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血管病中心周玉杰教授团队、风湿免疫科潘丽丽教授团队和医学影像科徐磊教授团队合作,在JACC: Case Reports发表题为《Coronary Artery Vasculitis: A Nightmare Compli
第二十八期
导读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血管病中心周玉杰教授团队、风湿免疫科潘丽丽教授团队和医学影像科徐磊教授团队合作,在JACC: Case Reports发表题为《Coronary Artery Vasculitis: A Nightmare Complicat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的病例系列报道。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血管病中心杜俣教授及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潘丽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病例系列着眼于冠状动脉(周围)炎和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难鉴别、易误诊、预后差的临床“痛点”,借助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联合人工智能后处理技术,回顾两者在影像解剖特征、冠脉炎症方面的区别,为未来冠状动脉(周围)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线索,进而避免不必要的介入治疗。
研究背景
冠状动脉(周围)炎是一种相对罕见且由多种病因(如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白塞病、IgG-4相关疾病等)引起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盲目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可能会导致反复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等并发症,导致患者不良预后。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心内科医生往往在患者因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或心肌梗死接受多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才开始怀疑冠状动脉(周围)炎的可能,但缺乏诊断的有效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心内科医生熟悉冠状动脉炎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对疑似患者开展前瞻性筛查,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手段并开展多学科协作(特别是风湿免疫科和医学影像科专家参与),结合临床表现及多器官受累特征进行综合评估,最终明确冠状动脉(周围)炎的诊断。
主要内容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根据其临床病程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在首次支架植入后短期内反复经历支架内再狭窄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随后完善冠状动脉CTA时发现冠状动脉(周围)炎的特征,整体预后不良。第二组患者首诊时即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以明确冠心病诊断,但偶然及时发现冠状动脉(周围)炎的典型影像特征,最终经风湿免疫科会诊明确诊断,从而避免了支架植入后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好。
该病例系列旨在描述冠状动脉(周围)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重点探讨了在这些复杂病例中,冠状动脉CTA对于确诊冠状动脉炎的重要价值。其中,冠状动脉(周围)炎的典型影像特征包括:周围软组织影(图1)、管壁环形增厚(图2)及瘤样扩张(图3),同时,冠状动脉炎管壁炎症显著升高,其可通过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间接反映。本病例系列中受累冠状动脉的FAI数值均介于-70至-50HU之间,提示极度活跃的管壁炎症,进一步印证了其炎症来源并非单纯的动脉粥样硬化(慢性、低度血管炎症)。
图1. 冠状动脉CTA提示三支血管周围软组织影伴炎症水平明显升高
图2. 冠状动脉CTA提示前降支近段及右冠开口管壁环形增厚,伴炎症明显升高
图3. 冠状动脉CTA提示左主干、回旋支近段及右冠近中段瘤样扩张,伴活跃炎症
此外,对于心内科介入医生而言,当造影上显示孤立开口病变、快速进展病变和反复支架再狭窄病变时,应警惕冠状动脉(周围)炎;冠状动脉CTA因可提供冠状动脉斑块、管壁增厚和炎症等信息,因此对于冠状动脉(周围)炎诊断十分重要,当然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亦可为诊断提供线索,必要时应当寻求风湿免疫科和医学影像科会诊,具体可参考如下路径(图4)。
图4. 心内科医生疑诊冠状动脉(周围)炎流程图
研究展望
该病例系列通过回顾冠状动脉炎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突出冠状动脉CTA对于诊断冠状动脉性疾病病因的重要作用,冠状动脉炎在受累部位、影像特征、炎症水平均不同于动脉粥样硬化。同时,FAI作为反映冠脉炎症的客观标准,未来有望在鉴别诊断、评估冠状动脉炎疾病活动度,预测该人群预后提供重要价值。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为国内首批专注于冠心病系统化诊疗的专科中心,是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元、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及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单位。年冠脉介入手术量近4万例,关注冠心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致力于推动冠心病的规范化培训与诊疗。
第一作者简介
张天浩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周玉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冠状动脉高风险斑块和炎症的无创影像学评价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参加欧洲心脏病学会2024会议并做口头发言
参与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方向)
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
第一作者简介
杜娟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 主治医师,擅长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白塞病等疾病诊治
研究方向系统性血管炎合并心血管损害
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中文核心期刊 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
专家简介
杜俣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血管病中心主治医师,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美国阿伯特西北医院瓣膜科学中心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CC Cardiovasc Interv,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Eur Heart J Cardiovasc Imaging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22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
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培育项目和北自然青年项目各1 项,参编学术专著3 部
专家简介
潘丽丽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擅长大动脉炎、白塞氏病、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治,在风湿病心血管系统损害方面有丰富经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
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 收录50余篇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