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变“城市观察员” 提高基层治理“自愈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08:39 1

摘要:“中东社区服务中心宝山北路165号附近红绿灯发生故障,希望及时处理。”10月10日,“云新观察员”吴贵玉在“云新观察员信息互通”微信群反馈这一情况。信息刚发出,处理流程随即启动。

李丽萍

“中东社区服务中心宝山北路165号附近红绿灯发生故障,希望及时处理。”10月10日,“云新观察员”吴贵玉在“云新观察员信息互通”微信群反馈这一情况。信息刚发出,处理流程随即启动。

凭借穿行街巷的工作特性,外卖骑手化身“移动哨兵”,敏锐捕捉和传递着城市运行的“信号”。

外卖骑手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遵义市红花岗区万里路街道办供图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迅猛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量显著增加。2024年,贵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超50万人。

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其从“治理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面对新就业群体组织化程度低、管理难度大等现实挑战,贵阳市云岩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智指出方向。

近日,贵州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两新”工委印发《贵州省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以探索融入友好场景为载体,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引导融入行业发展、促进融入城市生活。

在这一方案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社会监督员”“流动网格员”将其走街串巷的工作轨迹,转化为参与城市治理的实践路线——

松桃县外卖骑手杨显武在送餐时,发现一处雨水井盖移位,并有电动摩托车被卡,立即拍照上传至联络工作群。市政部门接报后,2小时内完成修复并加装警示标识,及时化解安全风险;

快递仓管员李俊成在遵义市播州区发现一家店面起火后,迅速上报并参与灭火。快递门店迅速组织附近配送员支援,半小时扑灭火情,有效保护了周边商户的财产安全;

习水县6名网络主播参与创作《抵制滥办酒席 树立文明新风》公益短视频,在多个平台累计播放超10万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提升文明新风认同感。

外卖骑手在“红色驿家”便民服务站里看书。遵义市红花岗区洗花井社区供图

传统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难题被破解了,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付胜奎认为,新就业群体的参与,正在激活城市治理的“末梢神经”。

如今,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基层治理中一股温暖而有力的新生力量。如何让这份热情持久不衰,并转化为与城市的情感联结?贵州的回答是:以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建立积分激励机制,推动新就业群体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双向奔赴’。”刘智表示。对此,云岩区制定积分管理办法,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群体给予积分奖励,而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免费体检等福利。

这样的探索在贵州各地持续深化,形式多样。松桃县将骑手参与治理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公司内部设“治理贡献积分”,与骑手绩效挂钩;惠水县委社会工作部按信息报送条数给予累计积分,作为评先选优、享受优惠的依据,提高新就业群体参与积极性……

为保障新就业群体的权益,贵州多地搭建休憩驿站,不仅提供饮水、充电、应急药品等便民服务,还延伸至矛盾调解、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等专业支持。与此同时,各地还建立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微信群、意见箱等渠道收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并联动政府部门协同解决,切实保障其权益。

安顺市西秀区首个暖“新”驿站启用。谭可青摄

“我们帮骑手小哥解决了住房问题!”贵阳市白云区泉湖街道天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徐辉介绍,泉湖街道建立骑手“微心愿”诉求收集处理机制,通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等收集骑手的诉求,为他们解决了“烦心事”,也让城市多了温度。

“能为城市建设出份力,我感觉很自豪。”吴贵玉语气坚定。从“城市过客”变“共建力量”,新就业群体正在与地方共发展、同进步。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