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知名女演员景区打工,网友表示:和当年一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22:09 2

摘要:当苑琼丹扮着“石榴姐”的经典模样,出现在佛山人山人海的景区里,全场瞬间沸腾。

当苑琼丹扮着“石榴姐”的经典模样,出现在佛山人山人海的景区里,全场瞬间沸腾。

那几天,整个千古情景区仿佛被施了魔法,最高峰时竟有2.7万人挤在一起,只为一睹她的风采。

这不是在拍电影,也不是什么粉丝见面会,这是苑琼丹的新“工作”。

你可能会觉得,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演员,怎么跑到景区里做起了街头表演?

是不是混得不太好?

要是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苑琼丹自己对着媒体的镜头,话说得明明白白:2025年一整年,那些耗时耗力的长剧,她一概不接。

顶多留一两个短综艺过过戏瘾。

她的主战场,早已悄然转移到了那个闪烁着无数数字和流量的直播间里。

她毫不避讳地谈论自己的收入,每个月直播带货的销售额,稳稳地落在8000万到一个多亿之间。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它意味着一种稳定且可预测的现金流,远比在剧组里苦等一个不确定的角色、拿着一份固定的片酬要来得踏实和丰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搞副业”,而是深思熟虑后的事业重心转移。

苑琼丹的选择,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巨大的涟漪。

放眼望去,你会发现这片湖面上,早已不是她一个人在泛舟。

同个假期,温兆伦在杭州的宋城里,再次披上他经典角色的外衣;江华的身影出现在珠海长隆,引来阵阵欢呼;林俊贤则在惠州的小镇上,与游客们亲切互动合影。

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模式:用自己曾经塑造的经典角色,在现实的景区里,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重逢。

这股风潮,起初可能只是零星的个人选择,但很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下场了,让这一切变得截然不同。

广东省文旅厅在国庆假期后发布了一份小结报告,其中“老牌港星怀旧秀”被直接点名,列为“十大客流引擎”之一。

报告里的数据很惊人,“千古情”系列景区仅仅七天就创造了4.38亿元的营收,比去年同期暴涨了42%。

官方的认可来得直接而有力。

他们不仅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吸金能力,更将其提升到了产业扶持的高度。

一份名为“粤文化·泛景区”的扶持计划已经悄然写入2026年的规划,首批预算就高达3000万元。

这笔钱用来做什么?

专门补贴那些50岁以上的港台艺人来景区进行驻场演出,每场最高能拿到5万元的补贴。

当然,补贴不是白拿的,要求很明确:必须还原你的经典角色,并且表演内容要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

你看,这一下子就把格局打开了。

这不再是艺人单打独斗的商业行为,而是政府、景区、艺人三方共赢的全新产业模型。

政府用补贴撬动文化旅游,景区用明星效应吸引客流,艺人则获得了稳定且体面的收入。

如果说官方的扶持是添了一把火,那么商业平台的敏锐嗅觉,则为这把火浇上了油。

抖音电商最新的“星光带货榜”上,苑琼丹的直播间以1.05亿的月销售额,稳坐港台艺人带货榜的第二把交椅,单场直播的观看人次甚至冲破了1280万。

这样的流量巨星,平台怎么可能放过?

一份千万级别的年度对赌协议已经摆在了她的面前。

平台承诺给她提供6场“景区溯源直播”的顶级流量包。

这个玩法更新鲜了,它把直播间从室内搬到了景区现场。

第一场就定在了佛山千古情,届时景区会下血本,直接复刻出《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府场景。

游客们可以在线下围观“石榴姐”直播,还能参与她同款卤味的秒杀。

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体验,把怀旧情绪和消费冲动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游客花一张门票,既看了景,又追了星,还顺手买了东西,体验感瞬间拉满。

这一切的背后,是香港演艺圈一个略显心酸的现实。

香港演艺人协会的一份内部调研报告,揭示了中老年演员的就业困境。

在被统计的327名50岁以上的会员中,2025年还能接到剧组工作的比例,仅仅只有11%。

这是一个残酷的数字,意味着绝大多数曾经熟悉的面孔,正面临着无戏可拍的尴尬境地。

这份报告也带来了希望。

数据显示,已经有高达38%的会员,通过“景区驻演+直播带货”这种双轨模式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他们平均每个月能赚到约8.5万人民币,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2019年他们在剧组拍戏时的平均收入。

面对这样的变化,协会也在积极行动。

他们计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10家景区和4家主流短视频平台签订合作备忘录,从2026年起,为那些55岁以上的“银发艺人”提供从景区驻演到直播培训的一条龙服务。

这等于是在为整个群体的转型铺路,把偶然的成功案例,变成一个可以复制的、可持续的职业通道。

所谓的影视寒冬,对于这些在荧幕上活跃了几十年的老演员来说,感受或许尤为真切。

当适合他们的角色越来越少,当资本的目光都聚焦在年轻的流量明星身上时,他们该何去何从?

是无奈地淡出公众视野,还是寻找新的舞台?

现在看来,他们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不在横店的摄影棚里,不在导演的选角名单上,而是在那些充满欢声笑语的旅游景区,在那个每分每秒都在创造奇迹的直播间里。

他们把自己的经典角色,从四四方方的电视框里“平移”到了现实的场景中,又把景区里汇聚的真实人气,无缝同步到了线上的直播间。

这条路,走得通,而且走得很稳。

因为它的背后,有官方政策的真金白银在补贴,有商业平台的顶级流量在加持,更有无数普通游客愿意为这份情怀买单。

这三股力量交汇在一起,让“老牌港星景区秀”不再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而是升级成了一条清晰可见的产业小赛道。

荧幕窄了,但世界大了;老牌港星们没有过气,只是换了个更接地气、也更直接变现的舞台继续发光发热。

来源:果园里摘梨的果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