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互联网法院把这张罚单钉在热搜墙上:连续30天置顶道歉,一天都不能少。
15.8万,不是封口费,是明码标价的“网络耳光”。
北京互联网法院把这张罚单钉在热搜墙上:连续30天置顶道歉,一天都不能少。
杨紫没出面,判决书替她说话——“造谣不是八卦,是生意”。
这句话,扒开了2023年最脏的一条流量产业链。
三个月里,冯楚轩前女友张某用一张合影,把杨紫、迪丽热巴、赵露思挨个“配冥婚”。
话术统一:深夜、拥抱、资源置换。
网友吃瓜,MCN数钱。
直到判决书落下,人们才看见张某背后的公司早已写好脚本:同一组照片,剪成三版故事,哪家粉丝先吵起来,就推哪家上热搜。
流量=广告分成,一条爆款50万,法院罚的15.8万只是“成本”。
微博这次没装睡。2024年1月,主号永久拉黑,连带三百多个跟风号一夜蒸发。
抖音、小红书同步拔线,像集体拔掉一台嗡嗡作响的造粪机。
网友第一次发现:原来平台真能“一键灭谣”,以前只是不想按。
行业协会跟着补刀。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2月发布《网络侵权处置指引》,把杨紫案写进第一章第一条,配了操作截图:发现谣言→24小时取证→72小时起诉→可申请“热搜冻结”。
文件最后附了一张空白表格,叫“劣迹营销号黑名单”,意思很直白:谁再玩旧账,直接填进去,全行业一起关门。
数字更直观。2023年明星维权案同比涨47%,其中63%是“合影编故事”。
政法大学已经把这类套路写进教材,起了一个学术名——“亲密关系想象侵权”。
翻译成人话:只要P图+暗示,就能让粉丝替律师干活,官司还没开打,艺人已掉半个代言。
杨紫团队换了打法。
过去发律师函,现在直接报警;过去删帖,现在要求平台提供“流量分成明细”。15.8万赔偿里,6.8万是精神损害,9万是维权支出,发票贴在判决书里:公证费、时间戳、区块链存证……给后来者递了一份“维权购物清单”。
清单很快有人抄。
欢瑞世纪春节后贴出招聘:网络舆情法律顾问,底薪40万,职责只有一行——“每天刷热搜,看见造谣就告”。
业内笑称:以前是公关灭火,现在是法务点火,谁先告赢谁上热搜,黑红秒变“司法红”。
杨紫本人没闲着。
《生命树》杀青,她减了8公斤,藏语学到能跟牧民砍价。
广电总局把“扎根人民”四个大字发给她,她转手做成普法短视频,播放量破十亿。
最高人民法院一看:现成的“网络净化代言人”,3月官宣上岗。
网友调侃:别人打官司掉粉,她打官司涨国民度。
品牌方算得精。
厨电、乳制品两家同时签约,理由同一句话:“法院认证的清白,比任何质检报告都硬。
”艺恩数据Q1报表:杨紫商业估值逆势上涨17%,黑热搜越猛,品牌越敢押注——司法判决成了新的“安全垫”。
同案其他人各自飞。
迪丽热巴走高端秀场,巴黎时装周连看三场,粉丝把“合影”刷成高定;赵露思与前公司仲裁还没完,微博设置“一键防搬运”,先求自保。
冯楚轩的公司完成B轮,声明里加了一句“商务合作先过合规审查”,被投资人写进入股协议——资本也开始怕“前女友”。
故事写到这儿,主线已经清晰:一张造谣合影,把娱乐圈的流程重新洗了一遍。
平台、协会、学校、法院、品牌、资本,像齿轮突然咬合,把原来“删帖—沉默—遗忘”的老链条,硬生生升级成“取证—判决—黑名单”的新流水线。
普通人能带走什么?
三样东西:
1. 维权工具箱——公证、时间戳、区块链存证,三步固定证据,成本只要200元,法院认。
2. 平台投诉快捷键——微博“谣言曝光度”入口、抖音“侵权举证”绿色通道,别只会@管理员。
3. 心理止损点——看见“亲密合影”先搜法院公告,没有判决书一律按P图处理,不给眼神就是不给流量。
杨紫在普法视频里说了句话,适合当结尾:“造谣者要的不是你哭,是你点的那一次转发。
不给,就是对黑产最大的暴击。
”
下一次,再刷到类似热搜,别急着吃瓜,先想想15.8万的耳光。
你的一次停留,可能正是别人账本上的收入。
把流量留给判决,把遗忘留给造谣,让置顶道歉替热搜续费——这才是观众真正能给的“戏”。
来源:呦呦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