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跟几个老朋友吃饭,聊着聊着就说到一个挺扎心的事儿:现在经济不景气,一裁员,怎么老是三四十岁这波人先“中招”?
大环境不好,为啥三四十岁的人老是先被“优化”?
最近跟几个老朋友吃饭,聊着聊着就说到一个挺扎心的事儿:现在经济不景气,一裁员,怎么老是三四十岁这波人先“中招”?
看着挺奇怪,其实细想一下,真不是偶然!
看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人?
你说这岁数,按理说正是“当打之年”,经验有,能力也不差,咋就成了裁员名单上的“常客”呢?
其实吧,这年纪在职场上真有点“不上不下”。
年轻人刚毕业,工资低、能加班、学东西快,企业招来便宜又听话,培训一阵子就能上手,性价比贼高。
可咱们三四十岁的呢?工资肯定不能跟新人比啊,毕竟一家老小都指着你吃饭——房贷、车贷、孩子补习、老人看病,哪样不是钱?
企业一算账:你这工资高,活儿也没比年轻人多干多少,还动不动要陪家人、不能熬夜,那……对不起,先“优化”你了。
我一哥们儿,老牌制造厂干了十几年,管生产线的,以前挺稳当。
结果这两年厂子搞智能化,上机器人、用新系统,他一下子懵了,学得吃力,适应不了。最后部门一合并,人就“毕业”了。
现在这时代,变化太快了!互联网、AI、新能源蹭蹭往上冲,可传统行业呢?
制造业、零售、纸媒……一个个都被拍在沙滩上。
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是在老行业里扎了根的,干了十几年,经验丰富。
可行业一不行,这些经验立马“贬值”。想转行?谈何容易!
新行业要的是啥?会拍短视频、懂直播、会搞流量运营。
你以前写深度报道是一把好手,可现在人家要的是“爆款”“转化率”,你那套玩不转了。
哪怕你拼命学,也赶不上年轻人上手快。
我认识一报社老记者,以前拿奖拿到手软,现在呢?
新媒体搞不懂,短视频剪不利索,最后只能黯然离职。
不是他不行,是时代变了,赛道换了。
发现没有:很多作家,即使是拿过很多奖项的,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作品,根本就没有人看,也根本就赚不到钱!
只有跟着时代潮流走,懂得变通的作家,他们在自媒体平台上才能赚得到钱!
三四十岁的人,最大的束缚不是能力,是家。
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照顾,你哪敢随便跳槽?哪敢去外地?哪敢冒险创业?
有些新兴行业是钱多,但“996”“007”是常态。年轻人一个人,睡公司都行。可你呢?孩子作业没人管,老人没人照应,你敢这么拼?
我一同学,老家企业倒闭了,想出去闯闯,外地有公司给offer,待遇不错。可一想孩子快中考,老娘高血压天天要人陪,最后只能叹口气,留在本地找点零活干着。
说白了,不是不想拼,是拼不起。
公司裁员,真不是看你干得好不好,而是看“性价比”。
年轻人便宜、好管、能卷,企业愿意投资源培养。你呢?工资高、想法多、难调教,企业一算:留你成本太高,不如换人。
更扎心的是,很多公司招人,简历一筛,35岁以上直接“优先级降低”。不是明着歧视,是潜规则——大家都心知肚明。
光抱怨没用,日子还得过。三四十岁不是终点,是重新出发的起点。咋破局?几点实在建议:
别停下学习,脑子不能锈住现在网上那么多课,免费的、便宜的都有。抽空学点新东西:比如做表格、剪视频、写文案,哪怕学点AI工具,都能让你多条路走。
别死磕“原岗位”,想想你能干啥你干了十年销售,不一定非找销售岗。你的沟通能力、客户资源,能不能做咨询?做培训?做自媒体?
脸皮厚点,搞点副业别觉得“我这么大岁数去送外卖丢人”,丢人的是没钱吃饭。摆摊、跑网约车、接私活、搞知识付费,能赚钱的路子,都不丢人。
降低开销,先活下来房子能不能小点?车能不能先不换?孩子补习能不能少报两门?先扛过这阵子,比啥都强。
把自己当“品牌”经营你不是“打工人”,你是有经验、有人脉、有判断力的“专业人士”。发发朋友圈、写写文章、录点视频,让人知道你能干啥,机会自然来。
心态放平,别怕从头来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觉得自己“废了”。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低谷期,恰恰是升级自己的最好时候。
三四十岁的人,不是老了,是更值钱了。你有的是年轻人没有的东西——经验、稳重、抗压能力。缺的,可能就是一个机会,或者一次勇敢的转身。
别怕,也别慌。只要你不认输,人生就没到头。
路在脚下,一步一步,总能走出来。
加油,中年人!咱们一起扛过去!
来源:指尖烟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