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塔山栗子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09:33 2

摘要:10月2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大场镇塔山店子村,薄雾还没完全散去,空气微微有点儿湿润,山间的风裹着清甜的栗香扑面而来。沿着山路往深处走,300亩板栗园渐渐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的栗树枝叶间,挂满了带着尖刺的栗苞,风一吹,便有熟透的栗苞“啪嗒”一声坠落在地,裂开的外壳

10月2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大场镇塔山店子村,薄雾还没完全散去,空气微微有点儿湿润,山间的风裹着清甜的栗香扑面而来。沿着山路往深处走,300亩板栗园渐渐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的栗树枝叶间,挂满了带着尖刺的栗苞,风一吹,便有熟透的栗苞“啪嗒”一声坠落在地,裂开的外壳里,棕亮饱满的板栗露出一角,像藏在林间的“金果果”。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赶上栗子‘下树’。”41岁的园区负责人李忠平正弯腰捡起一颗刚坠落的栗苞,淡绿色的上衣沾着些许晨露。他见记者走来,笑着递过一颗剥开的板栗:“尝尝咱塔山的栗子,甜得很!”记者咬下一口,清甜的滋味从舌尖漫到心头,这便是塔山秋日最地道的味道。

土好水好自然熟

塔山栗香名不虚

“想知道塔山栗子为啥这么甜?咱们一起去看看。”李忠平提着竹篮在前引路,记者跟着他穿梭在栗树间,脚下的沙壤土踩上去松软透气,偶尔还能看到山间渗出的细流,顺着沟渠流向栗树根下。“咱这土壤是天然的沙壤土,透气又保水,栗子树的根系能扎得深;再加上塔山的山泉,水质软、矿物质多,灌溉出来的栗子,果肉特别瓷实。”李忠平蹲下身,拨开一棵栗树下的落叶,露出湿润的土壤,“你再看这林间的温差,白天晒得透,晚上凉得快,栗子积累的糖分足,口感自然差不了。”

走着走着,一棵枝干粗壮的栗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树干大约有两人合抱粗,树皮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纹路,像刻着岁月的印记。“这是1952年种的老栗树,算下来得有70多岁了。”李忠平拍着树干介绍,老栗树的枝叶比旁边的新树更茂密,枝头的栗苞也更饱满,“老栗树的根系能伸到地下好几米,吸收的养分更足,结的栗子口感更绵密。”

记者接过栗子细细品味,果然,老栗树的果肉口感更细腻,咽下后嘴里还留着淡淡的清甜。“为了守住这份味道,咱从不瞎折腾。”李忠平说,栗园里施的都是腐熟的有机肥,病虫害防治靠的是粘虫板、杀虫灯这些物理方法,就连采收都得“等”——等栗子完全成熟自然坠落,“没熟的栗子硬邦邦还涩口,强行打下来,既浪费又砸招牌。”说话间,又有几颗栗苞坠落,李忠平捡起来扔进竹篮,“你听这声音,熟好的栗苞落地时会‘啪’地裂开,这才是成熟的信号。”

九月进入采摘季

足足能忙两个月

走到栗园深处,记者看到几位村民正提着竹篮弯腰捡栗子。62岁的郑广花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捡满了小半篮。“你可能不知道,咱捡栗子也有门道。”郑广花告诉记者,“一是得看栗苞裂没裂,裂开口的才是熟好的;二是要轻轻拿,别把栗子壳碰破了,影响品相。”

李忠平告诉记者,进入9月,栗园就进入了采摘季,园里五六个品种的栗子错峰成熟,从月初的“大红袍”到月底的“燕山红”,再到11月的老品种,足足能忙近两个月。“你看那片红叶子的,是早熟的‘大红袍’,甜度高,适合做糖炒栗子;这边叶子偏绿的,是中熟的‘燕山红’,个头大,炖鸡最香。”李忠平指着不同区域的栗树介绍,每天清晨五时,他就带着村民进园采收,旺季时一天能收800多斤,“截至目前已经收了1万多斤,按一斤6元钱算,光这部分就能卖6万多元。”

说话间,李忠平的竹篮已经满了,他把栗子倒进旁边的竹筐里。记者试着伸手帮忙剥栗子,刚捡起一颗栗苞,就被尖刺扎了一下。“你得捏着栗苞的‘柄’,别碰尖刺。”李忠平笑着示范,只见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栗苞顶端的短柄,轻轻一掰,外壳就裂开了,三颗板栗顺势滚出来。“刚开始我也总被扎,现在闭着眼都能剥。”他打趣道,眼神里满是对这片栗园的熟稔与热爱。

免票采摘引客来

奏响丰收甜蜜曲

“李老板,我带着家人来摘栗子啦!”上午10时,几辆私家车停在栗园入口,来自泊里镇的王娟带着父母和孩子走进栗园,手里还提着空篮子。“欢迎欢迎!不用门票,尽管摘,剥出来的栗子咱对半分!”李忠平笑着迎上去,这便是他今年推出的“免票采摘、成果共享”模式。

王娟一家走进栗园,孩子兴奋地跑在前面,看到地上的栗苞就蹲下来捡,王娟和父母则跟在后面,一边捡一边叮嘱孩子“小心刺”。“早就听朋友说塔山栗子好吃,趁着假期特意来体验一下。”王娟一边剥栗子一边跟记者聊天,“超市里的栗子一斤得七八块,这儿对半分下来,既体验了采摘的快乐,还不用花钱,太值了。”

不到俩小时,王娟一家就收获了15斤栗子,李忠平帮着称重、分装。“下次我要带朋友来,让他们也尝尝这新鲜栗子。”王娟拎着栗子,脸上满是满足。李忠平告诉记者,自从推出这个模式,周末的栗园特别热闹,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20多组游客,不仅省了雇人采收的费用,还多卖了不少栗子,“这就是双赢嘛!”

趁着游客采摘的间隙,李忠平拿出手机,打开短视频APP介绍:“我还学着拍视频、开直播,想让更多人知道咱塔山栗子。”屏幕里,有他凌晨采收的场景,有游客采摘的笑脸,还有栗子炖鸡的美食教程,“现在我有1300多粉丝了,目前正对接快递企业,以后直播间要是能卖货了,外地朋友也能吃到咱的栗子。”

夕阳西下时,山间的雾气又渐渐升起,栗园里的游客陆续离开,李忠平带着村民收拾采收工具,竹筐里的栗子堆得像小山。他站在山顶,望着漫山的栗树,晚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预计能收十万斤栗子,能比去年多卖些钱。”谈及未来,李忠平的眼神格外明亮:“咱塔山栗子是块‘金字招牌’,我不仅想让更多人尝到这份甜,还想带着周边村民一起干,让大家都能靠栗子增收。”这山间的“金果果”,不仅甜了秋日,更铺就了塔山人的致富路,也为大场镇的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抹香甜的色彩。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