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寒武纪·追光科学魂 | 舒德干院士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举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16:46 2

摘要:10月15日晚,正值西北大学123岁校庆日,长安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灯火通明,一场以“探秘寒武纪·追光科学魂”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这里举行。

10月15日晚,正值西北大学123岁校庆日,长安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灯火通明,一场以“探秘寒武纪·追光科学魂”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这里举行。

活动通过科普电影公映、原创科普剧展演和科学家精神报告等多种形式,带领现场师生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舒德干的科学探索历程,沉浸式感受科学家精神的深邃力量。活动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支持。

校党委副书记张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远军出席活动,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地质学系、文学院、博物馆、附属中学等5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张远军、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华洪主持仪式及学术活动。

张清在致辞中指出,123年来西北大学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将学科发展融入强国战略,地质学科正是学校服务国家需求的王牌力量。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建以来,从秦岭矿产资源勘探到黄土高原生态研究,从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到寒武纪生命奥秘解码,以张国伟院士、舒德干院士、张宏福院士、赵国春院士等为代表的一代代西大地质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成果支撑国家资源安全与生态建设。

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科学报告、电影、舞台剧等形式,深刻体悟科学家精神,读懂“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坚守,始终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光影启幕

《寻秘自然:地球往事》首映

再现“天下第一鱼”传奇

影片以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核心线索,用镜头串联起舒德干院士探索“生命起源”的艰辛历程。

镜头回溯至1998 年12月,在云南澄江寒武纪地层的野外考察现场,舒德干教授在堆积如山的岩石样本中,发现了一块毫米级的化石,这一重大发现被公认为地球上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被誉为“天下第一鱼”,不仅填补了脊椎动物起源研究的关键空白,更让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登上国际舞台中央。

影片通过实地拍摄与三维复原技术,生动再现了化石发掘、野外考察、学术论证等科研场景,让观众在光影交织中感受科学的严谨与浪漫。

作为影片科学顾问,舒德干院士将自己数十年科研生涯里“以实证为基、以真理为志”的坚守,悄然融入了影片的脉络之中。“舒院士践行着的‘证据是一切答案的前提’让我明白了,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追求答案的态度和方法。‘科学探索’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由每一步微小的研究,实实在在踩出来的路。”观影结束后,地质学系地质类专业2025级本科生新生宋娅茹深有感触地说。

舞台重现

《天下第一鱼畅想曲》展演

科学与人文的双向奔赴

光影落幕,舞台灯光渐亮。由西北大学文学院与地质学系联合出品、文学院师生倾情排演的原创科普剧《天下第一鱼畅想曲》,以戏剧艺术的形式,将科学故事搬上舞台,实现了“硬核”科研与“浪漫”人文的碰撞。

该剧以舒德干院士及其团队发现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凤姣昆明鱼”的故事为原型,通过戏剧化叙事和象征性舞台表现,再现科学家“探秘寒武纪”的科研旅程。

剧中,少年舒德干对鱼类世界充满好奇,在母亲“凤姣”的鼓励下踏上了科学探索之路。时光交错间,舞台切换至1999年的实验室。舒德干与三位学生围绕一块来自云南的化石展开研究,通过对肌节、鳃囊、心脏、脊索等结构的严谨分析,确认这是一条寒武纪鱼类化石——后命名为“凤姣昆明鱼”。“凤姣”,正是舒德干母亲的名字——他用此命名表达“母亲孕育生命、科学孕育真理”的寓意。

舞台上,演员们用富有诗意的对白诠释科研的严谨,展现了科学家从少年好奇到终身探索的精神蜕变。“舒院士用自己母亲的名字为昆明鱼命名,将‘母亲’的生物学意义与情感意义交融,所蕴含的诗意与情怀让我印象深刻。”西大附中八年级二班学生经悦然说。

据了解,该剧目前已获得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剧目培育专项资助。为打造这部科普剧,创作团队多次走访地质学系实验室,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专业知识,前后多次修改剧本10余稿,力求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精神传承

舒德干院士作主题报告

寄语青年“敢为天下先”

在全场热烈期待中,舒德干院士登台作了科学家精神主题报告“弘扬达尔文科学精神,力行创新”。报告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真挚的人文情怀,讲述了他四十余年科研生涯的求索历程和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舒德干院士从达尔文的科学思想谈起,指出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在于“怀疑、求真、创新与奉献”。他回顾了团队在澄江化石群研究中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攻坚克难,从“天下第一鱼”的发现,到“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构建第一动物树”假说的提出,每一个突破都凝结着中国科学家的理性信念与探索精神。

他寄语青年学子,要在新时代继续发扬科学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求真;既要勇于创新,也要甘于寂寞,在不断探索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科学篇章。

报告现场掌声热烈,不少学生表示深受感动——“科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真理的力量。”

听了舒院士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

同学们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围绕科学理想、科研道路与人生信念

面对面展开真诚交流

交流结束后

舒德干院士还向同学们赠送了

“天下第一鱼”相关文创产品

激励同学们走近科学、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2023年,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

集体奖花落“银发知播”群体

舒德干院士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代表位列其中

时至今日,舒德干院士仍在坚持科普事业

在他的讲解视频中

既有跌宕起伏的古老生命演化过程

也有学术生涯中的个人经验

2025年9月29日

人民日报发表的

《把科学梦想“种”进更多人心田》一文中

舒德干院士讲述了自1999年开始的科普工作故事

从科普图书、短视频、影视、戏曲

到线上线下演讲、研究成果入选初中教材

舒德干院士以20多年的实际行动

让硬核的科学知识广泛传播

从光影里的科研故事,到舞台上的科学叙事,再到院士面对面的精神引领,这场“探秘寒武纪・追光科学魂”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堂生动的 “立德树人” 思政课,深刻诠释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师德师风内核

讲述科学家故事

传播科学精神、激发创新热情

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青年心中的理想与信念

让我们一同行动,在实践中创造新知识

续写属于新时代的科学传奇!

来源:西北大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