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多数人眼中,非洲是一片贫穷落后的土地,然而一对中国70后夫妻却在这里发现了巨大商机。沈延昌和杨艳娟——这对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霸夫妻,在非洲卖纸尿裤和卫生巾,年营收高达32亿元,成为非洲市场当之无愧的“纸尿裤之王”。
在大多数人眼中,非洲是一片贫穷落后的土地,然而一对中国70后夫妻却在这里发现了巨大商机。沈延昌和杨艳娟——这对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霸夫妻,在非洲卖纸尿裤和卫生巾,年营收高达32亿元,成为非洲市场当之无愧的“纸尿裤之王”。
2025年8月,他们的企业乐舒适有限公司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揭开了这个隐秘商业帝国的面纱。以2024年销量计算,乐舒适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和卫生巾市场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0.3% 和15.6%。
01 非洲淘金:从学霸到“纸尿裤之王”的蜕变
沈延昌和杨艳娟的故事始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两人均毕业于工业自动化专业。
毕业后,沈延昌原本有一份稳定的“铁饭碗”工作,而杨艳娟则继续深造,拿下硕士、博士学位后曾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
1997年,不甘平凡的沈延昌决定南下广州闯荡。
他偶然入职了一家业务在非洲的港资公司,这段经历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非洲市场的商机。
2000年,沈延昌和杨艳娟共同成立了一家商贸公司,开始向非洲客户出售生活、生产用品。
2004年,他们正式成立了森大集团,专注于海外贸易。
乐舒适作为森大集团内部孵化的快消卫生用品业务,于2009年正式展开运营。
经过十余年发展,这块起初不被看好的业务如今已成为集团的重要支柱。
02 商业帝国:57亿片销量背后的经营奥秘
乐舒适在非洲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一套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
深度本地化是他们的核心战略。当同行还在依赖跨境运输时,乐舒适已在非洲建立了8个生产基地、51条生产线,成为非洲工厂布局最多的卫生用品企业
这种“产地销”模式不仅规避了高额关税和物流成本,更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多渠道分销网络覆盖了非洲30余个国家。公司在12个国家设立了18个销售分支机构,合作超过2800家批发商和零售商。
在肯尼亚的小镇杂货店或加纳的集市摊位,Softcare品牌的卫生用品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首选。
多品牌战略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乐舒适旗下拥有Softcare、Veesper、Maya、Cuettie、Clincleer等多个品牌。
核心品牌Softcare定位于中高档市场,主要面向消费能力较强、追求高品质产品的中高端消费者。
03 财务图谱:三年净利润增长五倍的奇迹
乐舒适的招股书揭示了一组令人惊叹的财务数据。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约3.20亿美元攀升至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利润表现:同期净利润由0.18亿美元跃升至0.95亿美元,增幅超过五倍,净利率也由5.7%增至21.5%。
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其毛利率在2022—2024年分别为23.0%、34.9%、35.2%,2025年前4个月为33.6%。公司解释这得益于规模效应、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汇率风险控制的改善。
04 市场潜力:非洲大陆的人口红利与消费升级
非洲卫生用品市场的巨大潜力是乐舒适成功的重要外部条件。
非洲是全球最年轻的大陆,人口年龄中位数仅20岁,并拥有全球最高的人口出生率。
但与此同时,非洲婴儿纸尿裤的渗透率仅约20%,卫生巾渗透率仅约30%,只有欧美等发达市场的三分之一。
这一低渗透率预示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据预测,到2029年,非洲婴儿纸尿裤、拉拉裤、卫生巾市场规模将达到56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47%。
2020年至2024年期间,非洲地区新生儿数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在全球各洲中位居首位,且2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50%。
这片土地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05 出海典范: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生存之道
乐舒适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出海非洲的一个缩影。过去十余年,中国资本、技术和产业经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非洲落地。
在乐舒适之前,已有传音控股成为“非洲手机之王”,2017年一举超越三星,成了非洲最大手机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采用本地化生产+品牌输出的模式,直接建立制造或装配基地,以降低运输与关税成本、强化本土竞争力。
国轩高科正在摩洛哥筹建超级电池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计划大幅扩大其在南非的经销商网络。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大约一半的中企在海外面临当地监管与合规的挑战,很多企业的海外工厂建设和投产周期远超预期。
汇率波动、政策风险、文化差异都是横亘在中国企业面前的现实挑战。
06 网民热议:质疑与赞誉并存
乐舒适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人对这对夫妻的创业精神表示钦佩:“这才是真正的实干家,不追逐风口,而是在别人看不上的地方默默耕耘
有人惊叹于非洲市场的潜力:“原来非洲有这么多的商机,我们总是盯着欧美市场,却忽略了近在眼前的机会。“
也有网友对其商业模式表示认可:“低价策略才是打开新兴市场的正确方式,非洲普通家庭确实买不起国际大牌的高价产品。“
不过,也有人对公司的未来表示担忧:“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可能影响长期盈利能力,随着非洲经济发展,消费者可能会转向高端品牌。“
还有网友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最大的挑战不是市场,而是本地化运营和风险管理,乐舒适需要证明自己能持续适应非洲市场的变化。“
随着乐舒适冲刺港交所,沈延昌夫妇二十余年的创业长跑即将迎来里程碑式的节点。从哈尔滨到广州,从中国到非洲,这对夫妻用一片小小的纸尿裤,撬动了一个数十亿元的大市场。
当多数人只看到非洲的贫穷与落后时,他们看到的却是满地的商业机会与待释放的人口红利。 乐舒适的故事向所有创业者揭示了一个真理:有时候,与其在红海里挣扎,不如去蓝海开拓。
来源:沈氏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