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传统非遗遇见热血赛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0月18日,源自南京浦口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浦手狮,将登陆“苏超”半决赛现场,以“非遗+体育”模式上演破圈大秀,百年传统技艺将在热血赛场焕发新活力。
江南时报讯(记者 毛艳 通讯员 姜梦瑶) 当传统非遗遇见热血赛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0月18日,源自南京浦口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浦手狮,将登陆“苏超”半决赛现场,以“非遗+体育”模式上演破圈大秀,百年传统技艺将在热血赛场焕发新活力。
本次“苏超”之旅,是江浦手狮创新传承的一次突破。百人表演团队将传统套路重新编排,融入现代节奏与互动元素,让百年非遗在体育赛场上绽放全新魅力。此前,该非遗项目已多次“破圈”: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全国性以及国际赛事奖项,完成47场重要展演、两次欧洲文化交流,年均超10场的常态化活动,持续拓展传承路径。从赛场到校园,从展演到文创,江浦手狮正在用一场场“破圈”实践证明:非遗,从来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可以“燃”起来的潮流。
江浦手狮以“手持而舞”的表演形式在狮舞艺术中独树一帜:表演者手持竹骨麻布狮身(全长1.5米,重2.5公斤),以“甩、逗、翻、滚”等技巧演绎“人狮共舞”,区别于“人藏狮身”的传统形式。
更特别的是,江浦手狮是南狮系统中一个独特分支——这种运用手持操纵的“狮形道具”进行表演的形式,轻巧灵动,既考验个人技艺,也强调团队默契,“八狮串井”“蛟狮盘柱”等经典动作,展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与现代体育倡导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不谋而合。
在传承方式上,江浦手狮构建起“师徒相传+集体传承”的立体传承体系。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的师徒相传脉络,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发展了集体传承模式,在永宁街道侯冲社区、新世纪小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地建立传承基地,形成了“校园+社区+社会”的多层次传承网络。
南京工业大学的手狮俱乐部将传统技艺带进高校,运用现代体育的教学理念,培育出一批批兼具技艺功底和创新思维的青年传承人。每年上百名学子在这里接触非遗、学习技艺,让百年传承在青春律动中延续。这种覆盖全年龄段的传承体系,正契合着国家级非遗认定对“中青年群体传承和集体传承”的重视。
浦口区同步推进非遗系统性创新,构建起覆盖教育、活动、数字化与“破圈”融合的多维体系。通过将江浦手狮等非遗项目融入校园课程、打造“非遗新Young市集”与“狮王争霸赛”等品牌活动,推动传统技艺年轻化、时尚化转型;依托数字化建档、VR展厅建设实现永久保存与动态传播;更以“破圈”融合为抓手,结合民俗节庆、商圈展演、研学体验等形式,让非遗从乡土走向都市、从展台迈向赛场,形成“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传承格局,全面激活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持久魅力和无限可能。
来源:江南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