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荣梓杉工作室发了否认声明,说他从未和李禹熹谈过恋爱,还已经报警;但与此同时,网上几乎一边倒地把话题扔到他身上,评论区被网友当成吐槽大会,骂声不断。声明本想止血,结果把更多细节拉到台面上,反而把他推到风口浪尖。
荣梓杉工作室发了否认声明,说他从未和李禹熹谈过恋爱,还已经报警;但与此同时,网上几乎一边倒地把话题扔到他身上,评论区被网友当成吐槽大会,骂声不断。声明本想止血,结果把更多细节拉到台面上,反而把他推到风口浪尖。
事情的最近进展是这样的:李禹熹在社交平台发了长文,附上了报案回执和医院诊断证明,讲述了她和荣梓杉从相识到分手再到身体冲突的整个过程。她说时间线从去年7月开始,先是加了好友,后来因为对方去国外录节目,两人见面少了;等荣回国,两人确立关系,这段关系维持了大概三个月。接下来出现频繁联系不上、电话打不通的情况,冷淡持续了两个月,李听说他有出轨传闻后去当面质问,荣先是道歉保证不再犯,说有艺人身份不能公开,李虽不舒服但接受了。随后她发现荣在恋爱期间至少有三位暧昧对象,甚至有一次把她和另外两人一起约来看他的演出。知道情况后她提出分手,一个月后又复合,荣说不会再犯,又哄回了她。之后两人经常吵架、和好,李还称荣曾用她家人威胁她不许声张。到了今年10月8日,李说自己刚回家就被荣打了,人从头到尾没有还手,随后报警立案。李文里有很多细节,写得比较连贯,也放出了相关证据截图。
紧随其后,荣梓杉工作室出来回应,口径截然不同:否认双方有过恋爱关系,把李描绘成长期跟踪骚扰者。工作室称从年初起李就通过跟踪、利诱、套取行程等手段接近他,借称亲密关系让周围误会,甚至用极端方式逼迫他承认和道歉,包括以死亡威胁来胁迫。关于肢体冲突,工作室说并非单方面施暴,强调双方都有报案记录,并晒出一张报案回执,表示已开始搜集证据,准备走法律程序。两边都说自己有证据,但目前公开能看到的主要是李曝出的部分材料和工作室的一张回执,很多细节还在双方各自陈述里。
事件发展到这一步,网友反应很快。评论区不是冷静讨论证据,而是把荣以前的公共形象拿出来扒。有人翻出他走红后的争议:有博主曾爆料他跟前公司有过劳资纠纷,说他在走红后把前老板告了;那条爆料后来博主账号被封,真假还有待查验。还有在综艺节目《花少6》里的片段被反复截取和传播,节目里拍摄时间长,演员防线容易被看穿。网友提到他在节目上的一些行为——坐车时不挪位、和前辈对话时的表情、跟邓恩熙搭档做导游时玩手机等,觉得这些细节和李说的私下互动似乎能拼出一条线索。惠英红也在节目里曾用半开玩笑的方式评价过他“像个老前辈”,这句话后来被拿来当佐证,网民们的吐槽越来越尖。有人觉得荣的回应缺乏实锤,于是开始在评论里追问细节、讽刺他的公关策略,把工作室下的声明当成“自证其罪”的材料来拆。
再往回看双方各自的指控细节。李把时间节点交代得比较清楚:7月加好友、国外录制、回国确立关系、三个月的稳定期、两个月的冷暴力、发现多位暧昧对象、当面质问被哄好、之后的反复和威胁、10月的伤情和报警。她的文字里有具体场景描写,比如去找他没找到、打不通电话、当面谈话的对话氛围、以及被说服复合的过程。工作室的版本把这些都翻成了“单方面幻想+长期骚扰”,并列举了所谓跟踪、套取信息、利诱之类的行为,称李为极端私生粉,还提到她动辄以生死威胁逼迫对方道歉,这在公众看来是相当严重的控诉。对“打人”一事,双方也说法不同:李说是对方打她,她没有还手;荣则称有互殴成分,强调自己也有报案。
舆论的焦点除了事件本身,还有证据问题。很多网友在问:有那些关键的聊天记录、位置轨迹、监控、微信通话记录吗?李晒出了报案回执和医院诊断,这两个材料被一些人当作可信度较高的证据;工作室的回执在形式上也能说明双方都有法律动作,但这并不能替代事件经过的全部细节。有人在评论里提到一句话:有时一句否认不如不说,公开发声明要拿出明确证据,否则容易被认为在搪塞。对荣来说,声明发布后,反而被不断拉出更多过去的小细节来当佐证,这些零碎的节目镜头、过往爆料、前辈的话都被拼合成“人设有问题”的合力。
再退一步看看人物背景:荣梓杉19岁,靠《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一角走红,带着“国民弟弟”的标签,有高关注度也有粉丝压力;李禹熹是中戏学生、参加过冬奥会,有一定学业和公共经历。两人身份差异、关注度差异、以及艺人需保密的现实,都成为双方互动的缓冲或冲突点。艺人公开关系的代价和粉丝文化的极端性,在这条时间线上显得很关键:一个是公众空间里需要维护的形象,一个是被指控开始采取极端方式去确认或逼迫真相的私人反应。
事件还牵扯到法律层面,双方都已提到要走法律程序,工作室说要追究相关责任人,李也提交了报警材料。现在外界能看到的材料有限,很多指控还需要警方调查的结果来证实。与此同时,社交平台的讨论没有沉寂,反而在不同碎片之间不断生成新的疑问和吐槽点,过去的综艺片段、匿名爆料、明星圈内的半开玩笑评价,都被拿来做解读的依据。
看着这些来回的指控和反指控,观众能见到的是一连串时间点和证据片段,以及两种完全不同的叙事路线。事情还在发展,双方都在收集材料、走程序,社交媒体上热度没降。事情复杂,信息还在堆叠,接下来能不能走到一个权威结论,关键还是要看警方和法律程序出的东西。
来源:阿曼娱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