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护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举办《北京市“十五五”中医护理发展规划》专家研讨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18:15 2

摘要:为深入规划北京市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方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办公室编制《北京市“十五五”中医护理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近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调研员祝静、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

为深入规划北京市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方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办公室编制《北京市“十五五”中医护理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近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调研员祝静、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林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王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主任韩斌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教学部主任郭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护理部原主任曹艳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静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主任唐玲主持。

首先,祝静代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对“十四五”期间北京市中医护理在服务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播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进行总结。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支持中医护理事业发展,在国家及北京市政策指导下,“十五五规划”要在深入挖掘特色优势项目基础上,聚焦服务能力升级、创新模式落地、文化国际传播等重要方向,推动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乐代表东方医院表示,全市中医护理工作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得到长足发展。医院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编制工作。同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快制定中医非药物技术操作规范。二是界定中医护理技术范畴及操作主体资格。三是加强护理运营管理,建立中医护理绩效考核与薪酬机制。四是提升人文关怀与职业认同,增强从业归属感。

林燕强调三大战略规划方向,旨在应对社会需求推动行业创新,一是惠民服务拓展,强化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探索“互联网+护理”模式,加强疾病预防与科普工作。二是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护理技术融合创新。三是技术突破与服务升级,积极探索数字孪生技术等新兴科技在护理场景中的应用。

韩斌如提出,在传承“十四五”特色优势基础上拓展多学科融合。第一,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质控网络。第二,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难题,积极推动“无陪护”病房等新型服务模式的试点工作。第三,推动智慧病房、移动护理、电子护理文书等系统的普及与深化应用。第四,将科普工作体系化、品牌化。

郭红建议,第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中医护理的融合。开发中医护理知识图谱和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提升服务精准性与科学性。第二,健全以临床目标为导向、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护教研一体化管理体系。搭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和跨学科科研合作机制,实现教学-临床-科研良性循环和协同发展。

曹艳霞提出,要以高站位、宽视野谋划“十五五”规划。一是探索制定中医护理特色质控指标,将辨证施护个案质量等纳入考核。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医护康一体化模式。三是突出人文与文化建设,强化职业精神。四是加强科研转化,设专项基金支持。五是推动科普与国际化,提升国际话语权。

李静建议,第一,探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医护理岗位胜任力的规培模式。第二,强调依法执业与技术准入,针对当前中医护理技术在实施中面临的执业边界不清问题,建立系统性的技术准入培训和资质认证制度,为护士的临床实践提供坚实的政策与法律支持,让护士执业有章可循、有证可依。

会议最后,唐玲表示,作为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主任,将凝聚全市专家智慧,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本次会议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未来将兼顾高度与务实,既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又要凸显北京特色,力求形成可指导、可实现、可评价的北京市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纲领性文件,为首都健康贡献力量!

弘扬国粹 传承创新

文/李野

图/朱进晴

审核/唐玲

审阅/王乐、曹俊岭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