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法学专家纷赴基层服务 点亮法治新“枫”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21:49 1

摘要:法学专家进驻基层一线贡献法治智慧,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今年来,茂名市法学会组织全市百余名法学专家奔赴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通过依托覆盖全市镇(街)综治中心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

法学专家进驻基层一线贡献法治智慧,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今年来,茂名市法学会组织全市百余名法学专家奔赴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通过依托覆盖全市镇(街)综治中心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活动,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普法宣讲30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00余人次,成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4000余起。通过“送法上门”与“服务下沉”相结合,既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矛盾分流止纷争

古荔树下延发展

2024年夏至,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的高州市根子镇迎来荔枝丰收季,漫山遍野的红果压弯了枝头,7万多亩荔枝林创造了超百亿元的全产业链价值。这背后,藏着法学专家朱祖永多年来的默默耕耘,他用心用情用力传播普及法律知识,化解涉农矛盾,把田间地头、果园林地变成了最生动的“法治课堂”。在某次下沉基层普法过程中,朱祖永被前来咨询的村民团团围住。“农业公司要把99棵老荔枝树锯矮,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原来,某农业公司承包荔枝树后,不但要采摘果实,还要求把果树矮化处理和品种嫁接。可在村民眼里,这些树是“看着祖辈长大”的宝贝,哪怕结的果子少,也绝不能动“筋骨”。

法学专家朱祖永成功化解99棵百龄荔枝树承包纠纷。

朱祖永立即启动法学专家协助综治中心调解机制,联动镇党委搭建对话平台,组织双方坐下来“说理讲法”。调解现场,朱祖永耐心地给双方解析权利边界与物权限制条款,既以法律为准绳厘清权责,更以乡土情怀共情共鸣:“这些荔枝树就像村里的祠堂,是村民的精神根脉啊。发展是好事,但不能杀鸡取卵,把根弄没了”。最终,农业公司同意解除租约,保护了这99棵老荔枝树。

不久后,茂名市区直达根子镇的旅游公交专线开通,这些百年古荔树成了网红打卡点,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曾经单纯依赖鲜果销售的村民,如今靠着“古荔经济”收入翻番,真正实现了“保住根脉,鼓起钱袋”的双赢局面。

树立婚嫁新民风

助力移风易旧俗

信宜市的张卫东、彭秋香均是来自法院审判一线部门的法学专家,对家事审判业务非常熟悉,两位专家对信宜市法院近三年来因彩礼产生的纠纷进行了调研,发现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折射出当前年轻群体婚恋价值观的偏差。

为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嫁彩礼观念,两位法学专家带领宣讲团队走进“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礼垌村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为当地村干部和村民开展一场“拒绝高价彩礼,弘扬婚嫁新风”的主题普法活动。活动现场,宣讲团队向村民们解读关于彩礼的认定范围、彩礼和恋爱期间赠予的区别等问题,引导村民摒弃盲目跟风心理,自觉破除“彩礼越高越体面”的陈旧观念,倡导“重情轻利、缘定初心”的婚嫁新风,强调婚姻的本质是情感共鸣而非物质交换。

法学专家彭秋香开展“拒绝高彩礼”法治宣讲。

由于宣讲内容切合当前社会热点,各方媒体纷纷宣传报道,活动引发全社会广泛讨论和民众关注,广大基层群众进一步加深对涉彩礼法律问题的了解认知,达到“普法一场,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以法破局纾困惑

稳经济法企同行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少企业遇到与资金周转、企业撤并登记等相关法律困惑。为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化州市法学会联合市企业家协会,组织法学专家“送法进企”,为企业家举办民法典专题宣讲活动。

法学专家苏正海在“送法进企”活动中与民企代表交流。

活动邀请法学专家苏正海作为化州市30多名企业家代表作了主题为“以法护企,行稳致远”的普法宣讲。宣讲中,苏正海围绕民法典合同编、中小企业登记管理规定等内容,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为企业代表进行解读。在互动交流环节,苏正海耐心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

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主讲的法学专家非常了解现代企业运作流程,讲解直达痛点,针对性强,让企业家及时掌握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做到依法合规经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从政策解读到实务指引,从风险预警到纠纷化解,这场活动不仅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权威法律“导航”,更通过培育“法治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发展。

法治宣讲阐法理

家事顾问伴身边

“法学专家不仅要做法律的宣讲员,更要成为群众长期的家事顾问。”担任滨海新区法学专家的庞奇凤对活动颇有感触。庞奇凤用一场场“有温度”的普法实践,架起了法律与民生的暖心桥梁。

法学专家庞奇凤在基层开展普法宣讲。

在电城镇的宣讲现场,庞奇凤以“拉家常”的方式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生活道理,聚焦继承与婚姻家庭两大民生关切领域,通过“案例讲解+条文解读”的方式,把“遗产继承顺序如何确定”“农村宅基地房屋怎么分”“离婚冷静期财产分割注意事项”等群众常遇的法律问题,揉进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里,让听众明白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继承权益。

宣讲后,庞奇凤主动打破“台上讲完就走”的常规,主动公开联系方式,并承诺只要群众有法律上的困惑疑问,自己都可以免费解答。

在活动结束后,群众来电咨询果然络绎不绝,庞奇凤都热情耐心地给予一一解答,成为当地群众信任的“家事法律顾问”。正如她所说:“群众不懂法,所以他们有理却捋不直,有委屈却说不出。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能让群众因为不懂法而吃亏,更不能让法治在基层失声。所以,我愿意帮助他们代言发声,虽然自己会增加一些工作量,但作为法学专家,我责无旁贷,为群众答疑解惑,做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我倍感自豪。”

好心平安茂名编辑部

编辑:陈天豪

初审:吴童

复审:梁艳

终审:陈瑞振

来源:茂名市法学会

来源:好心平安茂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