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叙利亚新任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走进克里姆林宫,与普京面对面,可他带来的见面礼却让外交氛围瞬间紧绷;要正式要求引渡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文|肉松小贝
编辑|史不得呀
日前,莫斯科,一场暗流涌动的会晤悄然开启。
叙利亚新任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走进克里姆林宫,与普京面对面,可他带来的见面礼却让外交氛围瞬间紧绷;要正式要求引渡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这不仅打破了俄叙多年的兄弟情谊,更把普京推到尴尬境地:是继续护着昔日盟友,还是顺势合作新政权?
2025年10月15日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会谈室的空气像结了冰。
叙利亚新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刚落座,就向普京抛出了一个尖锐要求:请将巴沙尔・阿萨德引渡回叙利亚,接受人民审判。
这个被索要的前总统,曾是俄罗斯在中东最倚重的盟友。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俄罗斯2015年果断出兵,赫迈米姆空军基地的战机日夜巡航,塔尔图斯港的补给舰保障不断,硬是帮阿萨德稳住了政权。
那些年,阿萨德访俄时,普京会亲自陪同,俄罗斯媒体称他为“坚定的战略伙伴”,红场阅兵的观礼台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可2024年底,局势彻底反转。
沙拉率领武装力量推翻阿萨德政权,这位前总统带着家人先逃到伊朗,随后辗转流亡莫斯科,成了俄罗斯口中的“人道主义庇护者”。
但实际上,阿萨德更像个“红场囚徒”不能公开露面,没有自由行动权,连日常行踪都被严格管控。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沙拉访俄前两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紧急辟谣,否认“阿萨德在莫斯科遭投毒”的传闻,强调其生活一切正常,甚至放话要追究谣言散播者。
如今再看,那不过是俄政府的“心慌掩饰”——阿萨德早已不是俄罗斯的“战略资产”,而是甩不掉的“负资产”,沙拉的要求,直接把这块“烫手山芋”扔到了普京面前。
沙拉敢在克里姆林宫提这种不给面子的要求,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精心设计的一石三鸟策略。
第一是为了稳固国内统治。
阿萨德家族统治叙利亚半个多世纪,内战期间的人权争议、战争罪指控早已让民众不满,“清算过去”成了普遍诉求。
若能将阿萨德引渡回国审判,沙拉新政府的合法性会瞬间夯实,这相当于向全国宣告:“旧时代彻底结束,现在由我主导新秩序。”
此前推翻政权时残留的零星反对声音,也会因这场“正义审判”烟消云散。
第二是向西方递投名状。
美国之前给沙拉贴过“恐怖主义”标签,还悬赏1000万美元通缉他,可如今态度陡变:不仅取消悬赏,还给予叙利亚能源领域六个月的金融豁免。
沙拉看得明白,西方不在乎叙利亚是否民主,只在乎“是否跟俄罗斯切割”。
沙提引渡要求,就是向西方表忠心:“我已与旧政权彻底划清界限,未来愿与西方合作。”
第三是给普京做“压力测试”。
沙拉清楚,俄罗斯在叙利亚最核心的利益是塔尔图斯海军补给港和赫迈米姆空军基地,这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唯一的军事存在,丢了就等于退出中东战略博弈。
所以沙拉拿引渡当筹码,逼普京二选一:要么交人,双方继续谈基地使用权;要么不交,未来叙利亚的所有合作都免谈。
甚至沙拉还特意提了句“叙利亚正与中俄建立战略关系”,潜台词很明确:“你不配合也没关系,我还有中国的重建资金兜底。”
这套策略,跟当年特朗普对伊朗、欧洲的“极限施压”如出一辙;先把最敏感的问题摆上台,打破旧规则,逼着对方按自己的节奏让步。
沙拉算准了普京不敢轻易放弃中东利益,才敢如此步步紧逼。
面对沙拉的逼宫,普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怎么选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若拒绝引渡,麻烦会立刻找上门。
沙拉新政府会直接质疑俄军在叙利亚的合法性:“你庇护我们认定的罪人,凭什么还占着我们的基地?”届时叙利亚可能会要求俄军撤走,俄罗斯十几年在中东攒下的战略家底,可能一夜清零。
更严重的是,中亚、非洲那些依赖俄罗斯支持的政权,会对俄产生信任危机:“今天俄罗斯能不管阿萨德,明天会不会不管我们?”俄的盟友体系可能就此松动。
可若同意引渡,代价更大。
当年俄罗斯为保阿萨德,出兵、花钱、在联合国投否决票,付出了巨大成本,如今说卖就卖,等于打自己的脸。
以后谁还敢跟俄罗斯结盟?国内民族主义者也会强烈反弹:“我们怎能背弃盟友?”
眼下俄罗斯还深陷乌克兰冲突,军事、经济资源本就紧张,再加上国内政治压力,局势会更被动。
现实情况也容不得普京硬刚。
俄罗斯目前的精力主要放在乌克兰战场,根本没多余资源应对叙利亚的变数。
若失去叙境内的两个基地,地中海航线、中东能源利益都会受影响,战略上会进一步收缩。
所以克里姆林宫目前只敢模糊回应“将继续对话”,大概率想拖时间,用其他条件换沙拉松口;比如增加武器出口、提高基地租金,先把引渡的事压下去。
而阿萨德,如今就是棋盘上的一颗废子,命运全由别人掌控。
有人把阿萨德和萨达姆、卡扎菲对比,其实本质一样:这些曾被大国扶持的“强人”,一旦失去利用价值,最终都会沦为利益交换的牺牲品。
从“盟友”到“包袱”,阿萨德的身份转变,不过短短一年多。
结语这场莫斯科的外交博弈,是国际政治残酷法则的又一次上演,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沙拉用阿萨德当筹码,赌的是俄罗斯不敢放弃中东;普京犹豫的,是要不要为现实利益舍弃“可靠盟友”的名声。
对俄罗斯来说,这次选择将影响未来十年的中东布局:保阿萨德,短期可能保住信誉,却会丢了长远利益;交阿萨德,能换一时安稳,却可能寒了盟友的心。
在大国博弈里,个人的荣辱生死,从来都是利益计算的附属品。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叙利亚领导人将晤普京,“正式要求移交阿萨德”》,2025-10-15
央视新闻客户端:《普京与叙政权领导人会谈 叙方:有意重启与俄关系》,2025-10-15
来源:史不得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