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家心盈的纪实文集《生长》(百花文艺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收录其3年间创作的15篇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各异、主题多元,而叙事主体则指向同一个目标——工作和生活在雄安大地上的平凡人:基层工作者、剪纸老人、护鸟公益人士、教师、在校学生等。
转自:河北日报
用笔墨勾勒多姿多彩的雄安图景
——心盈纪实文集《生长》赏析
□黄军峰
作家心盈的纪实文集《生长》(百花文艺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收录其3年间创作的15篇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各异、主题多元,而叙事主体则指向同一个目标——工作和生活在雄安大地上的平凡人:基层工作者、剪纸老人、护鸟公益人士、教师、在校学生等。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文艺对新时代的回应。无论是宏大主题叙事,还是小切口讲述一个事件,落脚点都离不开“人”。“文学即人学”的核心就在于强调文学创作应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情感、命运及人性本质,通过揭示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来反映社会现实。
纪实文学塑造人物,需要作家提炼出人物真实材料中的突出特征,人物形象才能立得住、入得心。心盈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百姓生活中的细节,写出平凡人的付出、隐忍、奉献。《风云剪》中年逾九旬的孙秀芹老人用剪刀剪出一幅幅生活与时代变迁的生动图景,这些画面映射着老人幸福的内心,也映照着美好的现实。《湿地天使》中的周龙山是雄安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义务守护者和影像记录者,数以万计的照片,承载着他对白洋淀几十年的默默守护,也是向世界展示雄安生态之美的有力见证。《青春之绿》中的少年李威宏对足球运动的执着与热爱,生动预示了雄安新区充满阳光、活力与激情的未来。这些无私奉献、勤勉敬业、热爱生活的平凡人共同构筑起的群像,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雄安图景。
作为一部反映雄安新区八年来拔节生长进程的文学作品集,《生长》的出版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雄安新区拔节生长的过程,是无数参与者和建设者不舍昼夜、奋力拼搏的过程,更是雄安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发生转变的过程。记录这一伟大进程,文学无疑是最生动有力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书写熟悉的环境和人物,常易失去“旁观者清”的新鲜感,而新鲜感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叙事张力的减弱。对于生长在容城县的心盈而言,在熟稔的生活环境中能够葆有文学自觉,保持敏锐的观察与冷静的思考,实属难能可贵。正因如此,她才能不断发掘新主题,并以多元的主题书写。这些以宏大时代主题为背景的作品,通过对微观乃至中观题材的细致观察与透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视角叙事。
调查研究是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关键环节,真实客观地还原现实生活是非虚构文学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心盈善于捕捉微小的细节,并力求给予真实感人的呈现。可以说,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她深入生活撷取的真实片段与感人瞬间,也因而保证了作品坚实的真实性。
散文化叙事是心盈建构纪实文本的主要特色。正因如此,读者不难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流淌的真情。雄安大地上的一棵树、一朵花、一片林、一汪水、一只鸟,都令她不吝笔墨。这种贯穿始终的真挚情感,使其作品在平实绵密的叙事中蕴含着温度与力量。诚如文集之名所示,作者通过对普通人物的书写,诠释着一座未来之城的拔节生长,同时也见证着这些平凡个体在未来之城中的付出、奉献与担当——他们的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血脉相连,同频共振,共同“生长”。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