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演员被曝在景区打工!网友:真和当年一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22:39 2

摘要:62岁的石榴姐把工牌往脖子上一挂,站在广东千古情景区门口跟游客合影,一张票收三十,队伍排到马路对面,她笑得比当年在片场还卖力,因为这一天能进账六位数,抵得上她过去拍三个月戏的片酬。

62岁的石榴姐把工牌往脖子上一挂,站在广东千古情景区门口跟游客合影,一张票收三十,队伍排到马路对面,她笑得比当年在片场还卖力,因为这一天能进账六位数,抵得上她过去拍三个月戏的片酬。

横店影视城国庆七天请出温兆伦、江华、林俊贤,门票直接涨四十,照样挤爆,单日客流飙到三万八,比2023年同一天多出整整三成。景区算得精:请一个过气港星一天十五万,游客人均多掏四十,一天多收一百二十万,扣掉成本净赚八十万,比投资新设备划算多了。老艺人们也算得精:十五万一天,一个月接十场,一百五十万稳稳进口袋,不用看导演脸色,不用等剧组档期,连台词都不用背,只要穿上三十年前的戏服,摆个招牌动作,观众就尖叫。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出的报告写得直白:2024年全国文旅景区共办“怀旧专场”一千一百场,比2023年翻一倍,其中七成请的是香港黄金配角,平均出场费涨到每天十二万,档期排到明年五一。报告里还有一行小字:这些艺人过去两年在横店、象山、车墩拿到的影视邀约下降58%,收入腰斩,景区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持续开工的“片场”。

石榴姐在直播间说过一句实话:“剧组叫我演妈妈,一天给五千,还要凌晨三点出工;景区叫我演石榴姐,一天给五万,下午两点上班。”她没说出口的是:直播带货翻车三次,账号被平台限流,坑位费从二十万跌到两万,景区演出成了她最后一根稳定的稻草。她想要的是每年三百万的现金流,供完香港那套还剩七年房贷的公寓,再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景区给得起,剧组给不起。

宋城演艺的签约表更露骨:翁虹签了全年驻场,一年一百场,打包价一千万,平均一场十万,比她在2022年拍网络大电影一整年拿到的片酬还多一倍。寇振海签的是“乾隆下江南”专场,一天两场,每场四十五分钟,台词只有三句,其余时间跟游客自拍,一个月干满二十天,稳稳拿两百万。景区要的是“情深深雨濛濛”五个字带来的搜索热度,寇振海要的是孩子在美国读大学的学费,双方一拍即合。

有人担心经典角色被消费烂,可数据摆在那里:广东千古情推出“石榴姐互动月”,游客二次入园率提高19%,周边纪念品多卖一千二百万。景区经理私下透露:只要老艺人肯出场,门票涨二十块没人投诉,反而大喊“值回票价”。观众要的不是新故事,是要在抖音里发一段“当年我追的剧今天摸到真人”,点赞比看新剧还多。

影视圈另一边,2024年开机的一百部港剧里,给60岁以上演员的男主角数量是零,女主角也是零,配角平均片酬每天三千,还要自己带妆造。剧组预算被流量小生拿走八成,老艺人连盒饭标准都从五十降到十五。此消彼长,景区把价格抬到十万一天,还包五星级酒店,换谁都会转身走向主题乐园的大门,这不是情怀,是生存。

温兆伦在横店的“港风怀旧季”连唱三首老歌,台下70后男人跟着吼,手机闪光灯排成星海,一天下来他拿到二十万,比他在2023年商演最高峰还多五万。他说得很白:“我不是来怀旧的,我是来赚钱的,观众开心,我收钱,天经地义。”景区也不怕被戳破:游客要的就是“原来他还没死”的惊喜,至于唱功,没人真在乎。

这场迁移背后,是影视工业对老年演员的集体淘汰,也是文旅市场对怀旧流量的精准收割。双方各取所需,一个给钱,一个给脸,明码标价,比剧组拖欠片酬干净得多。老艺人不想被可怜,他们要的是年底能结账的确定感,景区给了,剧组给不了。

以后只会更多:TVB刚刚和长三角三家景区签下三年战略,打包一百位老牌艺人,计划做出五百场“经典重现”,预估票房十五亿。艺人名单里,连三十年没拍过戏的退休配角都被请出来,价码开到八万一天,电话一打就答应,因为退休金一个月才七千。

当石榴姐第两百次摆出挖鼻孔动作,她知道自己不是在消费角色,是在给自己挣养老钱。观众排队合影的时候,也没人觉得自己在消费情怀,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青春补一张门票。双方都不说破,交易就能长久。

老港星在景区再就业,不是落魄,是算账之后的最优解。影视行业把他们请出片场,文旅行业把他们请回舞台,中间差的是一份能准时到账的合同。观众以为看到情怀,其实看到的是一场关于价格的坦白局。

下次再看到“某某明星在景区打工”的热搜,先别急着感慨,先想想:如果剧组一天肯给十万,他们还会不会去景区站岗?如果景区一天只给五百,他们还会不会笑得那么开心?钱给到位,情怀自然到位,钱不到位,情怀就是一句空话。你觉得他们是在消费过去,还是在给自己挣未来?

来源:龟背竹畔的静听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