城市,却要处处设防,尤其是交通要点和后方基地更须置重兵据守,每处至少布置一团以上兵力,我们的兵力就这样被四处分散,并且都成了不能机动使用的‘呆兵’,而共军则能随时集中主力,采取主动,在我们正面积极活动,伺机突袭,将我各个击破。”

蒋介石在作了这些战略检讨之后,认为:“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一起

蒋介石总结了四条“自己打倒自己”的原因:

第一,是内部不能精诚团结,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拨的可乘之机。

第二,是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

第三,是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

第四,是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伟大。

蒋介石反思了自己的军队,总结了高级将领们的八大缺点:

(一)本位主义;(二)包办主义;(三)消极被动,推诿责任;(四)大而无当,粗制滥造;(五)含糊笼统,不求正确;(六)因循苟且,得过且过;(七)迟疑犹豫,徘徊却顾;(八)主观自大,故步自封。

由此,蒋介石认为,他的军队也就成了“六无”之军,即“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

由此,蒋介石认为,军人们也就成了“六无”之军人,即“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的军人。

由此,蒋介石得出结论:“非失败不可。”

毛泽东和蒋介石

从共产党、国民党两位领袖的诗意和军事检讨中,可以看到,胜利都不需要理由,失败总有一千个理由。

10月18日,国民党新一任主席将迎来正式竞选,主席将从6名参选人中产生,但从今天现状看,国民党进入一个想突破、但无底气,想发展、但无人气的盘整期。

国民党从1949年退居台湾后,一直存在三大顽疾:一是僵化不改革,二是腐败不廉洁,三是分裂不团结。

同时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内部不团结,省籍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政治上失去灵魂,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三是接班人出现断层,国民党党员队伍全面老化,严重不接地气,不得民心。四是缺乏党建基础,理念混乱,内斗不止。

从当前国民党主席选举行情看,郑丽文、张亚中基本能被大陆接受,洪秀柱已经定调:国民党主席选举,必须以“九二共识”和两岸统一为前提。

从毛泽东诗词,到蒋介石日记,感慨万千!大文豪苏轼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金一南教授说:“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来源:军戈守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