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爆发流感,疫情可能扩散!紧急提醒:抗病毒药这样用才有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14:05 2

摘要: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流感的认识还停留在“发烧、嗓子疼、扛一扛就过去了”。2024年的春天,国内一度流感高发,医院发热门诊排满了人。多数人直到高烧不退、全身疼痛才意识到问题,盲目吃药,甚至互相推荐“神药”,结果不仅拖延了病情,还可能让病毒变异,增加耐药风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很多人觉得,流感就是“小感冒”,随便吃点药就能好。真相是,流感可以致命,抗病毒药乱用只会雪上加霜!

这不是吓唬人。2025年日本流感爆发,病毒传播速度惊人。你以为流感离你很远?一次不规范用药,可能让病毒变得更强,疫情扩散的速度比你想象快得多。

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流感的认识还停留在“发烧、嗓子疼、扛一扛就过去了”。2024年的春天,国内一度流感高发,医院发热门诊排满了人。多数人直到高烧不退、全身疼痛才意识到问题,盲目吃药,甚至互相推荐“神药”,结果不仅拖延了病情,还可能让病毒变异,增加耐药风险。

身边常有人说,流感和普通感冒差不多,顶多多休息、多喝水。事实正好相反。流感病毒攻击力极强,感染速度快,症状重,容易诱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国家卫健委发布流感防控指南明确指出,流感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人数远高于普通感冒。

数据最有说服力。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2023年全国流感相关死亡病例数已远超同期新冠病例。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一旦得流感,风险直线上升。 即使年轻人,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全身酸痛,也可能一两天内就发展为重症。流感不是“扛一扛”能过去的疾病。

病毒每年变脸,人体免疫系统很难识别。很多人去年得过流感,今年照样中招。家里有孩子、老人,病毒传播更快,易感人群多,疫情只会越烧越旺。

不少人一发烧就冲到药店,抓一盒“抗病毒”药,说是预防流感。更有人把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等药当成万能止痛片,谁发烧谁吃。真相是,抗病毒药不是万能钥匙,吃错时间、吃错剂量,就是给病毒“加油”。

抗病毒药只能在流感早期、并且明确诊断为流感时服用。中国《流感诊疗方案》已经反复强调,只有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才明显。错过这个时间窗,药物几乎无效,还容易引起副作用。

滥用抗病毒药物,会让病毒产生耐药性。病毒一旦“学会”了抵抗,药物就失效,疫情难以控制。日本流感爆发期间,已有大量报道称,部分人因自行服药,导致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这一幕,很可能在中国重演。

药店销售人员、网络“经验贴”推荐的用药方法,往往与权威指南相悖。不按医嘱用药,不仅治不好病,反而让下一波疫情来势更猛。

很多人得了流感,第一反应是“扛一扛”。高烧38℃、39℃,还是死扛。头痛、全身疼、咳嗽、呼吸困难,觉得“再等等就好了”。这种想法害了不少人。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预警提醒,如果出现持续高热超过三天、呼吸急促、剧烈咳嗽、意识模糊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拖延只会让病毒有机可乘。对于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早期干预、规范用药,能极大降低病死率。家有小孩,发热超过24小时,必须警惕流感引发的重症。

一味“顶一顶”,不仅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让病毒更容易侵入肺部、心脏等重要脏器。等到呼吸急促、胸闷、神志不清才送医,很多时候已经晚了。及时识别重症信号,是预防流感死亡的关键。

每到流感季,各种“神药”在社交平台热传,有的甚至炒成了“抢手货”。其实,流感没有神药,靠的是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明确,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秋冬接种,能显著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 疫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人体产生抗体后,即使感染流感,病情也会轻很多。家有老人、孩子、孕妇,建议每年定期接种。

平时生活中, 勤洗手、戴口罩、室内通风,减少聚集,都是防控流感的有效措施。 疫情期间,少去人多密闭场所,出现发热、咳嗽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对流感患者,严格居家隔离,防止家庭内传播。

传言里的“特效药”多半靠不住。 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忌自行购买、随意服用。 盲目跟风,只会让疫情更难以控制。

很多人把抗病毒药和抗生素混为一谈。发烧就吃,咳嗽也吃。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抗病毒药只针对病毒,有严格适应症;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感染有效。

抗病毒药必须在流感确诊、发病48小时内使用。症状已缓解、发病时间已久,药物意义不大。 用药后如果症状加重、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复诊。家里有人得流感,其他家庭成员不是“预防性用药”对象,不能随便服药。

还有人觉得药物多吃几天更安全。 中国《流感诊疗方案》明确,抗病毒药疗程一般为5天,过量服用只会增加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个别人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出现不适,要立刻停药并就医。

儿童、孕妇、老人用药更需谨慎。 不同人群用药剂量、种类都有严格规定,切忌随意加量、换药。网络上流传的“家传偏方”、“自制抗病毒汤药”从未经过科学认证,盲目尝试后果很严重。

抗病毒药不是预防药,也不是万能解药。 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还是接种疫苗和良好卫生习惯。疫情期间,科学用药、规范就诊,才能守住健康底线。

流感病毒传播极快,一个人感染,家里、办公室、学校很快“全军覆没”。日本本轮流感疫情,就是因为部分患者未经诊断自行服药,误以为“扛一扛”就能好,结果病毒变异、传播链断不掉。中国多地流感高发季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医院人满为患,重症病例激增。

每个人的随意用药、拖延就医、忽视防护,都会让疫情雪上加霜。 你的一次规范用药,就是对家人、对社会的最大负责。 轻视流感,结果往往比你想象严重。

规范用药、及时就医、科学防护,是防止疫情扩散的铁律。 家有老人、孩子,疫情期间要格外注意。出现流感症状,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就诊,切忌自行用药、互相推荐药品。只有每个人都守住底线,疫情才会早日收尾。

流感不是“小感冒”,抗病毒药也不是“万能药”。疫情面前,科学防控、规范用药,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每个人的健康习惯,都可能决定疫情的走向。请认准权威指南,拒绝盲目用药,守住健康底线。

参考文献: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流感诊疗方案(2023年版)[EB/OL].
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防控知识问答[EB/OL].
③. 刘起勇. 流感疫苗预防效果与应用建议[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2, 23(5): 321-325.

来源:仁心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