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绘就生态画卷,环崇明岛女子世巡赛圆满落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13:24 1

摘要:碧水蓝天之间,五彩斑斓的车队风驰电掣,成为世界级生态岛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10月16日,2025年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在崇明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体育盛会吸引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顶尖选手参赛,她们在崇明348.6公里的赛道上演绎了一场场

碧水蓝天之间,五彩斑斓的车队风驰电掣,成为世界级生态岛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10月16日,2025年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在崇明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体育盛会吸引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顶尖选手参赛,她们在崇明348.6公里的赛道上演绎了一场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今年的赛道延续了往年的经典线路,覆盖崇明17个乡镇,选手们穿越长兴岛郊野公园,跨越上海长江大桥,驰骋东滩湿地公园,环绕西沙明珠湖景区,沉浸式体验生态岛建设成果。

赛事聚焦:新锐奔涌,传奇不息

本届赛事竞争异常激烈,三个赛段呈现出不同的竞技特点。

崇西赛段

首日崇西赛段在细雨中开赛,全长108.6公里。来自澳大利亚的利芙-埃尔奥拉-杰科车队的贝克·乔治亚凭借出色表现摘得桂冠。“这里的风景令人惊艳,我和队友都盼望着再次来到崇明。”贝克·乔治亚并非第一次来到崇明,2023年她曾在这里获得第二名,此次终于如愿登顶,实现了自我突破。

崇东赛段

第二赛段崇东赛段全长128.6公里,是本届比赛最长的一段赛程。23岁的阿联酋ADQ车队小将范·罗伊延·索菲脱颖而出,斩获该赛段头名。“今天的比赛条件非常棒,天气很好,赛道也很平坦,非常适合冲刺手发挥。”她在赛后分享道,“但更重要的是崇明的风景太迷人了,而且沿途有这么多热情的观众,他们的欢呼声给了我巨大的能量。”

崇中赛段

最后的崇中赛段暨城市绕圈赛全程111.4公里,车手们在崇明城市景观中展开最后的角逐。乔西·塔尔博特稳扎稳打,单飞夺冠,为车队锁定胜局。她在赛后表示,尽管过程中充满紧张,但仍专注于完成比赛任务,并对在崇明度过的赛事周表示满意。

三天的激烈角逐,不仅展现了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的极高竞技水平,也让我们看到这项运动中新生代与资深选手的精彩对话与精神传承。

生态底色:成就赛事特色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空气质量优良、林地面积广阔、生物多样性丰富,为举办高水平公路自行车赛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片深厚的生态底蕴,是崇明赛事的核心竞争力,也为选手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竞赛体验。选手们在比赛中穿行于水杉林荫道,掠过芦苇摇曳的湿地之畔,每一次呼吸都是负氧离子的洗礼,每一帧画面都宛如移动的风景明信片。

2024年1月,崇明同时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这是对崇明优质气候生态资源综合禀赋的权威认定。今年7月,崇明又荣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这片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比赛中直接化为了赛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让选手在竞速的同时沉浸于自然野趣。崇明优质的生态禀赋,与自行车运动绿色、低碳、环保的特质高度契合,形成了浑然天成的搭配。

“崇明的田、林、水、湖、湿地、公园、廊道等自然资源,都是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打造户外运动的天堂,崇明大有可为,也正大有作为。”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这种生态优势与体育精神的相得益彰,共同铸就了崇明“骑行天堂”的美誉,使赛事不仅是一场速度比拼,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生态体验。

赛事创新:全民共享骑行乐趣

与专业赛事同步,一系列群众性骑行活动将自行车运动推向更广泛的人群。

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平衡车超级联赛

2025长三角公路自行车精英赛

今年环崇明岛女子世巡赛期间,新增的“1+3”赛中赛模式成为焦点。2025长三角公路自行车精英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smart杯”TREK100等赛事,为不同水平的骑行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舞台。在崇东赛段终点,举办了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平衡车超级联赛,2至5岁的萌娃们在世巡赛赛道上体验了“速度与激情”。

据了解,区文化旅游局已推出了30条适合骑行的线路,并在各条路线的沿途设置了温馨的提示牌和实用的补给点。自媒体骑行博主“周四青年”魏巍在赛前探路时称赞:“这边的景色好,有一种别样的田园风光。所以今年我又来了,我想再好好享受一下崇明岛这些路线。”

在崇明新城公园北广场举行的“骑遇美好·悠哉崇明”嘉年华,成为这场全民骑行体验的焦点。持续五天的活动中,文艺演出、特色市集、互动体验等项目轮番登场,日均吸引超过5000名游客参与。“这是我第一次带家人来参加嘉年华。”来自上海市区的王先生表示,“孩子可以参加亲子骑行活动,我们大人也能体验各种美食和文化展示,全家人都能找到乐趣。”

二十年耕耘:成就自行车运动名片

作为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世界巡回赛的其中一站,环崇明岛女子世巡赛依然是中国境内唯一的女子世巡赛多日赛。从2003年的全国公路自行车精英赛到如今与世界顶级赛事并列的世巡赛,崇明与自行车运动已经携手走过了二十二个春秋。这二十余载的坚守与创新,不仅见证了赛事级别与规模的不断提升,也记录了崇明将自行车运动从一项专业赛事,培育成深入城市肌理的特色文化的历程。

赛事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大众的骑行热情,推动了骑行文化的普及与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如今,崇明已成为国内外车手竞技交流的重要平台,多位世界顶尖车手在此留下拼搏足迹,赛事本身也成为了检验新生力量、锤炼竞技水平的标杆舞台。

硬件设施的持续升级,为这一名片增添了厚重底色,“一环、五圈、十五纵、多点”的休闲自行车绿道网络和陈家镇“自行车小镇”的精心打造,已从规划蓝图变为骑行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长达500公里的自行车绿道如绿色丝带,将散落的景点与自然风貌串联成珠,构建起覆盖全岛的骑行脉络,持续巩固着崇明作为自行车运动圣地的地位。

赛事经济:体育赋能区域发展

赛事经济已成为崇明生态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届赛事期间,本地餐饮、住宿及农产品消费均实现显著增长,体现出体育、旅游、文化等多业态的深度融合。

三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家出游,骑游爱好者串联景点、民宿、村庄,沿线观光打卡、体验非遗、购物消费。

东滩地区一家民宿老板告诉记者:“比赛期间我们全部客满,很多客人都是专门来看比赛顺便旅游的。这种大型赛事对我们生意带动非常明显。”

一位观赛市民难掩兴奋:“早上8点就来了,一直盼着开赛。现场看体验完全不一样,能亲眼看到选手冲刺,特别有代入感。”另一位市民则坦言:“这项赛事大大提高了崇明的知名度,更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通过赛事的“流量入口”,数千名骑行爱好者及其家人在参与赛事的同时,也深度体验崇明作为“世界级生态岛”的自然魅力,进一步放大了“体育+旅游”的乘数效应,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生态价值转化的加速器

眼下,崇明正以“骑行”为媒,书写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从专业赛场到大众骑道,从生态底色到发展亮色,自行车赛事已成为展示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未来,崇明将继续坚持“生态+”发展模式,持续挖掘顶级赛事新亮点,将特色赛事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文体商旅多维深度融合。

比赛终有终点,但体育赋能城市发展的征程永不落幕。

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深入推进,环崇明岛女子世巡赛这一品牌赛事将继续作为重要载体,承载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全民健身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多重使命。

车轮滚过的,不仅是美丽的赛段,更是生态价值向经济社会价值转化的创新路径。

记者:秦浩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顾佳丽

求分享

来源:上海崇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