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人都在问eSIM的事,说以后手机不用插卡也能打电话上网了。确实,2025年10月13日工信部正式批复了三大运营商,让他们开展手机eSIM商用试验,这事儿算是正式落地了。不过好多人还是迷糊,这eSIM到底咋回事?办着贵不贵?自己的手机能不能用?
最近不少人都在问eSIM的事,说以后手机不用插卡也能打电话上网了。确实,2025年10月13日工信部正式批复了三大运营商,让他们开展手机eSIM商用试验,这事儿算是正式落地了。不过好多人还是迷糊,这eSIM到底咋回事?办着贵不贵?自己的手机能不能用?
一、eSIM是啥?和插卡有啥不一样?
可能还有人不清楚eSIM到底是个啥。其实它就是把实体SIM卡做成了手机主板里的电子芯片,不用再插那张小小的卡片了。以前换号码得拆手机壳、抠卡槽,手机进水还容易把卡槽弄坏,现在这些麻烦事儿都没了。
它和实体卡比,好处挺实在的。比如换运营商不用换卡,在线就能操作;一部手机能绑好几个号码,工作号和生活号切换着用,不用带两部手机;手机厂商不用留卡槽,能做得更轻薄,防水性也更好。我邻居张姐是做销售的,以前总忘带工作手机,现在一部手机绑两个号,出门就带一个设备,说“轻快多了,再也没漏接过客户电话”。
不过有条规矩得记牢,eSIM也受“一证五号”限制,就是同一个身份证名下,实体卡和eSIM加起来最多能办5个号码,跟以前一样,这是为了实名制管理,不能多办。
二、你的手机支持eSIM吗?这些机型能办
想办eSIM,首先得看手机支不支持。目前不是所有手机都能办,主要是近几年的新款旗舰机型,而且得是国行版本,外版手机暂时还不支持。
苹果这边,iPhone XR到iPhone 16系列都支持,其中iPhone 13及以后的机型还能双eSIM同时激活。最新的iPhone Air干脆取消了物理卡槽,只支持eSIM,苹果官网上已经明确写了适配三大运营商的服务 。我同事小王刚买了iPhone 15,上周去营业厅问了,确实能办eSIM,就是暂时得排队预约。
安卓阵营也有不少机型支持,比如三星S20及后续的系列,包括S25和折叠屏机型,华为Mate 50之后的机型、小米13 Ultra、OPPO Find X6 Pro这些旗舰机都能办。除了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这些设备支持的范围更宽,中国联通已经适配了75款eSIM终端,像Apple Watch Series 5及以上型号,办个“一号双终端”,不用插卡也能接电话、刷健康码 。
要是不确定自己的手机能不能办,有两个简单办法:一是看手机设置里有没有“添加eSIM”的选项;二是打运营商客服电话问,移动打10086,电信10000,联通10010,这样最准确,省得白跑一趟。
三、办eSIM要花多少钱?三大运营商都在这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花钱的事,其实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政策都挺实在,原号转eSIM基本不额外花钱,新办套餐也有明确价格。
1. 原号转eSIM:大多免费
不管是移动、电信还是联通,原来用实体卡的用户,转成eSIM基本不收补卡费,套餐内容也不变。北京有位电信老用户说,带着老人去营业厅办理迁移,工作人员手把手教着在App上操作,十分钟就弄完了,号码和套餐跟以前一模一样,没花一分钱。
只有极少数情况会收费,比如中国移动部分地区收30元激活费,但大多数地方都免了。中国电信更方便,不仅免费转,以后想换回实体卡也能免费恢复,部分地区还支持跨区办理,不用回号码归属地。
2. 新办套餐:10元起,还有设备专属套餐
如果是新办eSIM号码,或者给平板、手表这些设备办,套餐价格就不一样了,选择还挺多。
- 中国联通的选择比较灵活,“一号双终端”前13个月免费,之后每月10元;独立号码有10元和20元两档,10元的含500MB流量和60分钟通话,20元的含1GB流量和100分钟通话。给iPad办的话,还有包年套餐,300元包年含300GB流量,算下来每月才25元,比按月交划算不少 。
- 中国移动的“一号双终端”月费10到20元,能绑定智能手表实现独立通信。国际漫游套餐挺划算,20个热门国家10元就能封顶,含1GB高速流量,超量后只降速不收费,比买当地实体卡便宜70%。有用户去泰国出差,出发前在App买好套餐,下飞机直接连网,全程没换卡 。
- 中国电信有10元月租的“量子密话”套餐,适合注重通话隐私的用户,还有39元的套餐,含10GB流量和100分钟通话,还支持按日计费,短期用很合适 。
四、办理流程:分三步走,这些地方要注意
现在办eSIM主要是“线上预约+线下办理”的模式,既省事又合规,具体就三步。
1. 提前查信息:先在运营商官方App上查自己的机型支不支持,附近哪个营业厅能办。因为刚上线不久,有些营业厅可能还没准备好,提前打电话确认最好。比如中国联通开放预约后,截至10月16日预约人数已经快7万了,中国移动的预约通道上线4小时,排队的就超15万,早点查清楚能少等会儿 。
2. 带齐证件:去营业厅必须带身份证和支持eSIM的手机,这两样缺一不可。要是替家人办,还得带户口本或者亲属关系证明,得证明亲属关系才能办。
3. 现场办理:到了营业厅,工作人员会帮着激活eSIM,一般10分钟左右就能弄好。激活后最好当场打个电话、连个网试试,有问题能及时解决。中国联通还要求“线下核验+活体认证”,确保是本人办理,安全性挺高 。
这里有个小提醒,北京、上海这些试点地区政策更灵活,办理点也多;偏远一点的地方可能还在逐步铺开,得多确认几遍。我老家的亲戚上周想去办,打电话问了才知道县城的营业厅要下周才开始办理,省得白跑一趟。
五、为啥要推eSIM?这些好处慢慢能感受到
可能有人觉得“实体卡用着也挺好,没必要换eSIM”,但从长远看,这确实是更方便的趋势。
从数据来看,eSIM已经越来越普及了。2024年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占比已经有51.7%,预计2025年能突破60%;智能手表更厉害,年底支持eSIM的比例能到99%。这说明以后新出的设备,大多都会支持eSIM 。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好处也很实际:经常出国的,不用换当地的实体卡,一键添加境外运营商的eSIM就能用;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给他们的智能手表办个“一号双终端”,能随时联系,还不用带手机;手机丢了也不用急着补卡,远程就能停用eSIM,比实体卡挂失快10倍,更安全。
而且三大运营商都在推进eSIM和新技术融合,比如中国联通和GSMA合作的“AI全时空连接”计划,以后eSIM还能和5G-A、人工智能结合,用起来会更方便。现在光是中国联通的eSIM预约人数就突破6万了,还在涨,说明不少人都想试试新东西 。
eSIM刚上线,确实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支持的机型不算特别多,有些地方办理点还没铺开,但这确实是通信服务越来越便捷的体现。不用插卡的手机、能跨设备用的号码,这些变化都是为了让咱们的生活更省事。
现在三大运营商的政策很明确,收费透明,办理流程也简单,想试试的可以先查好自己的手机支不支持,提前问清楚营业厅的情况再去。
身边已经有不少人用上了eSIM,都说“换了之后没觉得有啥不一样,就是少了插卡的麻烦,手机也更轻薄了”。你现在用的手机支持eSIM吗?要是能办,你会换成eSIM吗?
来源:阳光锅说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