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透露在北大时觉自己没出息,后来醒悟学会不和人比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00:44 2

摘要:俞敏洪自曝在北大时把自己当成没出息的人,连普通话都说不顺,靠一场病醒悟:别再跟人比

俞敏洪自曝在北大时把自己当成没出息的人,连普通话都说不顺,靠一场病醒悟:别再跟人比

视频是在江阴职业学院的演讲现场,场子不大,话却很扎心

他在江阴职业学院的演讲,几句话把无数人的焦虑戳穿

他不拐弯,说我们太习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别人说你漂亮你才敢承认漂亮,别人夸你有出息你才敢抬头;

久而久之,人就被一圈又一圈的评价套住了

我们太习惯活在别人的镜子里

轮到他自己,他讲得更直接

北大读书那会儿,他连普通话都说不流畅,英语“一塌糊涂”,文艺零,体育也零,身边同学个个意气风发,他却天天被对比压得喘不上气,情绪崩着崩着,拖到了大三,肺结核

一场肺结核,把他从自卑里拽了出来

病床上他醒了,人生最笨的活儿就是拿别人的尺子量自己

他学会了最重要的一课:不和人比

他把这堂课总结成两条,很好记

第一,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管是读书、创业,还是一份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只要你喜欢,你就会愿意一天又一天把它做细、做久

第二,我做的事情既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社会

守住底线,心里就不虚

只要守住这两条,很多时候就不会走偏

我听着点头,这话说起来简单,真做起来可不容易

自我定义,比赢别人更难,却更值得

说回他最近的一个瞬间

6月20日,他回了趟北大,未名湖边的风还是那个味道,校友会的牌子上写着“欢迎回家”,红色的牌子边上隐约能看到“2025年北京大学企业界校友会”的字样

他站在第一排笑得很松弛,那种踏实感不是比出来的

这几年,他的履历几乎每段都能拎出一串时间点:1962年生在江苏江阴,北大西语系毕业后留校教书,1991年辞职,1993年创办新东方;

2003年组建新东方教育集团,2006年赴纽交所上市,2019年新东方在线在香港上市,2020年集团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2021年止住K9业务,转身做东方甄选直播,2023年又去做文旅

从北大老师到新东方,再到东方甄选和文旅,他反复自我重启

每一次拐弯,都不是为了比赢,而是顺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往前走

我在校里、办公室、地铁上,见过太多被“对比”拖住脚的人

比学校、比工作、比年终奖、比房子面积,甚至比谁会说情绪稳定的漂亮话

可当时代变化快得像风口转盘,你把眼睛盯在他人的成绩单上,很容易错过自己手里的笔

更何况,现在连“卷”都进了技术层面

最新的一份《2025年教师人群应用人工智能情况调研分析报告》里说,DeepSeek-R1的技术突破把AI教育推到了“全链条赋能”的阶段,备课、授课、学练六大场景里,AI都开始上手了;

有75%的老师用过AI工具,但高频使用的只有20.3%,备课成了主战场

在 AI 进课堂的年代,和算法比不过才是常态

你不如承认机器有它的强项,然后把人该做的那部分——同理、引导、判断、审美——做得更好

与其焦虑,不如把 AI 当搭档,把时间省给真正热爱的事

另一份《2025-2030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也挺有意思,说在校大学生系统性学理财的比例,从2023年的29%跳到了现在的61%,围绕青年群体的金融诈骗报案率同比下滑了42%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代人开始从“被动被教育”走向“主动做选择”

当年轻人有了系统性的金融教育,选择就不再只来自评论区

这恰好呼应了俞敏洪的那两条:喜欢与不伤害,外加一个现实能力的刻度,你就能稳稳当当地往前走

有人会问,不比,怎么进步?

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换个坐标”

马云在1999年做阿里,本质不是和某个对手去比体量,而是看见互联网商业的可能,把问题改成“如何把商家与用户在网上连起来”;

此后有淘宝、有支付宝,有一次次的机制创新

马云不是跟谁比,他是跟时代合作

乔布斯也一样,他不是比谁的配置更炸裂,而是重新定义了个人计算机与手机该如何和人互动,从Macintosh到iPhone,思路先于硬件

乔布斯也不是比配置,他在重写问题本身

比,是为了确定位置;

定义,是为了确定方向

你可以慢一点,但方向要自己定

我特别认同俞敏洪那句“自我定义”

它不是一句情绪口号,背后有很实在的操作:你用什么来判断今天做得对不对?

是别人发来的链接,还是你清楚的两条标准?

你在做的事,到底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怕?

有时候答案很粗糙,但只要你诚实,路就会一点点清晰

老师在备一节课时敢把AI用起来,把机械重复交给机器,把课堂上十分钟的眼神交流留给孩子;

学生在选一门课时敢承认自己真的好奇,而不是“大家都说有用”;

上班族在做一项选择时能直面自己的能力边界,坦然拒绝那种“看上去很威风”的无谓任务

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就慢慢长成了你自己的样子

再回到那个演讲

现场并没有太多壮阔的金句,更多的是一种诚实

有人说他站在那儿已经很成功了,说这样的人谈“不比”容易

话也许没错,但我愿意记住他那段病后的自省——从被压着走,到自己掌舵,这个转弯谁也替不了

别把人生交给别人的尺子

守住喜欢与善意,就是你最硬的底牌

当你这样走着走着,回头一看,会发现很多所谓的比较早就失效了,剩下的,是你踏实做成的一点点事

当然,谁都不是铁人,难免会有崩的一天、乱的一周

那就允许自己慢一点,给自己一点缓冲,重新对齐那两条

你看,未名湖还在,风一直在吹,江阴的秋天也照样落叶,世界没有催你,最催你的,往往是你以为必须赢的那场“比”

把它放下吧,抬头走路,心会轻很多

每次把注意力从他人的目光里收回来,你就向真正的自己迈了一小步

来源:龙少说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