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子黄,玉米香,丰收的歌儿唱起来……”在河东区汤头街道的文化广场上,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多个省份的农民歌队轮番登台,队员们穿着朴素的衣裳,脸上带着丰收的笑意,歌声里满是对土地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满足。舞台下,观众们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空气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谷子黄,玉米香,丰收的歌儿唱起来……”在河东区汤头街道的文化广场上,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多个省份的农民歌队轮番登台,队员们穿着朴素的衣裳,脸上带着丰收的笑意,歌声里满是对土地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满足。舞台下,观众们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空气中飘着附近展位传来的煎饼、炒货的香气——这是 2025年临沂丰收节主会场的热闹场景,而这样的烟火气,也蔓延在临沂的各个角落。
临沂的丰收节,从来不是单纯为了“庆丰收”而举办的仪式,而是对“产量、质量、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生动诠释。在临沂人看来,“粮满仓”是底线,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但如果只停留在“粮食多”,却不能让农民真正受益,这样的丰收就不够完整。因此,今年围绕丰收节打造的系列活动,既有对粮食高产的关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做好秋收管理,推广优质品种与科学种植技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提升;也有对产销对接的推动——在主会场周边设 “食品之都・临沂大集”,邀请全市各县区的特色农产品参展,同时搭建线上直播平台,让兰陵蔬菜、蒙阴蜜桃、费县板栗等优质农产品直接对接消费者;更有遍布全市的惠农服务 ——“千人下乡”服务队走进村庄,手把手教农户使用现代农业设备;职业技能竞赛现场,农户们比拼着农机操作、果蔬嫁接等技能,在交流中提升本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则走进社区,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每一项安排的背后,都藏着“让丰收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的初心。对蒙阴县的果农李建国来说,往年最愁的就是桃子熟了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好果子烂在树上;今年,政府组织的直播培训让他学会了用手机开网店,丰收节期间,他的直播间里每天都有上千单订单,桃子还没摘完就被预订一空。“以前种桃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靠平台,不仅收成好,收入也翻了番,这才是真的丰收!”李建国的话,说出了许多临沂农民的心声。对更多农户而言,田间的技术指导不仅能提高当下的收成,更能让他们掌握长远发展的本领;技能竞赛不仅是比拼,更是学习交流的平台;产销对接则打破了“农民种、商人卖”的传统模式,让农民能直接参与到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
临沂的丰收节告诉我们,“粮满仓”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民心暖”才是最终目标。只有让农民在丰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感受到技能提升的成长,体会到被尊重、被关注的温暖,农业发展才有持续的动力,农村才有真正的活力,“好丰光”才能真正照进千家万户的生活,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沂水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