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接受童婚!”津巴布韦少女,开启绝地反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11:18 2

摘要:一顶白色的帐篷里,木质壁炉烧得正旺。二十多名来自津巴布韦东北部乡村的少女脱下鞋子,围坐在床垫上,准备分享各自的故事。她们齐声呼喊着“能来到这里真好”,洪亮的声音在帐篷内回荡,为这场开诚布公的讨论营造了坦诚而热烈的氛围。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一顶白色的帐篷里,木质壁炉烧得正旺。二十多名来自津巴布韦东北部乡村的少女脱下鞋子,围坐在床垫上,准备分享各自的故事。她们齐声呼喊着“能来到这里真好”,洪亮的声音在帐篷内回荡,为这场开诚布公的讨论营造了坦诚而热烈的氛围。

这场聚会,是对“恩汉加”(Nhanga)的现代演绎。在当地语言中,“恩汉加”意为“少女寝室”,在历史上,这是专门为少女进行婚前准备的传统空间。如今,这项延续了数百年的习俗,正蜕变为一股由同龄人主导、用以自我赋权的有力运动。

帐篷里,女孩们坦然地探讨着性教育、童婚、青少年怀孕、性别偏见、教育权益、经济赋权以及法律保障等一系列关键议题。这个被重新定义的“恩汉加”空间,正在成为津巴布韦农村地区年轻女性抵制童婚的重要阵地——在这个南部非洲国家,童婚至今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峻问题。

“这里就像一个安全港湾,每个女孩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18岁的安妮塔·拉佐(Anita Razo)说。她14岁时便加入了这个组织,如今已成为更年轻女孩的导师。在传统的津巴布韦家庭中,圆顶茅草屋“恩汉加”是专属于女性的房间,女孩们在这里接受的教育多是如何顺从、如何取悦未来的丈夫以及传统的道德教化。这一传统,无形中强化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

如今,这一切正在被重新定义。“新的‘恩汉加’,是一种植根于本土文化、用以应对现代问题的创新。”津巴布韦非营利组织“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Rozaria Memorial Trust)的项目官员诺库滕达·马加马(Nokutenda Magama)表示。该组织致力于为农村女性赋权,并积极推动“恩汉加”传统的复兴。在这里,女孩们能够坦率地讨论那些在许多保守家庭中仍被视为禁忌的话题。她们的课程甚至还涵盖了家禽养殖、农耕技术、肥皂制作等实用技能。

该组织按照年龄对参与者进行分组,从五岁的女童到三十五岁以上的妇女,确保课程内容适龄化,并实现代际间的指导与传承。有时,她们还会邀请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长者参与讨论。这场变革的背后,是一组令人不安的统计数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指出,在津巴布韦,平均每三名女孩中就有一人在18岁之前结婚,这构成了一项“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的国家性危机”。 整个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据统计,在中非和西非地区,童婚率更是飙升至40%以上,其中尼日尔以76%的比率位居全球之首。

尽管津巴布韦和许多其他非洲国家已将童婚定为非法行为,甚至废除了禁止18岁以下少女堕胎的法律,但贫困、执法不力以及根深蒂固的文化和宗教习俗,使得童婚现象依然顽固地存在。

对于萨曼莎·奇多多(Samantha Chidodo)而言,这场复兴运动为她的人生指明了回归正轨的道路。如今26岁的她,已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院学生。但在17岁那年,她曾被迫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近十岁的男人,并陷入了一段充满虐待的婚姻。“我当时只想玩耍,对未来充满规划,却突然之间要扮演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了,”她在一次活动营地中回忆道。

“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我睡得太沉,完全忘记了要给孩子哺乳。”她回忆说,邻居家的妇女会抱走啼哭的婴儿帮忙喂奶,再把孩子还给这位仍在熟睡的少女母亲。

两年后,她选择离开这段婚姻,并独自承受着来自邻里的污名。在“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的支持下,她重返校园,并成为了现代“恩汉加”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最初,只有二十名女孩参与。我们中近九成的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人考上了大学,有人创办了自己的项目。社区逐渐看到了我们的力量,开始鼓励自己的女儿加入。”她说道,“如今,加入‘恩汉加’被视为一件时髦的事。”

现在,她所在的村庄已有超过200名女孩参与其中。津巴布韦各地的许多学校也纷纷采纳了这一模式,其影响力甚至已传播至赞比亚和塞拉利昂,并进入了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和联合国的论坛。由于童婚问题往往植根于文化和宗教传统,女孩们也在积极寻求当地酋长和村长的支持——他们是传统习俗的守护者。

当地村长克里斯·萨万胡(Chris Sawanhu)表示,如今的社区领袖们正在严格执行禁止早婚的规定。一旦有人违反规定,就必须罚没一头牛。这头牛将由酋长代为保管,其收益则用于女孩的教育。“这确保了女孩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重返校园,”他补充说,违规者还将被移交警方处理。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贫困和固有的观念仍然是根深蒂固的挑战。教师兼女学生导师埃内特·蒂尼(Enette Tini)指出,她所在的学校虽然采纳了这一模式,但家长们的态度往往并不情愿。“症结在于成年人。他们将怀孕或童婚视为一种违纪行为,认为女孩理应为此受到惩罚。”她强调,由女孩们自己主导的倡议,对于改变同龄人和整个社区的观念至关重要。

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副执行主任、“罗扎里亚纪念信托基金”创始人尼亚拉兹·贡邦兹万达(Nyaradzayi Gumbonzvanda)指出,童婚的本质是强奸和性剥削,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在非洲尤为严重,仅靠法律无法终结这一现象。

“法律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触及女孩群体本身,并推动社区社会规范的转变。” 贡邦兹万达说道。她于2007年创立了该基金,以纪念其13岁便被迫成婚的亡母。

她的观点,在年轻的导师拉佐那里得到了共鸣。“如果我们能互相施加压力,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那么我们同样也能互相影响,去做出积极的改变,”拉佐说。

作者介绍

法莱·穆察卡(Farai Mutsaka)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