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年,崔苗十六岁,拿下了榆林民歌比赛的金奖,进了文工团,那时候她觉得唱歌能改命,可日子没那么顺,从2007年起,她写了两百多封信,想上《星光大道》,结果被中介骗了钱,还搭进去不少时间。
2005年,崔苗十六岁,拿下了榆林民歌比赛的金奖,进了文工团,那时候她觉得唱歌能改命,可日子没那么顺,从2007年起,她写了两百多封信,想上《星光大道》,结果被中介骗了钱,还搭进去不少时间。
2009年夏天,她总算上了节目,为了备赛,她借了三十万,买衣服,请伴舞,带亲戚去北京加油,每一分钱都是东拼西凑来的,她妈生病住院,因为没钱,几次没住够就出院了,家里连骡子和枣树地都卖了,就为让她站上那个舞台。
2010年总决赛,她没进四强,账一算,欠了一百二十万,她开口说,星光大道根本不是老百姓的舞台,不花钱就别想上镜,这话一出来,网上全在骂她,说她输不起,说她装可怜,可没人问,一个农村姑娘,为啥要拿全家的命去赌一档电视节目。
现在回头看,这根本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星光大道》嘴上说草根,实际门槛高得吓人,舞美、服装、助演全得自己掏钱,2023年《中国新歌声》的选手也得自费拍宣传片,2024年《歌手》的衍生赛搞众筹舞台,这些事看着不一样,其实都一样,平台不管你的成本,只管你的流量。
更让人心疼的是她家人,卖骡子,卖地,这不是什么励志故事,是农村家里把活命的本钱换成一个梦,云南有个纳西族姑娘,唱了民族调,上了央视,直接签了非遗传承人,资源给对了人,路就不一样了,崔苗呢,没人帮她铺路,没人告诉她该怎么走。
十年后,抖音上#陕北民歌女孩#话题火了,播放量八亿,大家又开始说她坚强,说她励志,可没人提她当年欠的债,也没人问她妈后来怎么样了,舆论变了,可问题还在,我们从骂她输不起,变成拿她当逆袭人设来用,真正该看的系统性问题,反倒没人管了。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叫张胜宝,是文工团的主任,他当年帮过崔苗,但那是他个人的事,体制里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制度能撑住底层民歌手,要是现在再有类似的节目,崔苗还能上去吗,很难,短视频时代看着挺自由,其实更狠,一千个崔苗,算法最后只记得一个。
她还在发视频,唱《陕北姑娘》,评论区有人讲,你唱的不是歌,是命,这话真刺人,2025年文旅部说要推非遗进乡村,可那些为文化豁出命去的人,谁给过一句准话,谁管过他们的日子,没人提,也没人管。
追梦不该是自己掏钱买票的比赛,亲情也不该是拿来对冲风险的工具,我们总说她勇敢,可她只是别无选择,那张票,从来就不是她一个人该付的,谁来替她付,这问题,到现在也没人敢说。
来源:老梁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