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张的桌面上,专业书籍被挤到角落,取而代之的是补光灯、麦克风和各式化妆品。
在真实世界里深耕,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深夜十一点的大学宿舍,本该是静心学习的最后一方净土。如今,却成了最忙碌的“直播间”。
“宝宝们,今天测评学校食堂的网红套餐!”
“感谢大哥送的火箭,我给大家跳个舞!”
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高校的宿舍里悄然上演。
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张的桌面上,专业书籍被挤到角落,取而代之的是补光灯、麦克风和各式化妆品。
“做直播一个月能赚五千多,比我爸妈给的生活费还多。”他的课程出勤率却从开学初的100%跌至不到60%。
《人民日报》对此犀利点评:
“大学宿舍不是流量秀场,学生的主业不是哗众取宠。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世界中深耕自我,才是对青春最好的交代。”
这份发声,道出了教育工作者们深深的忧虑。
某高校对直播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
成绩影响:持续从事直播的学生中,85%出现成绩明显下滑
作息紊乱:72%的主播学生睡眠不足6小时
社交隔离: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没时间参加集体活动”
更令人忧心的是价值观的扭曲。
“辛辛苦苦读书十年,不如网红直播一天。”这样的论调在校园里颇有市场。
一位辅导员痛心地说:
“我亲眼见证一个拿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为了打赏榜单的排名,整整一周没去上课。”
面对这股来势汹汹的直播潮,《人民日报》的评论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重建时间观:把最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最有价值的成长上
重塑价值观:认识到真才实学才是立身之本
重构社交圈:在现实世界中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某985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李同学的经历就是最好证明:
大学四年,他拒绝了所有“快钱”诱惑,把时间投入到实验室和图书馆。毕业时,他带着三项专利和多篇核心期刊论文,被多家知名企业争相录用。
“那些曾经笑话我傻的同学,现在反而羡慕我有了选择的权利。”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在于它们懂得守护学术的纯粹。
某顶尖高校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
“在这里,你要学会与寂寞为友,与书本为伴。所有看似不起眼的日复一日,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是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悄悄发生的。
当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
专业技能的精进
思维体系的构建
人格修养的完善
你会发现,这些“慢功夫”带来的回报,远比流量打赏来得持久和丰厚。
如果你也曾在流量诱惑前动摇,请记住:
直播间的热度终会散去
打赏的金额只是数字
但你在专业领域投入的每一分钟
都会真实地长成你的骨肉
下一次当你拿起手机时
不妨问问自己:
一年后,我希望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五年后,什么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来源:月影说职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