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忍出大问题!医生提示:这6种胃不舒服,千万别硬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09:29 2

摘要:胃不舒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熬一熬就过去了。尤其是年轻人,忙着上班、加班、应酬,胃痛了就吞颗药,接着干。时间一长,胃越来越“娇气”,到最后不是胃炎就是胃溃疡,甚至还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身边真不是没见过,30多岁查出胃癌的,前期一直以为是“老胃病”,就靠忍。

胃不舒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熬一熬就过去了。尤其是年轻人,忙着上班、加班、应酬,胃痛了就吞颗药,接着干。时间一长,胃越来越“娇气”,到最后不是胃炎就是胃溃疡,甚至还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身边真不是没见过,30多岁查出胃癌的,前期一直以为是“老胃病”,就靠忍。

胃是个沉默器官,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没有特别剧烈的症状,但这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有些胃的不适,其实是身体在发出“别再拖了”的信号。医生常说一句话:胃病不是一天养成的,但可能就因为你一次次地“忍”,酿成大祸。

很多人一吃油腻、辛辣或者一顿饭吃太快,就觉得胃里开始泛酸、烧灼感,以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但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特别是晚上睡觉时或一躺下就反流,那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倒流进食管,会引起食管炎,时间久了甚至可能导致食管黏膜病变。有研究显示,长期胃食管反流如果不治疗,患上巴雷特食管的风险会增加,而这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别再以为“反酸烧心”是小事,它背后可能藏着比你想象中更复杂的问题。

有些胃痛特别“守时”,比如每到饭前或半夜就痛,有时吃点东西痛感还减轻了。很多患者第一次来就说:“我这胃痛都习惯了,晚上饿得慌,吃点东西就好。”这时候医生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不是小毛病,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溃疡,如果不规范治疗,后果很严重。出血、穿孔、甚至癌变都有可能。很多人误以为疼得有规律就是好事,实际上这正是慢性病变在形成的表现

不少人吃完饭后老觉得撑、顶、难受,甚至什么都不想吃了。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常把这当作“年龄到了”。但医学上,这种饭后不适的持续感,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能是胃动力障碍的表现

这类问题如果长期存在,胃排空变慢,食物一直在胃里“赖着不走”,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为胃内细菌繁殖提供温床。有些人还会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别小看“没胃口”这事,它可能是身体在悄悄报警。

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吃一点点就觉得胀、恶心、甚至呕吐,尤其是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那一定要警惕。这种“吃不下”的状态,有时可能是胃的空间被肿瘤占据了。

胃癌前期症状其实很隐匿,大多数人都是到了中晚期才确诊。医生在临床上见到太多患者,一开始都以为是“消化不好”,结果拖到手术都来不及做。尤其是家里有胃癌病史的,更要注意。不是所有恶心都是感冒惹的,有些是身体在发出最后的提醒。

有些人突然拉出黑便,或者呕出咖啡色的液体,还以为是吃了某种食物“上火”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尤其是黑便,它的“黑”不是颜色深那么简单,而是因为血液在胃肠道里被消化后的颜色改变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每一种都不简单,不是靠喝点凉茶就能解决的事。出血如果量大,甚至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生命危险。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别再犹豫了,立马就医。

有一类胃病,不管怎么查都查不出毛病,胃镜正常,血项没问题,但患者就是胃痛、胃胀、恶心。这时候,医生往往会考虑是功能性胃病,也叫神经性胃痛。

这种病往往和人的情绪、压力、生活节奏紧密相关。现代人节奏快、压力大,尤其是都市白领,常常胃痛就是从焦虑开始的。工作一忙,胃就开始不舒服,休息一下又缓解。情绪和胃之间的关系,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深。

功能性胃病虽然不是器质性病变,但长期不管,会让人陷入一个“越痛越焦虑、越焦虑越痛”的死循环,影响生活质量。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甚至短期药物干预,都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朱兰.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2019,39(1):1-13.

[2]李兆申,吴中学.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41-749.

[3]王志强,刘文忠.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1-9.

来源:护士的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